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芬
摘要:現階段,科學技術與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傳統紙媒受到了極大的沖擊。針對此,紙媒要轉變以往的經營模式,創新發展策略,其中深度報道就是一個有效途徑。本文分析了紙媒開展深度報道的必要性,助力于紙媒深度報道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紙媒;深度報道;必要性
(一)深入報道鞏固紙媒發展的有效途徑
在新媒體發展之前,紙媒的競爭對手主要是電視媒體,但是隨著互聯網、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紙媒受到的沖擊越來越大,受到的挑戰也越來越多。新媒體所具有的優勢是傳統紙媒所不具備的,而傳統紙媒所具有的優勢同樣是新媒體不具備的。但現階段,紙媒在傳媒市場所占據的比例呈現越來越少的趨勢。而新媒體在深入報道與制作方面又不如傳統紙媒,這也就表明傳統紙媒仍有一定的發展資本。紙媒面對新媒體的挑戰,想要得到長久持續的發展,必須要抓住信息精加工這一環節,主要對策如下:多發表一些新媒體和電視媒體容易忽略以及可以進行深入挖掘、報道的新聞;加強對新聞信息的解讀與深化,加深信息的深度與廣度。
(二)符合讀者的需求
在新時代,支持紙媒發展的經濟來源很大一部分是廣告招商。而廣告商在紙媒上投放多大力度的廣告同樣取決于紙媒消費者的多少,紙媒的受眾越多,那么廣告的投放力度就越大。因此,紙媒在對新聞信息進行報道的時候,必須根據受眾的實際需求選擇新聞信息,要按照受眾需求進行相關的新聞報道。現代人群生活節奏快,壓力大,時間碎片化,他們所獲取的信息多是從網絡上尋找,但是網絡上存在很多不正確的信息,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的正確價值觀的形成。為此,紙媒應立足受眾的閱讀需求,對相關新聞內容進行深加工,努力挖掘新聞背后的事實真相,給受眾帶來更多內容豐富的新聞作品,提高紙媒的公信力。
(一)深度報道體現新聞的深刻性
在最近幾年,隨著互聯網、新媒體、手機媒體的發展,傳統媒體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尤其是紙媒,在這種情況下,紙媒想要得到更好的發展,必須要進行深度報道。如《南方周末》,其所報道的內容主要是現階段社會的變化、新時代發展策略、重大思想、城鄉人們的生活、社會醫療保障等內容,與社會人群的日常生活有密切關聯。這些報道深受社會大眾的喜歡,并且新聞的深刻性也充分地體現了出來。
(二)深度報道體現新聞的思辨性
深度報道是一種特殊的報道形式,其與即時性新聞存在一定的區別,相較來說,深度報道不僅僅是對表象的報道,更重要地是對事件中實質性問題的反映。在對事件事實陳述的同時揭露事件發生的背景、原因、影響。它是在陳述新聞事實與事實本身的基礎上,著重反映存在的問題及未來的研究方向,并圍繞一個中心事件開展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和論證,從而引起受眾的情感共鳴,然后再深入思考。如《光明日報》,其根據當前社會受眾關注的熱點與焦點,深入解讀社會發生的重大事件,收獲了良好的社會口碑。
公信力是衡量媒體信譽度、權威性的標尺。媒體是否具有較強的公信力在極大程度上決定其是否具有較大的輿論影響力。在當前新時代,傳統媒體想要得到更好的發展,最重要地就是要以主體業務為關鍵,占領更大比例的市場,吸引更多的受眾,進而更好地將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在傳媒行業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實現長久、穩定發展。
傳統報紙媒體想要提高自身的公信力,一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開展深度報道。同時,深度報道也是提高報紙記者知名度與公信力的一個有效手段。在開展深度報道的時候,必須要保證所報道事件的客觀性、準確性以及真實性,這也是新聞的“生命”。另外,深度報道之所以能夠提高報紙媒體的公信力,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相較于常規新聞報道,能夠更深度地挖掘新聞事件,將事件的本質呈現出來,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與相關建議,從而產生較大的影響力,最終提高新聞的公信力。
綜上所述,在未來幾十年的發展中,紙媒受到新媒體的沖擊會更大。紙媒要敢于在夾縫中覓得生機,積極開展深度報道,不斷創新和改進采編模式和理念,這是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必然選擇和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