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利軍
摘? ?要:知識產權對發展現代種業具有重要的作用。運用農業知識產權保護,促進湖南省現代農作物種業實現3個轉變,即由傳統育種技術向現代育種技術轉變;由粗放型育種向集約型生產轉變;淘汰小散弱,整合力量,向育繁推、產加銷一體化方向轉變。
關鍵詞:農業知識產權;湖南種業;轉變
近年來,湖南省圍繞“保障用種安全,建設種業強省”這一主軸,采取務實措施,有效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的快速發展。本文從農業知識產權的角度,期望助推湖南種業強省的實現。
1? ?農業知識產權與現代種業發展的關系
種業是農業中重要的資源。對于發展現代種業,培育符合現代農業需要的新品種、好品種,農業知識產權是這一產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1.1? ?農業知識產權是現代種業的“生產線”
當前,發達國家對種業科技創新非常重視,據統計,美國、荷蘭和法國的植物新品種權和涉農專利數量全球領先,占據世界種子出口總額的半壁江山[1]。湖南省雜交水稻品種豐富、技術先進,已在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得到推廣應用,這背后體現了知識產權的巨大力量。另一方面,假冒偽劣種子造成傷農事件層出不窮,不僅危害廣大農民的利益,也對湖南種業造成嚴重打擊,阻礙了現代種業的發展壯大。
1.2? ?農業知識產權是種業企業的“生命線”
種業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唯一辦法是培育更多、更好符合市場需要的新品種,也是種業企業發展新的增長點。為此,我國頒布了《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對植物新品種實施保護;修訂《種子法》,對種子生產經營實行許可證制度。然而我國種業小、全、散的現狀所造成的侵權現象時有發生,市場監管難以到位。
1.3? ?種業企業發展的壯大同時促進農業知識產權的保護
國外成功的經驗證明,越是有實力的種業企業越會注重高新技術的創新,就越有能力保護農業知識產權。美國先鋒公司每年要培育出50萬個玉米自交系,從中篩選玉米雜交組合。高投入帶來高回報,技術創新使這些種業跨國公司利潤率都在30%以上[2]。
2? ?湖南種業亟待實現3個轉變
近年來,湖南通過淘汰一批“小散弱”種子企業,使得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截至目前,在全國種子企業信用等級評價中,共評選出82家AAA級種子企業。湖南省占11家,名列全國第一,其中隆平高科每年推廣良種近4萬km2,為農民增收40多億元,在2010年中國種業排名中居第1位,已成為中國種業的領軍企業,有望進入全球種業十強。
但湖南種子企業整體來看,綜合實力還不太強。湖南56家種子企業中除了隆平高科占全國雜交水稻種子市場近30%的份額外,還有一些種子企業市場份額低,行業集中度不高。有些企業注冊資本雖然達到了3 000萬元,但1年的種子銷售額不到5 000萬元。有的企業科研經費不足,科研人員缺乏,科技創新能力欠缺,發展后勁不足,假劣種子坑農事件不時發生。諸如此類問題,束縛了該省種子企業的發展和壯大[3]。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將種業大省建設成種業強省,亟待實現3個轉變。
2.1? ?由傳統育種技術向現代育種技術轉變
傳統的育種工作靠育種人員的經驗和機遇,有著較大的盲目性和不可測性,而且周期較長、效率較低。近年來,由于基因組測序的技術突破,加之基因和生物信息學理論的發展,農作物育種理論和技術業隨之發生重大變革,傳統技術已經過時,現代作物分子育種技術逐漸成為主流。因此要加強培訓宣傳力度,實施湖南種業科技創新戰略,逐步提高湖南省種業的科技含量。
2.2? ?由粗放型生產向集約型發展轉變
長期以來,湖南種子企業基本上是采取粗放的生產方式進行,具體來說,就是靠增加企業數量,擴大外延的發展道路。典型的“小散弱”帶來的結果是企業和產品的科技含量低、經濟效益低,種子質量難以保證,合格率低。當前應加快種子行業規模化發展,集約化制種,變一家一戶的繁殖為集中連片的大面積繁殖。
2.3? ?淘汰小散弱,整合力量,向育繁推、產加銷一體化方向轉變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種子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生存發展,必須由科研、生產、經營分散脫節向育繁推、產加銷一體化轉變。目前,湖南通過淘汰一批“小散弱”種子企業,使得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這個趨勢還要加強,積極采取措施,鼓勵種業行業強強聯合,整合科研、生產、經營力量,提升種業企業國際競爭能力[4]。
參考文獻:
[ 1 ] 陳燕娟.知識產權保護與中國種業國際競爭力提升方略[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1,32(3):266-270.
[ 2 ] 張延秋.認識現代種業特征推動我國種業加快發展[J].種子世界,2012(11):1-3.
[ 3 ] 周志魁.湖南省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J].中國農技推廣,2013(S1):36-39,46.
[ 4 ] 王懷忠.我國種業發展亟待實現三個轉變[J].現代農業科技,2005(11).
(收稿日期:2019-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