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笑
摘 要:帶好一個班不容易。筆者經過幾年對班主任工作的摸索后發現,考試前和考試后的班級管理尤為重要,簡稱“試”前管理和“試”后管理。在此,筆者將借用商業世界中企業進行內部管理和戰略部署時常用的SWOT分析方法來對任教班級進行全方位的診斷與現狀分析,挖掘出班級內部管理過程中潛在的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并制定出可行的“試”前和“試”后管理提升方案。
關鍵詞:SWOT分析法;初中班級內部管理;優勢與劣勢分析
所謂SWOT分析,即基于內外部競爭環境和競爭條件下的態勢分析,就是將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的機會和威脅等,通過調查列舉出來,并依據矩陣形式排列,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從中得出有決策性的改進措施。(本段節選自百度百科SWOT分析法)
·優勢與劣勢分析
1.優勢:
(1)強烈的班級凝聚力和榮譽感
初中階段同學們的校園活動的參與度越來越高,集體認同感逐漸增強。通過“校運會”、“誦讀比賽”、“學科競賽”等校園活動很容易培養強烈的班級凝聚力和榮譽感。筆者以前任教班級的同學常說:“我們班并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們會一直走在讓自己變得更好的路上”。這股凝聚力和榮譽感讓他們不僅在校園活動中有所收獲,學習上也培養出了不服輸的勁頭,不斷證明自己并為班級的榮譽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2)家長給予課后支持
學生們每一次的進步與收獲除了在校的努力用功外,離不開課后家長給予的配合與支持。現在的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重視程度極高。老師可利用每一次家長座談會或是個別交流的機會共享優秀同學和家長們一起學習、進步的事例;同時鼓勵家長與老師經常交流孩子學習情況,討論教育方式。通過三方的互聯互通讓孩子感受到滿滿的愛和信心,他們對學習就會愈加重視了。
2.劣勢:
(1)同伴壓力
壓力除了來自于課業本身以外,同學之間的“同伴壓力”也不容小覷。正因為擁有強烈的榮譽感,他們很重視每一次測驗或考試的成績。互相之間暗地里都在比較。部分同學由于某幾次的成績不如意或不如其他同學考的理想就經常出現情緒波動很大甚至崩潰的現象。很不利于他們考試后的狀態和學習效率。
(2) 拖延癥
“我決定從明天起每天背15個單詞!”,“這次期中考成績不理想,我在期末考中一定要一雪前恥!”…這樣的誓言我們常常聽學生說起,但在成千上萬的口號聲喊出后,很多同學在猶豫,在等卻始終不見行動。這種被稱為“拖延癥”的問題對同學的威脅很大,光有決心不見行動,太多的時間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溜走了。等到真的行動起來卻又來不及了。
·機會與威脅分析
1.機會:
(1)“領頭羊”的大批涌現
離考試的日子越近,同學們的潛力就越能被激發出來,他們越戰越勇。每一次模擬考后班級“領頭羊”的數量會越來越多,他們不僅自己保持優秀,還能給全班同學起到積極的帶頭作用,互幫互助的學習方式能有效的開展,而班級的學習氛圍在他們的引領下越來越好。
(2)搭班老師的密切配合
要讓孩子們綜合能力不斷的提升,班主任與搭班的各科老師之間的配合也至關重要。無論是在排課,作業布置,或是輔導后進生等方面班主任與科任老師都應商量著做。良好的同事關系讓老師們每天都開開心心,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能集思廣益,有效解決。
2.威脅:
(1)看不到的小對手
近幾年每年參加學業水平考試的人數都在6萬人以上,這就意味著每一個孩子并不只是在和自己的同學較量,他們還有6萬多的對手分散于各個學校。但要了解這些小對手的情況并不容易。因此很多時候他們很難判斷自己每次模擬考中取得的成績的高低,他們也會擔心自己雖然考的不錯但會不會有其他看不到的同學比他們更厲害。
(2)部分科目考題的變更
教育教學的方向與內容需要不斷更新迭代,而學業水平考試的考察方向和試題類型也隨之進行改革。以英語考試為例,書面表達部分(15分)前幾年均以兩個題目(一個半命題和一個全命題)進行設題。但自2018年起,書面表達只設一個全命題題目,寫作范圍被限定了,這就對很多考生提出了更大的挑戰,他們需要更豐富的詞匯量和清晰的寫作思路來面對。
·提升方案
1.“試”前控制
自律
(1)常規性工作:早晨按時到校,課前認真讀書,下午放學后盡快回家;
(2)不在校期間:做作業或復習過程中絕不碰手機或其他電子產品,重點知識的背記工作必須當日完成,周末保證適當的體育運動,周天對一周的學習生活進行總結并制定下周的學習目標。
(3)學習之外:關注時事,了解國內外新聞;與父母分享在校經歷并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與班級同學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高效
高效,主要是針對具體的學習過程提出的,尤其是在作業方面。很多同學越接近學業水平考試,睡覺的時間就越少,似乎取得的分數和睡覺的時間是成反比的,睡的越少分數就越高。這是絕對錯誤的,大部分這樣的同學是把每晚的時間浪費了。好不容易把每日作業處理完了,也錯過了晚上的黃金學習時間,如果這個時候再去進行復習鞏固,效果一定是大打折扣的。因此,高效的完成每日作業,是復習和自我提升的前提與保障。
精簡
精簡,或說精煉簡要,主要是對老師們提出的,由于課業負擔的加重,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把每日的每一節課認真上好并消化反饋。畢竟,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下獲得最大程度的收獲,除了有自己的自我控制和高效外,老師教學的精簡也是很重要的。這就對我們老師在備課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節課的知識點應該清晰精煉的提出,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和不間斷的復習鞏固。
2.“試”后調整心態
(1)每一科考試后,不與周邊同學討論和試題有關的內容,不相互核對答案。核對答案的過程會極大分散同學們對于下一科考試的注意力,造成情緒波動,導致發揮失常。因此,每一科考試后應盡快把相關內容暫時性的“屏蔽”,告訴自己“我已盡力,無需再糾結”,讓大腦獲得放松才能保證自己在下一科考試中正常發揮;
(2)理性的看待成績和得失。在“試”后的日常教學過程中營造
將“琴棋書畫”滲透到日常教學中。“琴”指的是音樂。同學們通過聽輕音樂或古典音樂可緩解壓力,獲得幸福感;“棋”指的是跳棋、象棋或圍棋。下棋的過程可鍛煉同學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及預測能力,同時擁有更大的格局;“書”主要指讀書,讀好書可鍛煉同學們的定力,同時長見識,學知識;“畫”就是畫畫,畫畫是培養想象力,提升個人品味,使心靈安寧平和的好方法。因此多彩的班級活動讓同學們更好的了解文化,感受生活,從而更好地學習工作。
總結:
通過以上對于自己任教班級整體情況的分析和改進方案的提出,筆者很欣慰。我們不能改變學生初中生活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改變這三年的寬度和深度。不斷在進步的除了學生,就是老師了。我們在教學的路上不斷收獲,不斷自我提升,既為了給每一屆的學生保駕護航,也為自己的職業生涯不斷提升經驗值。因此,在自我升級和迭代的道路上,教師和學生從未止步!
參考文獻:
[1]楊惠.初中班級管理的思想內涵和策略初探[J].教育藝術,2014(7):50-50.
[2]李從海.初中班級管理現狀與策略探究[D].蘇州大學,2013.
[3]李偉邦.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1):282-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