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君麗



摘 要:高中語文教學的板書是文本的濃縮和再現。板書設計體現著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風格,優秀的板書設計更是教師自身素質的一個客觀反映。條理清晰、重點突出的語文教學板書設計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本文就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板書設計進行了具體的探究,以通過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教學藝術,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語文教學;板書設計
隨著新課改在各級學校的全面展開,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受到了越來越大的挑戰。而新課改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要求教師重視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和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板書設計存在著種種問題,部分教師板書設計凌亂、不完整,長此以往,學生的思路也會像板書一樣,對文章也缺乏整體感悟,語文學習的興趣也會逐漸下降。鑒于此,高中語文教師應重視板書設計的重要性,提高板書設計的實效性。
一、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板書設計的必要性
隨著現代教學媒體的廣泛應用,許多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已經走入課堂,傳統教學方式受到了越來越大的挑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受多媒體教學方式的沖擊,板書設計這一重要教學環節被很多教師所忽視。有的教師板書設計凌亂、不完整;有的教師課堂板書時只幾個字,有的甚至一堂課黑板上空空如也。長此以往,學生在閱讀中將會缺乏整體感悟,思路也可能會像板書一樣凌亂,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也將會逐漸下降。新課改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要求教師重視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和多方面能力的提升。鑒于此,高中語文教師應重視板書設計的重要性,提高板書設計的實效性。
二、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板書設計的策略
(一)濃縮內容,體悟情感
板書可以提煉課文中的關鍵詞,引導學生體悟作者的情感。在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將關鍵詞寫在黑板上,再選擇學生感興趣的、開放性的話題作為補充,通過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探究的心理,引導學生感知和理解文本。以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為例,教師要讓學生在誦讀和品析中感受詞人壯志難酬的心懷,理解詞人復雜的心情。除此以外,本文還要求學生體會情景交融與虛實結合的寫作手法,教師可將板書設計如下:
將岸邊巖石山崖之險怪、陡峭山崖之高峻、奔流江水之洶涌等內容進行濃縮,并突出重點與聯系。同時,教師還可配以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感官,鍛煉學生的直覺思維,使學生的思想任意馳騁在古戰場,走進三國,走進赤壁。這種具有啟發性的板書設計能夠以無聲的形式幫助學生打開知識的大門,主動獲得知識,推動學生自主體悟感情。
(二)揭示聯系,發展思維
板書還能通過各種符號直觀地表達出文本各部分內容之間和各個人物之間的聯系。利用線條、圖形等把深奧的文字形象生動地表達出來,表現出鏈接、跳躍、強調等多重含義,解釋文本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同時又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例如,在《荊軻刺秦王》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進行這樣的板書設計:
由《戰國策》課文《觸龍說趙太后》、《唐雎不辱使命》、《鄒忌諷齊王納諫》導入新課,再出示駱賓王的《易水送別》詩,引出荊軻的簡介,讓學生對荊軻與《戰國策》有一個清楚的認知,引導大家思考:荊軻的性格是怎樣的?它為什么要刺殺秦王?再設計如下板書:
開端——行刺緣起
發展——行刺準備
高潮——延刺秦王
結局——失敗被斬
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從多角度考問題,帶領學生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把握人物的性格,分析人物的形象,然后將以上板書進行補充,從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綜合素質。
(三)直觀形象,引發思考
板書設計具有直觀、精簡、全面的特點,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設計板書時可以適當引入有利于記憶活動和創造活動的設計方法,構建創意的造型,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例如,在《寡人之于國也》的教學中,除了要讓學生重點掌握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外,教師還應緊緊抓住“王道”與“霸道”這一主線,因此,將《寡人之于國也》的板書設計如下:
寡人之于國也
引導學生思考,自主學習,主動深入文本尋找答案,最終總結出:
霸道:以民養戰,富國強兵,稱霸中原;
王道:保證民生,民富國強,王道自成。
綜上所述,板書設計是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位教師都應在備課時做好板書設計,不斷深入研讀文本,從中提取文章的精髓,并通過精煉、實用、形象的板書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扎實掌握文章的重點,理清文章的脈絡和寫作方法,從而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站在新課改角度,良好的板書對語文教學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教師應不斷思考,抓好板書這一載體,讓板書設計為語文課堂煥發出靈動的魅力。
參考文獻:
[1]王英妮.優化板書設計 提高課堂實效[J].中國農村教育,2019(26):91-92.
[2]周春燕.巧妙設計板書,培養學生思維品質[J].江蘇教育研究,2019(Z5):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