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梅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翻閱了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語文建設》,有幸拜讀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劉真福先生撰寫的文章《我欣賞這樣的學習表》,讀后受益匪淺。
文章提到了筆者在云南景洪市民族中學調查訪問時看到的兩份學習表,并對這兩份學習表加以肯定分析,最后在原表的基礎上加以翻新,補充和改進,設計出更加完善的學習表。這兩份學習表是這樣的
讀完這篇文章,看到這兩份學習表,我不禁心頭一亮:原來學習可以這么簡單。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想一想,有了這兩份學習表,學生預習、復習時,目的不是更加明確了嗎?學習就不再像以前那樣盲目隨意了。而且學習完一單元的內容,及時進行總結歸納,這不是很好的學習方法嗎?對,可以試一試。
以上兩份學習表是針對中學語文學習而言的,那么,它適合新教材的小學六年級語文學習嗎?根據新課標的教學要求以及本班學生的學習特點,我對學習表作了一些改動,以適合小學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改動的新表如下:
這樣的學習表,學生會接受嗎?不要緊。在布置學生預習之前,我專門花了一節課的時間向學生講解學習表的內容及回答的方法和角度,讓學生明確制定此學習表的目的,以端正學生學習的態度。之后我就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學習表一的預習部分的內容。我邊走邊巡視,發現許多同學都很認真閱讀課文,認真完成學習表中預習的內容,效果也不錯。如我在指導《唯一的聽眾》預習時,其中一個成績中等的學生的學習表是這樣填寫的:
一份預習表,既培養了學生預習的習慣,提前進入課堂,又幫助老師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真是一舉多得。有了這次嘗試,我在教授本單元的其它課文時一樣采取同樣的方法進行教學,效率確實比以前提高了。學生的負擔減輕了,老師的教學也變輕松了。這都是學習表帶來的好處。
輕松地教授完本單元的課文后,我沒有急著對所學的單元知識進行總結,而是先讓學生完成學習表二的整合反思內容。學習完一單元的內容,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呢?我們先來看那位中等生的反思表:
初看這份整合表,你很難想象出這是一位中等生寫的。正是有了前面的充分的預習,認真的聽講,學生對整個單元的知識歸納總結才能做得如此完善。一個單元的學習內容,學習重點,學習心得,通過一份整合表,就展現無遺了。通過查閱學生的整合反思表,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收獲有了初步的了解,為老師的單元總結提供了材料,老師就更加有側重地對單元知識進行查漏補缺,為今后的教學積累經驗。于學生于老師都是有幫助的。
你想提高學生的預習效率嗎?那么,采用預習表吧!你想學生學會總結嗎?那么,就用整合反思表吧!你想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效益嗎,那么,開始使用學習表吧!學習表,讓學生學得輕松,讓老師教得輕松,而且可以提高教學質量,真是一舉多得。不信?你不妨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