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芳 張曉晶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不僅是中國的文化精髓,也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美術教學中融入民族傳統藝術內容,能夠激發學生珍惜美術遺產、熱愛民族民間文化,讓學生學會傳承與保護文化遺產,這也是美術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充滿藝術氛圍的美術課堂
在美術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是“新課改”背景下一個受關注的課題。從小學美術教材看,與中國傳統文化有關聯的內容越來越多,有關美術教育的教學方式研究,也更加關注傳統藝術。在充滿藝術氛圍的美術課堂上,學生通過欣賞中國歷代名家名畫,不但能夠了解中國繪畫藝術發展的歷史脈絡,感受中國畫作獨特的藝術魅力,還可以嘗試用中國傳統的繪畫技法進行創作,從而不斷提升藝術素養。
通過傳統文化藝術與小學美術教學的融合,可豐富教學內容,還可凸顯教學的知識性、趣味性,使小學生樂于接受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形式,感知藝術作品中蘊含的民族精神,在學習過程中繼承中華傳統文化,形成民族自信。將傳統文化融入教學中,會大大提升小學生的創作水平。小學生在國畫鑒賞中感悟古典的繪畫元素,使國畫的精神在美術教學中得到傳承。
感受傳統文化之博大精深
對美術教材中有關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內容,需要美術教師認真地進行研究分析,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教師不應單純地向學生傳授傳統文化的理論,而應該讓學生結合繪畫實踐學習,感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方面的教學實踐經驗是比較欠缺的。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部分美術教師把美術教學的任務單純地看作傳授美術知識與繪畫技法,忽視了這些知識與技法之外的中華傳統文化的滲透,這種做法是非常片面的。小學美術教材中有許多內容蘊含了豐富的傳統文化元素,教師不應忽視而應充分加以挖掘。在小學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傳統文化領域,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美好情感。如在中國畫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擬定一個書單推薦給學生,使學生受到更多的傳統文化教育。這樣的美術課堂可以促進學生養成儒雅的氣質,發展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使文化修養和藝術水平得到提高。
在美術教學中融合創新
美術通過無與倫比的視覺體驗,為觀者帶來美的感受。教材中蘊含的許多信息,對于學生的感官刺激有限。如在中國畫《水墨游戲》這一課的教學中,因學生對水墨畫很生疏,若以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在講解后要求學生臨摹,學生就容易產生厭煩情緒。對此,我們巧妙地利用傳統繪畫技法,引導學生通過玩墨、玩筆,發現筆的運作規律。學生非常興奮,不經意間通過訓練,對用筆、色彩等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激發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
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美術教學,要求教師必須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教師也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通過網上查閱資料,閱讀相關書籍等,在主動探索中了解傳統文化,加深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并受到熏陶和感染。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傳統文化更多地融入美術課堂教學。美麗的民族服飾、精湛的剪紙、夸張的京劇臉譜,豐富的影像資料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使他們在鑒賞經典的同時嘗試學會創作。
(作者單位: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姜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