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 任才 賈靜

摘 要:近年來,共享理念在我國快速發展,為各行各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本文將共享經濟理念應用于汽車行業和物流業,通過總結汽車行業現有的單元化物流器具循環共用模式,指出建立物流器具循環共用平臺可以實現汽車行業和物流業降本增效的目的,有助于我國循環經濟的實現。
關鍵詞:共享經濟:汽車行業:單元化物流器具:循環共用
一、引言
2018年,我國新車產銷累計分別為2780.92萬輛和2808.06萬輛,相較于2017年雖然有所下降,但仍位列全球首位。汽車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汽車物流系統的支持,而物流器具流轉在汽車物流的各個環節。但是,目前我國汽車零部件物流器具的通用性低于100%,因局部損壞而需要整體更新的專用物流器具,導致整車廠商成本上升到80%以上,同時導致多品牌多車型零件供應商物流器具成本上升II%以上。汽車物流資源浪費嚴重,在循環經濟和共享理念的推動下,如何在行業內實現物流器具循環共用,從而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是當前我國汽車行業和物流行業共同面臨的一大難題。
二、汽車行業單元化物流器具循環共用現狀
汽車行業的物流器具指整車廠商.零部件供應商等參與方在整車及零部件的生產運輸過程中用以存放生產對象或工具的各種裝置器具,包括各種托盤、箱類、料架、周轉內襯及一次性包裝等。整車廠商物流器具的70%以上經過回收、清洗、維修、存儲后可以循環使用,是物流器具管理的核心。以汽車發動機包裝器具為例,可以把它分為三個模塊,進行物流器具的單元化,包括基礎模塊、特性單元模塊、可替換支架。其目的是使整個汽車物流過程更加有效銜接,使整個汽車物流系統更加的合理、有序、低成本。
(一)封閉式共享模式
汽車行業的單元化物流器具循環共用模式可分為封閉式共享模式和開放式共享模式兩大類。其中封閉式共享模式義可分為自營模式、托管模式以及靜態租賃模式。
自營模式指整車廠商或零部供應商等參與方擁有、并獨自管理和維護物流器具,沒有外包給第三方。自營主體對物流器具具有較強的管理控制能力,需要負責物流器具的循環共用;物流器具的使用方只需支付使用費用即可。這種模式在實際運營過程中顯現出了一些問題,如物流器具管理標準不統一,監管困閑難,易出現破損、丟失等問題,使用率低下等,難以有效實現物流器具循環共用。
與自營模式相反,托管模式指整車廠商或零部供應商仍然具備物流器具所有權,但將物流器具管理權委托給第三方流器具管理公司,由第三方對物流器具的周轉進行統一管理。托管模式的優點在于第三方物流器具管理公司可以對物流器具進行專業化管理和集中維護,提升物流器具利用率。但是托管之后,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監管機制。
在自營和托管模式下,物流器具的所有權在汽車制造相關方,若由整車廠商購置投入,則會帶來同定資產投入大,流動資金被占用,物流器具資產管理能力較弱,補充周期較長等問題。若由零部件供應商購置投入,物流器具的成本無法剝離,采購成本虛高;物流器具維護職能缺失,異常處理周期長;同時,缺少統一標準,現場混亂,物流器具丟失嚴重。
在此背景下,隨著我國單元化物流器具相關標準的建立,以租賃取代購買的封閉式共享模式開始受到企業青睞,靜態租賃模式應運而生。使用企業(整車廠商、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等)從物流器具租賃公司租賃物流器具,租賃公司在全國建立網點,統一運作,使用企業根據其對單元化物流器具的具體需求,從租賃公司就近網點租用相應的單元化物流器具。在靜態租賃模式下,使用企業隨用隨租,沒有必要儲備大量單元化物流器具來應對外部市場需求的變化;運輸時,仍以單元化物流器具為載體,貨物通過配套的裝卸搬運設備進行作業,實現機械化、自動化作業,減少裝卸時間,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此外,由于中途不更換物流器具,減少了貨物在各個環節之間的倒裝,更好地保證了貨物質量,避免貨損貨差。但這種模式對物流器具租賃公司要求較高,不僅需要較強的信息技術支撐,還需要優秀的運營管理經驗。
