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斌
【摘要】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圍繞地理結構不良問題實施探究性教學策略,既能鍛煉學生答疑能力,又能打造高效地理課堂。本文在理論介紹、意義分析的基礎上,針對探究性教學策略在地理結構不良問題中的運用展開探究,旨在鍛煉高中生實踐操作能力,切實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地理;結構不良問題;探究性教學;教學策略
如今,高中地理教學策略與時俱進的創新,既符合新課程改革需要,又能優化地理教學質量。基于地理結構不良問題靈活運用探究性教學策略,能夠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目的,這對高中生學以致用能力培養、地理學科素養強化有重要意義。
一、結構不良問題基本介紹
所謂結構不良問題,指的是緊密聯系真實情景的課堂問題,不同于純學科知識問題。學生思考、回答結構不良問題,能夠鍛煉學科實踐能力,進而為現實問題處理提供可靠支持。問題空間明確與否,這是劃分問題類型的基本依據,本文介紹的結構不良問題,指的是初始、過程、目標三種狀態不夠明確的問題。結構不良問題的特征為:不確定性、情境聯系性、觀點多樣性等。
二、高中地理結構不良問題設計的意義
1.激發學習熱情。高中地理課堂中,利用結構不良問題與現實生活的關聯性、解答方法多樣性來激發高中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參與探究活動。例如,講解《行星地球》知識點后,圍繞“月球基地該是什么樣子”這一問題組織探究活動,教師引導學生想象月球基地的外部輪廓,以及基地構建的必要條件,并鼓勵學生運用已掌握的知識點制訂方案。高中生分析地理結構不良問題時,能夠充分發揮想象空間,并主動搜集相關資料,以便為問題答案提供多種可能性。
2.培養思維品質。高中地理學科教學,以培養學生創造性、系統性地理思維為基本目的,使學生在地理思維品質的引導下準確解答地理問題,進而為生活實踐提供可靠幫助。例如,講解《區域農業發展——以我國東北地區為例》知識點時,學生大致了解影響東北大米生長的條件,通過閱讀課外資料可知,江南被稱為“魚米之鄉”,地理教師針對這一現象進行提問:“東北大米在南方熱銷的原因是什么?”“東北大米熱銷與東北氣候存在某種聯系嗎?”學生思考地理結構不良問題時,從區域地理位置、要素關聯度等角度出發,既能拓展學生創新思維,又能強化學生地理思維品質。
3.鍛煉實踐能力。高中生運用所學地理知識指導生活實踐,既能鍛煉動手實踐能力,又能切實解決實際問題,使地理知識學習的意義全面彰顯,進而調動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動性。例如,學習《資源的跨區域調配──以我國西氣東輸為例》后,學生思考南水北調工程實踐方案,并收集南北方地質資料,借助所學原理進行知識歸納、知識推理,最終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實踐能力、豐富學生實踐經驗。
三、探究性教學策略在高中地理結構不良問題中的應用分析
探究性教學策略具有學習主動性、教學內容開放性、教學過程參與性、教學實踐性等特點,這與結構不良問題教學策略的實踐目的相契合。因此,設計高質量結構不良問題、實施結構不良問題課堂教學時,應掌握探究性教學策略應用方法,以此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并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意識、鍛煉學生探究能力。
1.用于創設教學情境。為減輕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負擔,教師通過情境創設集中學生注意力,使學生快速融入教學情境。例如,學習《大規模的海水運動》時,教師生動講解日本“北海道漁場”的形成,調動學生學習洋流知識的積極性,順勢講解洋流的定義、分類、性質、影響等內容。為激發學生探究意識,教師運用數形結合思想細致講解結構不良問題,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展示地圖不同區域洋流的運動形狀,引導學生探究南北半球洋流的運動形狀,學生探究可知:北半球呈“8”字形,南半球呈“0”字形。學生在頭腦中構建知識樹,在理解地理知識的基礎上運用知識回答地理問題,并解釋實際現象。足以見之,探究式教學法用于解答情境中結構不良問題,能使學生在動腦思考的基礎上探究問題答案。
2.用于設置課堂問題。地理課堂問題的適當設置,能夠營造濃厚的課堂氛圍,調動師生教與學的熱情,還能促進高中生探究意識培養、問題答疑能力鍛煉。例如,學習《地球上的水》,教師提出這樣的探究問題“:地球上水的呈現形態有哪些?“”水體間轉化關系是怎樣的?”這時學生聯想到蒸汽、冰川、河流等現象,并分析不同水體在溫度、濕度等影響因素作用下的變化,最終組間同學運用專業術語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用于組間討論。組間討論既是重要的學習方式,又是必備的交際能力。地理課堂中,教師提出結構不良問題,將學生分組,使組內學生通過合作交流來拓展地理思維、增強合作能力。例如,學習《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時,教師設計組間討論問題:“地球上水資源減少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在座的學生是節水宣傳者,會怎樣制作宣傳方案?方案實施環節會存在哪些阻力?又會取得怎樣的效果?”組內學生將課堂問題具體化,通過實踐調查、實地宣傳來為水資源保護工作助力,這既能豐富學生的地理學習體驗,又能全方面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品質。由此可見,地理結構不良問題有效設置,能夠實現打造高效地理課堂、提高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的教學目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應用探究式教學法處理地理結構不良問題,既能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又能真正鍛煉高中生地理思維,最終優化地理教學質量。結構不良問題設計的過程中,地理教師應樹立全局意識,并緊密聯系地理教材與生活實際,以便為探究式教學法的運用奠定良好基礎,以此提高探究式教學法的有效性,取得高中地理教學的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名揚.高中地理探究性活動教學設計策略探討[J].中學教學參考,2018(25).
(責任編輯?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