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長征
摘 要:(新課標準》指出: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以及“社會的數學化”,閱讀就成了我們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和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說到閱讀,人們第一想到的是語文閱讀。現在僅具語文閱讀能力已不能滿足我們對知識的渴望。以往教師對于閱讀以為只注重語文中學習培養,從而忽略了數學閱讀的重要性。在小學階段,很少有家長能夠意識到數學也需要閱讀。在他們的思想中,只知道語文需要閱讀,需要記憶,需要理解,需要背誦。數學呢?只要理解,會做題,會解決問題就行。從未想過閱讀在數學中也很重要,也是孩子學好數學的一部分。粗心是每個孩子都有的通病在數學中一個小小的不仔細,答案就可能偏離正題。
關鍵詞:數學教學;策略
一、對數學文字的恐懼
在數學中看見很多文字,這是讓學生最頭痛的事。一般學生看見很多文字,潛意識覺得這題會很難,真的很難嗎?這道題讀完做完。可是呢?我看見我們班的學生好多都沒做。有學生告訴我說:“老師一般想這么多的字,我就覺得很難,想想自己肯定不會,就留著了。”他的一句話,讓我陷入了沉思: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二、對數學閱讀興趣的缺失
圖書館是提供我們獲取知識地方,圖書館的書很多,人也很多。進行調查我校4至6年級180名學生,我了解到喜歡自然科學的占14%,喜歡故事書的占78%,喜歡數學及其他方面的書的學生少之又少。數學不像語文那樣有優美的句子、有動人的故事,也不像自然科學那樣吸人眼球,這樣的數學很難讓孩子們喜歡。生活當中處處有數學,在超市,馬路,家里……然而有誰會去超市看著標價把5.2元換成520分?這些書本上的知識在生活中距離我們還是有段距離,這樣的數學孩子們還如何產生興趣。
三、小學數學閱讀教學策略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注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其中包括數學閱讀能力、數學應用能力和數學探究能力。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真正的了解,喜歡數學閱讀呢?
美國教育家布魯納用《教育過程》在武茲霍爾召開的由多個學科專家參加的會議中提出了四點:結構問題、準備問題、直接問題、興趣問題。布魯納認為,學習的內在動機很重要。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而不是那些來自外部的動機。而且,華羅庚說過:唯一推動自己學習的力量,就是興趣與方便,因為數學是充滿了興趣的學科,也是最便于自學的學科很多心理研究也表明,興趣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的動機。數學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來刺激學生對于數學閱讀的興趣,讓學生被數學的魅力所吸引。
(一)情景導入:在進入正題之前可以找些生活中的數學小故事,讓學生讀一讀,講一講。激起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興趣,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主動地進行數學閱讀。
(二)多媒體的借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師上課也可以借助豐富的多媒體資源。多媒體的使用可以讓繁瑣的文字變成動畫呈現出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多彩的樣式容易吸引學生的眼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讀思結合:曾看到被人改編的一句話:“讀而不思也則惘,思而不讀也則殆。”讀和思密不可分。數學語言具有符號性、邏輯性及嚴謹性、抽象性等特點,數學閱讀又有不同于一般閱讀。在數學閱讀的過程中,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數學教材上對定義、定律不像其它文學語言那樣優美、生動、趣味。因此,教師在指導閱讀時,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鼓勵學生多層次、多角度地思考問題,養成多問為什么的好習慣。
(四)讀寫結合:數學閱讀不僅僅要讀,也需要寫,手腦并用。在閱讀數學時,適當用筆勾畫重點詞句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又能使學生逐步養成讀寫結合的良好習慣。數學不僅是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基礎,而且在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的一門學科,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邊讀邊做、邊讀邊畫、邊讀邊寫、邊讀邊算的能力。
一節課只有40分鐘,數學教師必須在短短的40分鐘內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小組討論、動手操作、交流匯報等等活動。那么進行數學閱讀的時間能有多少呢?這時教師一定要有側重點,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閱讀,去理解。課堂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場所,數學閱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的,需要教師在課堂中慢慢滲透,慢慢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不要在課堂中過多地進行閱讀,這會導致學生學習乏味,對數學閱讀失去興趣。但是也不能在課堂中全無“閱讀”,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不到培養,對于數學知識也得不到更好的理解。所以,教師在上課前就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怎樣把控這個時間很重要,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把控不好就會影響以后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興趣。
綜上所述,閱讀是我們學習數學知識重要的途徑,“讀”與“學”密不可分,不要死讀書、讀死書。《課標》指出: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教育既要使學生掌握現代生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更要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理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總之,要學好數學,閱讀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2011[S].
[2]楊紅觀.喻平.數學閱讀教學現狀調查報告:數學教育學報:2010.
[3]孫便勇,蘇掛岸.讓“閱讀”成為小學數學裝與學的新方式:數學教育學報:2012.
[4]馬云鵬.小學數學教學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