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蓮
摘要: 提高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是數學教學迫在眉睫的的核心任務,是提升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內容。實踐表明,教學中充分運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資源,通過引導閱讀,習題比較、小組合作、總結反思等方法,對錯題進行分析、化解,能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
關鍵詞: 數學;錯誤資源;表達能力
數學核心素養的本質在于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因此,提高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是數學教學迫在眉睫的的核心任務,是提升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內容。在數學教學中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發揮學生的內在能動性,讓學生真正做到想表達、會表達、愛表達,就必須讓學生產生表達的需求,表達的愿望。教學實踐表明,充分利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資源,通過對錯題進行分析、化解,在促使學生并對這一類習題融會貫通的過程中,使學生產生表達的需求,就能使錯誤資源起到橋梁的作用,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
1 以“錯”為媒,讓學生學會在閱讀中提高數學表達能力。
數學閱讀常常指閱讀教材所講內容和閱讀數學習題,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是數學表達能力提高的基礎,因為數學閱讀常常能幫助學生理清知識內容,理解數學知識內涵,以及數學習題的準確含義。學生做義務教育教科書配套用書(人教版)小學生學習指導叢書習題“從0,3,5,7四個數中任選三個數字組成三位數,使其同時是2、3和5的倍數,這樣的數有多少個?”時,很多學生的答案是“ 3570、3750、5370、5730、7350、7530”,很顯然,這是審題,也就是數學閱讀出現了問題。這時,教師引導學生閱讀題目,要求學生說一說,題目有什么條件,有什么要求,從中聯想到了什么?帶著問題去閱讀,去表達,學生就有了指引的方向,就能知道說什么,怎么說。經過短時間的閱讀,學生很快找到題目的條件和要求:題目告訴我們從0,3,5,7這四個數中選;只能選三個數組成三位數;同時是2,3,5的倍數。緊接著學生又由題目的條件和要求聯想到:我們做題時錯在沒有按題目要求“選三個數組成三位數”來解答,所以錯了;選三個數只能選0,5,7,因為要是2,5的倍數,個位只能是0,要是3的倍數,三個數加起來是3的倍數;這樣的三位數是570和750兩個。
當學生在出現錯誤時,利用該錯誤資源,讓學生通過數學閱讀,抓住錯題關鍵要素,正確理解題目的真實意思,找出出錯的原因和正確解答的方法、步驟以及過程,變被動表達為主動表達,對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有較好的效果。
2 以“錯”為媒,讓學生在比較中提高數學表達能力。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上的一切。”在數學教學中,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創設比較的數學情境,學生能在比較中積極思維,并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比較中的發現和所思所想,以及得出的結論,能較清晰地反映學生理解知識的程度,提高數學表達能力。
學生做義務教育教科書配套用書(人教版)小學生學習指導叢書習題 “一袋糖4/5千克,吃了1/5千克,還剩下( ? )千克”這題時,有很多學生答案是“4/5千克”。為了讓學生真正理解,教師出示“一袋糖4/5千克,吃了整袋糖的1/5,還剩下這袋糖的( / )。”讓學生對比,說一說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點,什么不同點,在解題時有什么不同?學生在對比中發現這類題型的解題關鍵。通過這個例題,我們發現對比也是表達的一種形式,能有效說明題目的不同及解題時的核心問題。
3 以“錯”為媒,讓學生在合作中提高數學表達能力。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在總體目標中要求:學會與他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與結果,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做到言之有理,井然有序,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能運用數學語言合乎邏輯地進行討論與質疑。在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形式可以使課堂迸發生命活力,激發求知欲望,特別是當課堂中出現錯誤時,采用合作的學習方式能使每個學生有話可說,并主動參與學習與交流,促進學生數學表達能力的提高。
在教學中,遇到學生們可以合作解決問題,學習小組先明確分工,小組長負責組織和小結;記錄員負責記錄;小組成員依次發言,可以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發現錯誤糾正錯誤,學習績中等的同學找找與這道題相關的數學知識;學習較弱的學生進行創造性的復述。這樣,每個孩子都有話說,有道理可說,并讓強帶弱,中促強,弱提高,切實達到全面提高表達能力的目的。
4 以“錯”為媒,讓學生在總結反思中提高數學表達能力。
讓學生學會學習的課堂才是有意義的數學課堂。在數學教學中,順利化解完錯誤之后,讓學生學會總結反思化錯時發現的錯誤原因;化錯時用的數學思想方法以及化錯的過程,并用語言清晰表達出來,在這個過程中,恰當地運用評價的方式(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師生評價),能提高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
課堂錯誤資源的充分運用,老師通過引導閱讀,習題比較、小組合作、總結反思等方法,對錯題進行分析、化解,減輕學生對錯題的畏懼心理,解決知識盲區,破解學生對知識不求甚解的壞習慣,綜合提高各種數學素養,特別是提高數學表達能力,使其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孔凡哲,史寧中.中國學生發展的數學核心素養概念界定及養成途徑[J].教育科學研究,2017,0(6):5-11.
[2]黃珍紅. 基于數學活動特質培養數學語言表達能力[J].福建教育,2012年第12期 .
[3]阮志強.基于學段特征培養數學語言表達能力[J].福建教育,2012年第12期 .
[4]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