(二)開放式共享模式
在共享經濟大潮的趨勢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著手打造創新型開放式共享模式,也稱為動態租賃模式,主要包括帶板運輸和循環共用平臺模式。
帶板運輸,也被稱為托盤循環共用。托盤作為典型的單元化物流器具,其共享模式的推廣為其他單元化物流器具的共享建立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帶板運輸在國際上已經十分普遍,但在我國的推行尚處于起步階段。該模式將托盤和貨物視為一個標準化集裝單元,在汽車物流的各個環節中都不倒換托盤。與封閉式共享模式不同的是,帶板運輸的運營主體是大型托盤租賃企業(如招商路凱、集保等)。租賃企業制定托盤的流轉方式與規則,保證托盤在供應鏈上不同企業之間通過交換或轉移形式實現共用,共用方式的選擇決定著共用過程中責任和風險的歸屬。
循環共用平臺模式即社會化開放平臺。該模式通過建立一個信息共享平臺,連接平臺商、單元化物流器具供應商以及物流器具使用企業(整車廠商、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等)。平臺商作為一個獨立的第三方,并不擁有和提供物流器具,僅通過“互聯網+”搭建的信息平臺將使用企業的需求與供應商提供的單元化物流器具進行匹配,為使用企業提供最優選擇。該平臺可以同時面向多個物流器具供應商和使用企業,使物流器具循環共用得以真正實現。在該模式下,汽車行業物流器具循環共用一般要經過物流器具發貨流程、循環運輸流程、回收流程,具體如圖1所示,各個流程協調合作,從而實現物流器具的循環與共用。
行業內服務平臺的出現,有利于產生規模效益,降低各環節物流器具的投入成本。物流器具循環共用平臺模式可以根據最優庫存策略及時投入單元化物流器具,避免了淡旺季物流器具閑置或過多儲存造成的儲存成本問題,同時,通過建立區域共享平臺提升物流器具周轉率,降低了整車廠商的經營成本,使企業更加專注自己的核心業務。該模式使單元化物流器具的共享范圍由供應鏈進一步擴大至整個社會,充分實現了閑置資源的整合。
三、汽車行業單元化物流器具循環共用的建議
當前,多種因素阻礙汽車行業單元化物流器具循環共用的推廣,在循環經濟和綠色物流的背景下,從共享經濟的理念出發,在汽車行業推動單元化物流器具的循環共用可從四個方面進行。
(一)深入推進物流器具標準化建設
從共享的角度出發,要實現閑置資源在某一行業內的共用,標準化是必要條件。在汽車行業內,物流器具要在不同企業問流轉,就必須滿足不同企業對物流器具規格的要求。這就要求物流器具的規格和尺寸要與相應的物流設施設備相匹配。在我國物流器具的發展過程中,先后引用了許多不同國家的標準。由于物流器具的規格得不到統一,導致配套的物流設備也沒有統一的規格。
推進我國物流器具標準化建設,一是要國家和行業協會完善單元化物流器具的標準制定。我國應該提倡汽車行業和物流業積極發展單元化物流器具的設計與制造的統一,提升汽車供應鏈上各企業的物流器具單元化水平,從物流器具的生產制造、倉儲運輸到最后銷售,都需要施行統一的管理規范和原則:二是要切實加強標準化的推廣力度,從多角度對汽車供應鏈上企業進行宣傳引尋,讓貨物的包裝方法、物流器具的尺寸、貨架的尺寸以及運輸工具貨箱的尺寸等得到協調統一,必要時可引入非標準化物流器具的強制淘汰機制。
(二)大力推廣物流器具租賃及帶板運輸的使用
我國汽車行業物流器具有半數以上沒有循環起來,僅在某一企業內部或者某一供應鏈上流通,造成了資源的閑置與浪費。從汽車行業特點上看,一是受產品品項影響,帶板運輸更適用于品項相對單一、尺寸較標準的重貨,對于體積大、質量小、形狀不規則的貨物而言,帶板運輸并不經濟:二是受勞動力成本的影響,盡管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是不爭的事實,但對于我國中小城市來說,勞動力成本仍舊低廉、可接受,依靠人工的散箱裝卸在短時問內還將繼續存在:三是受配送模式的限制,帶板運輸需要對不同訂單進行整合,通過整托盤的運輸來降低成本,但在汽車行業,訂單整合難度較大,難以提升運輸配送效率。
