趙翠萍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無論是從教學的內容方面,還是從教學的方式方面,都應該進行改變。尤其是我國的科學技術在不斷地發展和更新,越來越多的領域都將其應用其中。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也促進了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同時也給當代的教育提供了一些轉型條件。在我國小學生的語文的合作學習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很好地改變傳統的小學學習模式,不斷拓展小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提高整個教學的水平。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學習;思考;合作學習
當今時代是數字化網絡的時代,信息技術已經應用到許多領域,滲透在我們生活里的每一個角落,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現在的教育模式。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不僅應該應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同時也應該在此基礎上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形式。將語文學習融入到現代化科技中,使學生能夠通過不同的方式學習語文,進而培養出更加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除此之外,由于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在發育上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個體化程度在不斷地加深,因此在進行教育的時候就應該更加注意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在這個過程中,合作學習的模式就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技術背景下語文合作學習應該遵守的原則
(一)信息技術的合理使用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用相關的信息技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同時也可以為教師提供更加豐富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小學生對于枯燥知識的學習還存在一些問題,利用信息技術就能更加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如果在課堂上大量地應用信息技術,可能會造成信息技術使用過度的問題,導致小學生的注意力被相關的技術所吸引,不能真正理解學到的知識。
(二)為小學生樹立合作學習的意識
目前在教學的過程中,大多數的老師都會采取合作學習的方法。這一方法不僅能夠更好地發揮出教師的引導作用,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為了更好地使合作學習發揮出作用,就應該讓小學生樹立起合作學習的意識。一些小學生的合作意識較弱,教師也可以選擇一些信息技術的方式讓小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二、信息技術條件下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興趣,營造合作氛圍
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興趣對于推動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技能和知識。但是由于小學生的注意力比較容易分散,很難長時間集中精力在同一事物上。因此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文字和圖像進行形象地展現,采用更加豐富的色彩和語言以及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設置一個合理的學習情景,對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發揮著很強的作用。不僅如此,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首先就應該將合作的觀念傳輸給學生,讓他們能夠從心底里接受合作學習的模式。除此之外,在利用相關科學技術的過程中,也應該將整個教室的模式進行轉變。比如說可以將傳統的課桌椅設置成容易拼接和移動的模式,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與周圍的同學進行交流,將合作的氛圍進行烘托。在課堂上應用信息技術,老師可以在播放視頻和圖畫前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們帶著問題去理解這篇課文,能夠加強他們的注意力,并且還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這篇文章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加深,如果再營造一個合作的環境,他們與周圍同學之間的交流也會更加具有深度。
(二)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加強同學的情感體驗,選擇合適的合作模式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容易受到他人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也應該重視學生的情感培養。在講解相關課文的時候,由于一些思想比較復雜,以小學生的閱歷很難理解,這個時候也就要求老師要盡可能地將思想感情傳授給學生。所以語文教師就可以準備一個視頻,先介紹這個故事的歷史背景,然后再根據課本內容,向學生介紹相關人物的感情,可以更好地引導他們理解故事。同時,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也可以進行分組討論的形式來體現,體現出合作學習的方法。除此之外,也可以根據學生自己的興趣進行小組的分組。對于不同類型的小學語文的學習模塊,也可以選擇不同的小組進行合作。
(三)運用信息技術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控制
隨著語文教學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也越來越復雜。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如果不能加以深入思考,對于學習是非常不利的。那么要想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就應該在語文課前做好相關的預習,這樣才能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課文,學到更多知識。為了提升學生的自主預習能力,可以利用現代化信息的優點促進學生學習。首先學生可以在讀出自己不認識的字之后,就可以借助工具書、網絡等查出字的含義。更可以利用網絡查找和課文相關的資料和寫作背景等信息,充分了解到相關的寫作前提。除此之外,學生可以著重分析課文中的幾句話,并且可以查找相關信息,幫助自己理解文章。最后,在預習完后就應該自己整理出一個清晰的文章脈絡。在講課之前,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小組的成員將自己所學到的內容進行歸類和整理,然后再將共同所學到的內容進行一個概括。并且,合作學習也是一個相對自主的學習過程,需要相關的學生加強自己的學習主動性。但是由于小學生可能會出現自制力不強的現象,在進行自己學習的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不規范的現象,如果小組內的每一個成員都存在這個現象,那么就不利于小組學習的提高。因此教師必須要加強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過程控制,使他們的學習行為更加規范。教師除了讓學生自己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資料的查閱,同時也可以選擇分組的形式,將所學的內容進行模塊的劃分,讓小組的成員能夠共同協作,這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他們能夠約束自己的行為。
結束語:
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于推動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應用合作學習的模式,可以很好地避免以往小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習的質量以及學生學習的效率,有利于對學生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郝萬康. 信息技術條件下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名師在線,2019(23):76-77.
[2]蔣海青,柳青. 信息技術條件下“合作式學習”在高校繼續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 繼續教育,2017,31(02):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