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興媚
摘 要:幼兒的學前教育是整個教育中重要的一個階段,它關乎著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幼兒美術在幼兒對世界的認知、對事物的理解以及表達內心想法等方面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當前的幼兒美術教育模式比較單一,教學內容脫離生活,幼兒主動性較差等問題比較突出,本文對如何利用傣族文化特色優化幼兒的美術教學模式的具體措施進行分析,對當下的幼兒的美術教育提供一些參考建議。
關鍵詞:優化;幼兒;美術;教育方式;措施分析
一、幼兒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美術因為其直觀、形象、易于理解和表達的學科,在學前教育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對處于發育黃金期的幼兒大腦能夠起到積極的影響,另一方面對于幼兒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和表達也有著重要的作用。然而現實中的幼兒美術教育卻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不但不利于對幼兒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還有可能引起幼兒對于美術學科的反感。比如,幼兒教師不能夠把美術課與幼兒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他們很難將生活中的體驗表現在藝術繪畫中,也不能根據畫作的內容體現出社會中的實際事物;幼兒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是“以師為主”,通過不停的講解來教育學生,沒有給孩子們足夠表現自己的自主時間,讓幼兒更多的感受就是疲于跟進教師的教課進度;最后就是教師的教育方式也是比較固化,講課內容就是以課本為主,沒有進行過多的延伸,不能夠展現美術教學的真諦,也無法讓學生培養成敢于創新的思維方式。因此,為了學前的美術教育更上一層樓,解決現有的問題,需要幼兒教師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來提升美術教學的質量。
二、如何利用傣族文化特色優化幼兒美術教學模式
(一)美術教育要聯合實際生活
幼兒處于人生學習的最初階段,且他們對事物的理解處于白紙階段。理解都較為簡單,如果在美術教育中只注重教學大綱,而忽略了幼兒的生活環境,導致幼兒無法從學習中了解到真實的世界。因此,幼兒教師在設計教學課堂時,一定要將美術中形象生動的畫面在聯系實際的生活后表達出來,并利用傣族文化特色進行個性化教學,可以讓幼兒得到多方面和個性化發展。在此同時,可以讓每個幼兒根據自己的所見所想,利用傣族文化特色繪制出自己心中的服飾、村莊、潑水節等等,然后再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言語上的表達,為了更加形象的表達出課本的內容,也為了讓幼兒更易于理解。教師可以在課前將互聯網上的相關視頻和自己在生活中拍攝的視頻通過多媒體向幼兒展示,讓他們更加直觀的感受到課本中的內容就是源于現實生活。這樣在幼兒以后的美術創作中可以啟發他們的靈感。在教學題材的選擇上,還可以借助傳統的傣族文化,例如,刺繡文化、剪紙文化等,這些都是很好的教學素材。
(二)采取互動式的教育方法
當下的幼兒教學手段更多的是以教師在講臺上不斷的講,學生則是被動的在下面進行聽,這樣不但讓美術的教育失去意義,而且對于幼兒真正的藝術修養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因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已經為幼兒設計好了繪畫思路,幼兒需要做的就是按部就班不斷的重復著老師的教學重點,這樣對于學生來說,他們的作品到最后只能是千篇一律,在這種壓抑、枯燥的教學環境下,無法體現出幼兒天生活潑好動的個性。因此,幼兒教師在課堂教育設計時一定要采取互動式的教學方法,首先需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導人,讓學生能夠在快樂輕松的學習氛圍下積極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夠根據自己的想法與同伴進行相應的交流,在進行充分的師生以及同學間的交流后,便可以根據自己對于課本內容的理解進行繪制作業,教師可以在學生繪制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予以及時的解決,在大的方向上應該予以引導,讓學生在能夠繪制出正確的美術作業的同時也能夠及時的表達出自己的意愿。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內容
多數的幼兒教師在培養幼兒的美術教學內容時,只是單單的針對課本內容進行講解,然而幼兒正處于大腦發育的關鍵階段,固定的教學思維對幼兒的發展不利。因此幼兒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更加注重采用多元化的教學內容,更多的讓學生在課堂上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延伸,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的基礎知識和構思的前提下,盡最大的可能性讓學生接觸到更加多元化的知識學習,可以讓學生在繪制自己的作業時,加入自己的創新與構思,這樣的學習方式,不設置唯一的美術標準,只要學生所繪制出來的畫作能表達出他們自身的想法,就應該得到鼓勵嘉獎,讓孩子們從小就培養出能夠創新的意識。豐富教學內容,也要立足于傣族的傳統文化,像傳統舞蹈“孔雀舞”、“蝴蝶舞”體現出來的服裝特點、傳統的陶藝、刺繡等都是生動直觀的教學內容。
三、總結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推進和發展,學前教學的方式和教學質量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幼兒美術教育作為一門相對簡單又較重要的學科,需要幼兒教師付出更多的精力,通過摒棄之前傳統的教學模式,大膽的采用美術教育聯系實際生活,采用互動式的教學方式和多元化的教學內容,讓幼兒能夠隨時表達自己對于世界充滿的好奇和興趣,在培養幼兒從小的自主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提升美術教學質量的同時,也對幼兒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宋曉奎.課堂中師生互動教學模式探究[J].中 華少年,2016(07):142-143.
[2]唐官忠.教學互動,讓課堂更精彩[J].學習與研究,2016(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