在物流器具單元化建設的基礎上,我國可以借助物流器具租賃及帶板運輸在快消行業的成功經驗來發展汽車行業的帶板運輸。首先,加大推廣與宣傳力度,讓整車廠商和零部件供應商清楚認識到帶板運輸的適用條件:其次,行業協會更要促成行業共識與商業規則的建立,為帶板運輸的發展提供便利,對應用帶板運輸的企業給予一定的補償與扶持:再次,汽車供應鏈上各企業要本著供應鏈利益最大化的原則促成合作,通過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和風險分擔機制建立長久的戰略合作關系。
(三)不斷完善物流器具循環共用系統
物流器具循環共用系統建設滯后主要體現在物流器具的質量良莠不齊和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兩個方面。要實現物流器具的循環使用優質的物流器具是必要條件,然而,現階段,我國單元化物流器具供應商水平不等,整個行業缺乏對物流器具的質量監管,質量標準也尚未成形。此外,我國汽車行業物流器具共用系統信息化水平仍然較低。一是由于汽車供應鏈相關企業信息化水平低,尚不具備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二是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完善程度還不夠,在汽車行業物流器具管理上還沒有一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能得到物流環節各企業的共同認可:三是整車廠商和零部件供應商的信息、數據共享程度低。
可見,要實現單元化物流器具的循環共用,租賃方就必須提供符合質量要求的單元化物流器具:平臺商必須建立完善的平臺準入標準、單元化物流器具認證標準和統一的采購標準:在國家和行業層面,要盡快制定相關標準完善單元化物流器具的質量認證體系,制定質量和執行規范,加強單元化物流器具的質量監管力度,成立權威認證機構,對物流器具供應商實施質量認證管理。另外,在物流器具共用系統信息化建設方面,需要政府、行業協會和企業三方共同努力,推動汽車行業物流信息共享,整合行業資源,充分整合利用物流行業過剩產能。
(四)進一步推進行業信用體系建設
實現共享,信用是基本保障。在汽車行業單元化物流器具循環共用的過程中,對于租賃商而言,共享物流器具本身就存在一定風險。在物流業,物流器具循環共用信用服務企業較少,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信息缺乏安全性,物流器具的質量認證和檢測體系還存在許多的問題有待解決,信任度難以建立。
因此,在實施單元化物流器具循環共用建設之前,政府應加大對單元化物流器具循環共用的宣傳力度,尤其是對中小型零部件供應商,要激勵其拓展思路,勇于嘗試,改變傳統思想;另一方面,要大力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在單元化物流器具循環共用過程中,必須搭建起與利益掛鉤的交易、信任及信用評價反饋機制,對失信者進行披露及相應處理措施,這樣才能使共享各方用于嘗試,建立信任與合作關系,從而逐步實現從整合供應鏈資源,到整合社會物流資源,推動汽車物流行業的轉型升級的目的。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共享經濟背景下,汽車行業單元化物流器具循環共用帶來了物流器具使用方式的變革,不僅可以優化供應鏈網絡,節約社會資源,還將助力于我國綠色經濟的發展,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綠色物流和循環經濟的實現。
參考文獻:
[l]于鳳霞,共享經濟趨勢下物流業的發展與變革[J].新經濟導刊,2018(5).
[2] Twede,D.,and R.Clarke, Supply chain issues in reus-able containers[J].Journal of Marketing Channels, 2005, 12(1):7-26.
[3]吳清一,論中國托盤共用系統的建立[J].物流技術與應用,2003,8(12):1-4.
[4]李太平,國外物流托盤的主要流通模式及其啟示[J].物流科技,2008,3(6):73-75.
[5]王繼祥.中國共享物流創新模式及發展趨勢[J].物流技術與應用,2017(2):80-84.
[6]王玉,吳菁芃.單元化物流包裝器具的共享模式與價值分析[J].物流技術與應用,2017(2):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