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磊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全國各地的建筑物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尤其是建筑物越來越高,建筑施工之后在消防環節不注意,很容易為火災發生埋下安全隱患。而火災痕跡是調查火災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火災事故調查人員應該科學運用火災痕跡,找出火災引發原因,推動火災事故調查順利開展。本文先從火災痕跡的重要性入手,再分析造成火災痕跡的原因,最后論述火災痕跡在火災事故調查中的應用。
關鍵詞:火災痕跡;火災事故調查;應用
一、火災調查過程中火災痕跡的重要性
近年來火災事故頻發,都是起初不起眼,之后通過深入調查發現,一個小細節卻能引發火災悲劇,給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極大損失。而為了能盡快進行火災事故調查,就需要從火災痕跡入手。有些全面燃燒的火災需要全面而深入地進行調查取證,從起火的燃燒點、終止點等一一進行勘察。引發火災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這就很考驗調查人員,需要細致、耐心、負責地去收集證據。火災導致的火燒、煙熏、輻射或者燒毀建筑物造成的碰撞、倒塌等都屬于火災痕跡,因而我們十分有必要通過分析火災痕跡而尋找蛛絲馬跡,從證據中找到火災原因,以更好地為民眾服務。
二、火災痕跡產生的多種原因
(一)自身發展造成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火勢會慢慢擴大,在火勢不斷的變化中,物體會受到火勢多方面的作用,無論哪一種作用,造成的主要原因是內在特性和外在形式,在不斷的作用下會通過外在形式表現出來,比如在火災現場看到的灰燼,也可以證明某種物體存在過并且被火燃燒導致的,會留下一些痕跡,成為證據,為調查人員取證提供便利。
(二)火災現場方位的空間性
火災的發生一般都是在建筑物里開始的,尤其是最后留下的痕跡很能體現出較為明顯的空間特性,比如經常可以在墻壁上看到“V”形痕跡,說明物體著火的時候緊貼在墻壁的低位燃燒;如果是天花板落筋現象,可以考慮是由許多可燃物所造成的,空間與空間聯通位置也會形成某個方向的蔓延痕跡。
(三)外部因素也不容忽視
火災發生后,外力因素的影響也是需要綜合考慮的,比如撲救方式、風力情況等。比如說,在實際中,火災發生之后,在救火的過程中,通過水槍射流、疏散救援、破拆門窗等都會對火災痕跡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生命更為重要,分秒必爭,所以取證的時候也要將這些外部的因素考慮進去。
(四)火勢變化具有一定的關聯性
火災發生在開始的一段時間里面,人們可以根據現場形成的痕跡去直觀地判斷起火點,也可以通過火勢的猛烈情況去進行現場情況的分類,多重的痕跡出現會在一定的范圍內進行交叉重疊,會互相影響,有所關聯,也就需要在取證的過程中綜合考慮并且結合詢問筆錄去耐心地分析當時的情況。
三、關于火災痕跡的物證提取
火災發生之后需要火災調查工作人員進入到現場,展開調查取證工作,而在火災痕跡提取的過程中,若是提取一些較為堅固的火災痕跡,先要拍照,然后火災調查人員用手拿取。如果發現類似能夠引起火災或者縱火工具,需要戴上白色手套,采集樣本作為物證。一定要小心在證據提取過程中,減少二次破壞。
如果是提取一些液體類火災痕跡,需要存放在干凈的取樣瓶中,在裝取液體火災痕跡之后要及時密封;若是發現有木屑、棉織物類似固體,應對其取樣,裝入瓶子中一起帶走。若是氣體類的火災痕跡取證的時候,要有專門氣體收集器進行收集,或者可以用注射器抽取一部分氣體后保存起來。
在火災痕跡調查取證過程中,所有的物證都要妥善地保存好,并進行詳細的勘察記錄,并且分門別類地標注好提取人、物證名稱、提取時間、當事人等,檢查好之后簽字確認。
四、火災痕跡在火災事故調查中的應用
(一)木材燃燒痕跡
一般木材是非常容易燃燒的物質。首先,木材可以幫助人們去判斷火勢蔓延的方向及起火位置,熱能的傳播規律體現出可燃物在一般情況下距離火源較近的物體容易先被加熱,離火源近燒毀的程度也會更為嚴重,相反,如果離火源較遠,燒毀的程度也會輕一些。其次,通過木材燃燒痕跡可以看出燃燒時間和火場溫度,不同的木材在燃燒的過程中炭化的深度情況、裂紋、燃燒時間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呈現出不同的變化。最后,根據木材可以對起火點作出判斷,通過觀察木材的燃燒痕跡輕重、碳化痕跡可以對起火位置進行判斷。
(二)金屬痕跡
在建筑物中金屬物品也是經常會看到的,而發生過火災之后,金屬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氧化反應,顏色也會發生不同的變化,例如:鐵在燃燒的時候,會出現氧化鐵,金屬的顏色變為紅褐色,若是火災影響下生成的氧化鐵通過水流沖擊,表面會發青,造成氧化層剝離。若是金屬銅,在火災之后,會產生黑色的氧化銅,如果溫度超過1000度,或發生氧化亞銅,出現紅色,而普通生銹狀態下,出現的是綠色斑點。這些都是需要去耐心查證的。
(三)煙熏痕跡
一方面,火災會留下很多的煙熏痕跡,我們可以通過煙熏痕跡來判斷起火位置以及著火點,如果離著起火位置比較近,在起火周圍煙痕面積比較大,也很濃密。如果在室內墻壁上看到“V”形的煙熏情況或者斜面情況,仔細觀察痕跡的底部位置能很快地找到起火點。另一方面,也需要對火勢蔓延的方向進行判斷,一般火災發展變化的過程中,煙氣流動方向和火勢蔓延方向是統一的,火災發生以后依據煙氣流動方向可以查找到火勢蔓延方向。
(四)玻璃破壞痕跡
火災中玻璃也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在火災調查過程中,從玻璃破壞痕跡能夠對玻璃是遭到外力破壞還是火燒破壞加以判斷。若是放射狀的裂痕是受到外力破壞的,玻璃碎片也出現尖刀形,邊緣整齊,曲度不大,這說明是火災發生之前打破的,玻璃片不會出現煙塵;而發生火災之后,火燒火烤使得玻璃炸裂,裂紋出現樹枝狀,邊緣粗糙,也很少出現銳角。還可以判斷火勢兇猛程度,從玻璃炸裂分散細碎情況,能反映出火勢燃燒過程中速度會比較猛,若是玻璃軟化,也可以說明火勢燃燒速度不是很快。
五、結語
近年來火災事故屢見不鮮,而進行火災事故調查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火災痕跡可以對火災事故進行調查認定。因而作為火災事故調查人員要運用好火災痕跡方法,并使其在實際運用中發揮其作用,為火災事故調查更加可靠而準確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張智.論火災痕跡在火災事故調查中的應用[J].綠色環保建材,2018(01):229-230.
潘錦凱,賴思穎.淺議火災痕跡在火災事故調查中的應用[J].建設科技,2017(18):109-110.
胡學妮.分析火災調查中痕跡的運用[J].消防界(電子版),2017(04):89.
胡文亮.淺議火災痕跡在火災事故調查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7,14(02):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