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郭一楠
摘? 要:體育游戲教學將教學因素與游戲因素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感興趣的環境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自如、愉快的學習和鍛煉。它也是體育教學中最活躍、最有效的教學形式,與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相適應。因此,有必要對體育運動教學進行組織和科學的安排。
關鍵詞:培智教學;游戲;教學
愛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對孩子們來說,游戲是生活的大部分。游戲活動需要多種感官同時參與,能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動口能力、動腦能力。游戲特別能營造出快樂、輕松的學習氛圍,把抽象的教學趣味化,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內在潛能。弱智兒童與正常兒童具有同樣好玩、愛游戲的心理,所以在教學中要針對弱智兒童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對理性知識和抽象概念理解能力弱、接受效果差等特點,合理地將游戲引進課堂,吸引弱智兒童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強化他們的學習效果。
游戲是調動學生在體育課堂學習熱情的重要手段,也是準備活動中最具特色的活動形式。它不僅適用于普通學校,也適用于特殊教育學校。
體育游戲教學是一種將教學因素與游戲因素有機結合起來的教學活動類型,使培養智力的學生能夠有目的地和自然地學習和鍛煉,并在有興趣的環境中自然地學習和鍛煉。它也是體育教學中最活躍、最有效的教學形式,與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相適應。因此,有必要對體育運動教學進行組織和科學的安排。
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和生理特點,采用游戲教學法組織有趣的、競爭性的教學活動,既有利于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又能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它在心理教育兒童的體育康復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游戲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其特殊功能?我認為在教學中應該做到:
一、要面向全體學生,帶有一定普遍性
我們學校有三個智力培訓班,共有50多名學生。在這些學生中,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遲鈍。這些孩子如何積極參與游戲?如何順利完成游戲?如何使孩子的身體從預定的目標中恢復過來?所有這些都要求教師注意游戲的設計,設計游戲以面對所有學生,使每個人都參與其中。同時,游戲的設計應簡單實用,使有智力問題的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游戲。
針對我校修養智慧的學生的現狀,在設計“學習紅軍橫穿草場”游戲時,充分考慮了各種修養智慧的學生的差異,設計了三種不同的攀越“草”方案(四通在一起的體操墊)。有的人在他們的背部使用肩膀和腿,那些在他們的肩膀和腿上爬的人,以及在他們的兩側使用半肩和腿的人。讓學生選擇他們喜歡和可以做的姿勢。這樣學生才能完成逃避和觀看的現象,因為有些動作很難完成,從而達到讓每個學生都能鍛煉的目的。
二、適時誘導,靈活運用
在弱智學生的教學中,當每個孩子完成動作時,教師應仔細觀察,根據學生完成情況,及時引導學生朝著更難的動作努力。在游戲教學中,教師應該是靈活的。例如,在學習紅軍過草時,教師還可以使用其他一些教學道具,例如模擬手槍爬草的姿勢,用步槍爬草等。總之,教師可以及時歸納、靈活運用,達到培訓的目的。
三、簡便易行,有趣味
游戲的設計應該很簡單。當我們指導和恢復普智學生時,我們也為父母提供咨詢。如果我們使用太多工具或操作游戲不方便,那么父母就會指導學生。由于缺乏道具,學生不會受到輔導。在課堂上學習的時間遠非康復的目標。因此,在設計游戲時,我嘗試使用較少的道具甚至道具,這很簡單易記。例如,我在徒手練習中設計了“切西瓜”,用太極拳和童謠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們邊走邊讀:“一個大西瓜,中間來一刀,這邊給你,那邊給他,他們不要,我會帶回家。”只是幾個字,朗朗上口,容易記住,用行動,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很強,同時家長也很快掌握了。例如在教學“3的乘法”時,可通過游戲“丟沙包”進行練習。即教師在紙上寫上一道式題,然后把紙(即“沙包”)分給學生,讓學生根據“沙包”上式題,口算出得數后,迅速把“沙包”放到寫著這個數的同學后面,看哪個同學能最快且正確地把“沙包”送出去。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
對智力訓練學生進行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恢復。在設計游戲時,必須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教師要沉著冷靜,認真學習,平時多收集、多討論,使學生在游戲中有所收獲,在游戲中成長。
參考文獻:
[1]《新課程》(上)2012年11期.
[2]《體育游戲教學對培智學生的教育作用》馬如剛.
[3]《如何培養培智學生體育課興趣》吳建平.
[4]《淺談培智學生體育課興趣的培養》喬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