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華
摘要:現階段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大多停留在問題結論的探討和分析,缺乏學生自主意識和創新的培養。培養創新思維應重視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包括分析問題的角度和問題處理方法的多樣性。隨著新課改的發展和推進,高中課程的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高中化學課程應該讓學生成為主角,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供平臺。
關鍵詞:實驗教學;創新思維;高中化學;培養方式
高中階段的學習是學生學習生涯比較重要的時期,具有課程多和課業任務重的特點。雖然化學是高中教學的基礎課程,但其知識結構多與實驗探究相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化學實驗教學活動的開展能調節緊張的學習節奏,同時有效提高學習的積極性,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開設實驗教學不但能引導學生在實踐中觀察和探討所學的知識,還能將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培養創新思維和能力。創新能力是人類成長和社會發展的動力,能促進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因此培養人類的創新能力可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一、演示實驗的教學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興趣是校園學習最好的老師,面對好奇心極強的高中生,提高其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必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化學實驗演示教學活動不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化學課程的趣味性,還能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提高學習感悟。
教師雖然是課堂的管理者,但更應該學會將課堂的主動性還給學生,協助學生完成課堂活動。學生只有積極參與實驗演示活動,才能真正提高學習意識。演示實驗教學是高中化學課程的亮點,能將理論知識生動形象的呈現給學生,深入學習化學知識。教師應該在演示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鼓勵學生通過討論的形式解決問題,以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實驗教學的互動有助于學生形象地理解化學基礎知識,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活躍課堂氣氛。與形式單一的傳統課堂教學相比,高中實行演示教學活動明顯更利于提升學習興趣,而其教學效果也是顯著可見的。
二、重視實驗探究活動的探索引導特質
高中化學實驗一般有兩種形式,分別為驗證性實驗和探索性實驗,但這兩種形式有著本質區別。驗證性實驗是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理解基礎知識,主要針對知識理解的精確性,屬于被動接收型的學習方式。探索性實驗主要讓學生通過模擬實驗確定實驗過程和探索處理問題的方法,是主動與被動學習相結合的形式。探索性實驗能引導學生追尋科學家的腳步,虛心地接受實驗過程的各種可能,深入理解化學的試驗性。探索性實驗還能開發學生的潛力,完成未知的挑戰,創造更多可能性。討論探究活動有助于學生理解科學家的思維過程以及辯證認識事物的發展,同時能彌補以往教學形式的不足,對學生學習起正面積極的影響。
三、學生在操作中提升自己的創新實踐能力
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需要扎實的知識基礎和豐富的知識結構,這也是高中教學活動必不可少的環節。理論學習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學習方式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手腦功調性,更正實驗探究過程的失誤,踏踏實實地進步。
創新不應僅僅只是口號,更應該融入到師生教學的互動過程中,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教師應重視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創新者提供開發創造的平臺,讓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海洋。因此,教師需要結合課本內容組織實踐課程,積極改進單調的教學模式,全面開發學生的可塑性。教師還應不斷完善化學實驗教學的實驗條件,盡量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學生還能根據所學的知識親身試驗操作,研究實驗步驟,共同剖析實驗結果,不斷拓展其綜合能力。實驗操作注重理論知識的靈活運用,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學會主動學習基礎知識和提升自身的創新實踐技能。
四、擴展實驗探究空間,創造化學教學的無限可能
課外活動能將課本的知識與日常生活巧妙地結合,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尋找實際生活和教學內容的相似點,設定特殊環境及特定問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求知欲和知識運用的靈活性。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融合生活經驗和常識,設計符合生活實際的各種小實驗,促使學生反思身邊事物與所學化學基礎知識的聯系。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教師還可以多開展與化學知識相關的活動,如:化學知識競賽、化學小達人和實踐小能手等。一方面實驗活動能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思維的碰撞和操作的實踐能讓學生深刻感受化學的魅力。化學知識的實踐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學生只有學會運用化學的理論公式才能正確認識到包括污漬清潔等生活化學的小細節。學生如果想感受化學實踐的意義和化學應用的價值,就必須拓展實驗探究空間,提升個人的思想格局。
五、鼓勵學生開展實驗設計,全面提升學生的創造力
開展多樣化的探究活動是學生培養恒心與毅力必不可少的途徑,也是創新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教師需要設計一些與實踐探究相關的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實驗設計,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提高其實踐能力。化學實驗的基礎是實驗技能和方法,這也是學生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必需掌握的實踐操作技能。學生想要提高化學問題的處理能力,就必需逐步提高實驗難度或增加實驗頻率。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驗活動設計,適當采用學生自主設計的實驗進行教學,以提高學生創新的自信和能力。教師還可以嘗試讓部分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協助學生改良課本的實驗和制作實驗所需的教具。這樣的實踐不但能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能改變學生的定式思維,發展創造性思維。教師應當是學生實施實驗活動的督導者,學會放手讓學生自行處理實驗后留下的物品或費品。這樣既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還能讓學生切身感受環境保護與化學知識息息相關。化學老師實施實驗教學所采用的手段都應積極引導學生探索未知的領域,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
六、結語
化學教學需要與實際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不僅僅是化學實驗的教學者,更應該是實驗教學的創新者和參與者。化學教師應當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實驗探究活動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創新能力。實驗設計的開展和實驗探究空間的擴展都能將化學融入學生的校園生活,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順利完成新課改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黃曉華.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研究[J].文理導航,2017(29):11.
[2]陳福天.淺析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啟發[J].當代教研論叢,2017(6):12.
[3]邱志剛.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6,27(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