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波
摘 要:微課作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一項重要的輔助教學手段,在語文教學水平質量提升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微課,應結合語文學科特點,明確微課應用要求,才能充分發揮出微課真正的功能與價值。
關鍵詞:微課;初中語文;教學
一、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要求
1.微課運用應體現教師的教學風格
教學風格不僅是教師個人教育教學的“標簽”,更是教師長期開展教學活動經驗積累的自然體現,它融入了教師的個人性格、教學方法、體會、感悟等,同時也是一個教師在教學藝術上成熟的標志。如今,隨著微課在初中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愈加廣泛,逐漸成了學生的“第二課堂”,因此教師在實際的微課運用過程中,體現自己的教學風格,讓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的過程中,給予其更加真實的“課堂學習體驗”,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2.微課運用應注重與情景化教學相結合
語文本就是一門更加趨于感性化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需要結合文章描述的內容進行情景設計,使學生更好地融入情景中,體驗到文章所描述的內容,加深對文章主旨大意的理解。微課視頻集語言、圖像、聲音、視頻為一體,為加深學生觀感體驗提供便利,更能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2]。初中語文教學可以運用微課的特點展開情景化教學,實現更加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設置,有效地將課文內容通過更為直觀的圖畫、視頻反映出來,化抽象為具體,化復雜為簡單,使得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感知距離得以有效的縮短,提升課堂教學水平與質量。
二、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運用微課展開課程導學
如今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即“課前預習”。盡管有的教師也一直在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導,學生真正能夠做到課前預習的寥寥無幾,難以產生有效作用。基于此,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展開課前導學,利用微課導學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時,教師結合文章內容,在微課視頻導學中設計幾個問題,讓學生遵循相關問題進行有目的的預習,理解文章內容。同時在微課視頻中教師可以結合文章核心內容“父親的背影”制作導學案,播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父親的背影”,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不僅可以有效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更有利于學生語文學習效果的提升。
2.運用微課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初中語文教材收錄了很多意境優美的文章,然而由于初中生受自身閱歷所限,在思想認知上依然傾向于具象化認知體驗,因此,需要教師借助微課視頻,有效彌補這一不足。教師通過借助微課視頻展現的光影藝術,將文字描述的美景還原成視頻動畫,給予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認知。例如,在進行《蘇州園林》課程內容教學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到蘇州園林的深厚文化底蘊。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僅靠教師口頭講述很難真正體現出蘇州園林的設計特點與博大內涵。基于此,教師可以運用微課視頻,播放一段與蘇州園林相關的紀錄片等,讓學生全面感受到蘇州園林的動態美,同時教師與學生一邊在欣賞的過程中,一邊結合文章內容展開深入的分析與交流,從而有效擴寬學生眼界,實現學生對語文教學內容的深刻理解。
3.運用微課引導學生寫作
寫作,提高學生的能力點寫作教學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很多學生怕寫作文,常常為寫作文苦惱。據筆者近幾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其實寫作教學如果采用微課的方式進行,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比如初中作文教學,如果能寫出條理清晰、內容生動、準確扣題的記敘文,相信在考場作文中一定取得不錯的成績。記敘文的寫作訓練要有序地進行訓練,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課文相關的話題或者課后練習題中拓展寫作或者片段寫作,應用微課進行適時的訓練。作文教學的微課設計序列化可以抓住一系列的教學要點進行逐一訓練,比如學習抓住記敘文的線索寫作,微課設計首先讓學生明白記敘文線索的概念,再讓學生知道哪些可以作為文章的線索,一般記敘文的線索主要有人、事、物、景、情等。然后結合課文實例莫懷戚的《散步》,讓學生知道文章以“散步”為線索,展現了文中一家人的溫馨生活。以此拓展提示學生可以聯系生活中的往事,選擇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包餃子”“過生日”等,作為寫作的主要內容,讓學生仿照課文寫出事件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等幾部分。最后布置學生課堂寫作,學生有可仿寫的文章樣式,假以時日,相信學生們都會寫出不錯的文章來。綜上所述,應用教學微設計,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點,解答學生的疑惑點,鞏固學生的知識點,還有利用提高學生的能力點。教學微設計在信息化時代的教育教學中應用已是一種歷史的必然,“微”中見著,“小”中顯效的作用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顯現。微課設計形式上的最大特點是“微”,這是與整節課的課堂教學設計的最大區別,微課設計者要本著“微”的原則,效果上達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所以微課設計的教學內容不宜太多,播放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選題要注意合理性,有所取舍。
4.運用微課進行課后拓展
如今在初中語文課程內容中增加了“名著導讀”這一選項,其不再作為教材附錄出現,而是作為正式內容穿插在各單元之間。該部分教學內容旨在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增加學生閱讀量,給學生創造課后再學習的機會。基于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以及每單元的重點,尋找一些超出一般要求的語言、文學、寫作知識要點,制作成微課,將各單元課堂教學知識延伸到課外知識層面,組織學生進行觀看。學生在課下可以使用回放、暫停等功能,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復回放觀看,給一些有興趣、有余力的學生以發展空間。
三、結語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科學合理的運用微課進行教學,能夠有效加深學生對語文內容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因此需要教師提升對微課運用的重視程度,使得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關于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思考[J]. 李雯雯.? 寧夏教育科研 2006年03期.
[2]多媒體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陳雪梅.? 甘肅教育 2019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