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彩霞
摘 要: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數與式的內容貫穿了整個教學過程,同時,數與式的教學內容還是數學學習的基礎,更是中考數學試卷必考的內容,很多中考題的解答都會用到它們。因此,教師在教授中學數學“數與式”的內容時,必須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牢固掌握相應的知識,并能熟練地應用到解題當中。本文現就探究中學數學“數與式”高效課堂教學的方法,以供相關教師參考。
關鍵詞:中學數學 數與式 高效課堂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2-0062-02
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成為新課改中重要的話題,也是教師亟待解決的重要議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數與式的教學內容是數學學習的基礎,貫穿于教學的始終,對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和價值。要想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在教授學生“數與式”的內容時,就必須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淺談中學數學數與式高效課堂教學構建的方法。
1.數與式教學內容簡述
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數與式的主要內容主要如下圖所示:
2.中學數學數與式高效課堂教學構建的方法
(1)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初中數學數與式的教學中,教師要想構建高校的課堂教學,首先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只有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他們主動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活動當中。而要想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將過去的“教師中心”轉變為“學生中心”,為學生營造出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這樣才能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靈活運用有效教學方法
在初中數與式的教學中,教師要想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還必須靈活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
第一,情境教學法。當前,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輔助設備已經廣泛應用到教學當中。多媒體設備融聲音、色彩、圖片、視頻和音頻于一體,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能簡化數學知識學習的難度,為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授“實數的有關概念”時,教師就可以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然后,教師在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學習材料,引導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材料,在教學情境中進行感知、甄別、提煉和概括。經過學生的感知和區別,他們就很輕松地提煉、概括出實數的特征,從而自主構建相應的數學概念,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第二,采用合作學習法。合作學習是新課標指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也是通過實踐證明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們因為種種內外因素的影響,他們對數學知識掌握的程度具有較大的差異性,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水平及學習潛能,科學地劃分學習小組,引導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開展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模式。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通過有效的指導,引導學生通過交流探討、互幫互助,促使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合作學習中收獲相應的知識,獲得一定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實數的運算的知識時,有的學生無法掌握比較實數大小的方法,無法準確地進行實數的運算。通過采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交流探討,彼此啟發、彼此幫助,在群策群力下,每一個學生都能掌握比較實數大小的方法,準確地進行實數的計算。
除了情境教學法和合作學習法以外,教師還可以采用互動式教學法、分層式教學法以及問題引導式教學法等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本文因為篇幅的原因,就不一一闡述了。
(3)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在新課改背景下,新課標明確指出:構建多元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能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一般都是結果性的評價,這種評價方式較為單一,不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因此,教師要想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就必須轉變過去的評價方式,構建綜合性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例如,當學生回答問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都是教師評價的內容,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這些環節的表現進行積極的評價,同時引導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最后再根據學生學習的結果進行評價,這樣一來,教師就能構建起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并通過這種多元的評價方式,促使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進而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數與式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礎,同時也貫穿于數學學習的始終,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和價值。因此,教師在教授數與式的內容時,應為學生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靈活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并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這樣才能實現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伍銀平.“數與式”的考點分析[J].初中生世界,2018(z3):40-41
[2]湯忠凱.數式通性 例題延展[J].初中生世界,2018(z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