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娟
摘 要:鄉村振興戰略,是對基層教育的一次歷史性機遇。緊抓時代良機,及時投入到這場戰略中去,發揮教學活動的優勢,助力這一偉大工程,是每個國人的幸遇。基層教育面臨著諸多的困難,要及時應對,群策群力,眾志成城,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及早實現。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基層教育;機遇和困難;實現目的
村振興戰略提出的一系列全面發展的重要論述,進一步豐富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我國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的思想指導和行動指南。要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奮斗目標,需要全國人民一道,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緊緊團結在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基層教育工作者當仁不讓,應該勇挑重擔,積極努力,在這一偉大的時代工程中,發揮自身優勢,實現自我價值。
鄉村振興戰略對于基層教育來說,是一次歷史性機遇。
基層教育更直接于鄉村振興戰略。基層教育所面對的,是純一色的農村子女。基于自身生存與發展和他們親人朋友的生活狀態改善的需要,農村的孩子比其他人相比,對鄉村振興有更迫切、更強烈的愿望。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動力支撐。黨中央站在歷史的新起點,高瞻遠矚的論斷,更為全民行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引導。有了科學的理論指導,有主動的人力物力智力的全面參與和協調運作,打贏這場硬仗,就是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的有機結合,保證了工程的有效性和現實性。
所謂“善治”,就是良好有效的治理。為此,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健全和創新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是符合中國國情特點的更加完善有效、多元共治的新型鄉村治理體系。其中,自治是基礎,法治是根本,德治是先導。自治、法治、德治有機結合,構成鄉村治理的完整體系,是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重要保證。
基層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在鄉村人民的心目中,具有獨特重要的導向作用。知書達理,是農村對教育部門的所有人總體印象。基層教育戰線上的沒一個動作都有其特殊的示范意義和導向性。基層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充分利用這一被肯定被追慕的崇高地位,有效傳導黨中央的決策和部署,直接有效宣傳科學的發展理念,幫助村民們擯棄落后的、不科學的生產技術和生活方式,確立新時代的新生活理念,更新生產方式和工作思路,建設符合歷史潮流的精神體系,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實現掃清障礙,鋪平道路,構建起科學合理的精神世界,統籌兼顧各種發展的有利條件,整合鄉村資源,形成綜合合力,讓鄉村振興戰略更快落地生根,而且枝繁葉茂,碩果累累。
相對落后的鄉村大世界,沒有現代工業的發展紅利,也就沒有那些供給側改革面臨的許多阻礙和難題。時代的發展呼喚鄉村振興,人民渴望鄉村振興,和平盛世促成鄉村振興。應時代潮流和人民意愿,在全國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有利歷史時機,鄉村的一方凈土,正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理想大舞臺。基層教育是綠色營養,健康“食品”,可以直接供給于鄉村振興的個各環節,不產生排異效應。
西方的思想滲透對基層教育部門的影響是最小的。在大部分村民家里都張貼主席頭像、總書記照片和馬克思恩格斯等社會主義革命的光輝導師畫像,以及傳統的中華文化形式的書畫作品。這樣的社會現狀,更純粹,更健康,更能完美對接于鄉村振興戰略。在鄉村幾乎沒有受到“奶酪文化”的腐蝕,鄉村較好地保存著的鄉土氣息和各種傳統的習俗,無不與鄉村振興戰略天然吻合,相互助力,共同完善。這種優越的社會資源是非人力而就的,即節能有順暢,安全性和長效性凸顯。
充分認識和有效利用鄉村的各種優越性和純潔性,有利植入鄉村振興戰略理念,快速穩妥高效完成這一時代交給中國人民的歷史大考,基層教育的優勢是明顯的,地位是特殊的。基層教育部門的師生們,應該為此感到榮幸和自豪。我們應當倍加珍惜這里歷史機遇,以高昂的戰斗精神,全力投入這一戰斗,并努力奪取最終的勝利,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不可否認,對于鄉村振興,農村的一些方面還是極其被動的,譬如生產力落后,內生動力缺缺,鄉村普遍是文化素質低,以及各種舊思想和落后觀念的影響和制約,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阻力和困難。作為基層教育工作者,我們有堅強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有全國人民的眾志成城,有和平盛世的歷史機遇,我們就有理由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全面振興,必將早日高效實現。
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則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需要長短結合、分步推進、穩扎穩打、久久為功。如何處理好二者關系?習近平同志指出,要把脫貧攻堅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起來。這是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創新。只有聚焦深度貧困地區、打好脫貧攻堅戰,才能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只有實現鄉村振興,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當前,打好脫貧攻堅戰,關鍵是打好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戰,攻克貧困人口集中的鄉村。近年來,我們瞄準特定貧困群眾精準幫扶,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激發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脫貧攻堅的成果必將不斷得到鞏固和拓展,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