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玉美
摘 要:由于初中九年級數學的難度相對較高,在這種情況下,只靠教師的課堂教學與輔導無法發揮有效的作用。因此,要想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則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他們能夠靈活地運用數學知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筆者根據自身經驗提出相應的建議與意見。
關鍵詞:自主學習;九年級數學;課堂教學
引言:
自主學習主要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與知識運用的能力,不僅僅指的是自習課的自由學習。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為了能夠提高自主學習的時效性,則需要明確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同時需要保障自主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還需要杜絕死記硬背的現象,促使學生在自主學習時能夠高效地解決數學問題。
一、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的統一化問題
在九年級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學習的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不符。由于教學形式比較單一,進而導致學生逐漸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限制了學生的發展。與此同時,在開展數學教學模式過于統一化,并沒有根據學生的特點開展針對性教學。雖然部分教師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添加趣味性教學,但并沒有針對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而制定,最終的目標是為了提高學生解題的速度。
(二)學生存在的問題分析
九年級學生在學校受到的教育內容是相同的,但由于學生的水平與學習的態度不同,因而導致教學的結果出現較大的差別。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主要可分為三種類型,分別為積極型和消極型以及被動型。其中消極型與被動型的學生較多,這兩種類型的學生對待學習不夠主動,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低,甚至還會有排斥數學的現象。他們在學習時過分依賴教師,并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學習的成績往往較低。
二、自主學習教學在九年級數學課堂應用的策略
(一)創設問題情境,創新課題導入方式
由于九年級學生面臨著中考的壓力,要想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緩解學生學習的壓力,適當地進行情境設置,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在學習《相似》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花瓶,讓學生自主觀看,并根據自己的分析與觀察的能力,尋找相似的圖形。與此同時,教師應該將相似的概念對學生進行講解,促使學生能夠準確地尋找課件中相似的圖形,同時對數學產生一定的興趣。教師應該借助這個機會,為學生預留高難度的試題,鍛煉學生自主解題的能力。
(二)提出問題、指導學生自主探究
在初中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是先激發學生的興趣,隨后可以提出問題,并指導學生自主探究。將問題與生活相聯系,激起學生解決的意愿。例如在這一環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設置一問一答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參與學習,同時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探究。教師作為輔助和引導的作用,學生在自行探究的過程中應該定時地巡視,能夠充分了解學生的探究情況,適當地加以引導。由于九年級學生屬于初中高年級,部分問題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思維自行發現知識點,但凡學生能夠獨立解決的問題,教師不應該給予暗示或引導,盡可能讓學生自主完成作業和任務。雖然這種自主學習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深刻地記憶數學的知識點,但是開展自主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除此之外,教師也要教給學生方法,幫助學生抓住問題的實質,進而能夠根據自身的思維聯想到更多的習題,提高自身的數學能力。
(三)小組交流學習,相互啟發、相互學習
在培養九年級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還應該適當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促使學生能夠相互啟發,相互學習,進而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勇于發表自身的意見與疑問。同時還能夠相互取長補短,發揮小組群體互動的功能。不僅能夠將優等生的才能施展,同時能夠鍛煉中等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提高后進生的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的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水平合理地進行分組確保每個組中有優等生,中等生,以及后進生。在教師提出問題的過程中,優等生能夠根據自主學習的能力,自行將習題完成,而中等生能夠在優等生引導的過程下,順利地將習題完成。雖然后進生不能通過自主學習的能力將習題完成,但是在優等生與中等生的幫助下,能夠有效地理解解題的思路,進而能夠將方程迅速地解出,不僅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能夠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
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了提高九年級學生數學的成績,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實施自主學習的策略,進而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自行完成的任務教師不應該對其進行引導,避免學生對教師產生依賴的現象,促使他們能夠發揮自身的思維能力,學會自主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莊紅敏.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J]. 中國校外教育,2015(01):35.
[2]胡詠梅,唐一鵬. 學習策略與教學策略哪個更重要?[J].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3):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