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夢麗
摘 要:建筑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中國經濟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建筑業當然也需要有更高的財務管理水平與之相匹配,以整合硬件軟件資源,走精細化管理道路才能更好地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和效果。本文對建筑企業財務管理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究解決問題的途徑和對策。
關鍵詞:建筑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
一、建筑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及其財務管理的重要性
我國建筑業增加值增長率一直高于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和工業增加值增長率,建筑業也會帶動相關產業經濟的增長,經濟的高速增長的同時也暴露一些問題,如果所有的問題不能及時治療解決就會郁郁成結留下無窮禍患,特別是現在處于改革發展階段,“營改增”在建筑行業全面實施,企業的實際稅負變動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直接相關,從而亟須財務人員有更高、更強的專業素質和職業技能,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才能見招拆招,讓企業在改革發展中處于不敗之地!
二、目前建筑業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和健全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度是一個企業想要持續發展的立足之本,企業生存的目的就是盈利,而盈利除了有適銷對路的產品、強大的營銷還有科學的財務管理才能讓企業的利潤最大化。不管是圉企、民企還是外企,可以說目前大多數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問題。國有企業是財務管理制度多,但是執行力度不夠或者是受體制影響無法有效率的貫徹執行,各職能部門互相推諉,一件簡單的事情做起來要多部門簽字審批,最終本末倒置耽誤了做事情的最佳時問,沒有抓住瞬息即逝的市場競爭機會;民營企業有一部分就沒有財務管理制度,有些企業就是“一言堂”,老板說什么財務就怎么做,或者說就算是有財務管理制度也沒法執行,就像聾子的耳朵——擺設。外資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相對比較規范,外國人的理念就是制度管人,但是財務管理也過于比較死板,不會適應中國的國情,也有些水土不服。
(二)內部控制制度缺乏,沒有行而有效的財務監督機制
內部控制制度是單位內部建立的使各項業務活動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措施、方法和規程,是現代化企業管理的產物。內部控制可以說滲透于一個單位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只要單位內存在經營活動和經營管理的環節,就需要有相應的內部控制。
(三)財務管理意識淡薄,財務工作重核算輕管理現在有些工程單位的財務做的主要事情就是搞財務核算,天天兢兢業業填制憑證、過賬、生成報表,有時候一套賬翻來覆去重復折騰若干遍才會罷休,還有的單位財務按照老板要求搞兩套賬,一本內賬用于股東算賬,一本外賬用于應付工商稅務等職能部門,心思全用在歪門邪道上面,沒有真正在財務管理上面下功夫,財務管理手段還停留在最基礎、最原始的階段。
(四)項目成本管控不足,經濟效益低下
企業盈利無非就是增收節支,在收入規模一定的情況下,成本管理就很重要了,這也是企業盈利的關鍵點之一,建筑企業項目成本管理復雜,除了砂、石、磚、水泥、鋼材等繁多的原材料和人工外,還要根據國家稅收政策的調整,考慮是采用甲供材,還是一般計稅,分包是采用專業分包還是僅僅勞務分包,材料大量進貨會不會造成資金積壓,小批量進貨會不會存在漲價的風險造成進貨成本劇增,這些都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有的項目經理沒有成本管理意識,只知道苦干蠻干,結果吃力不討好,本來可以賺錢的項目,由于事先沒有對成本全面測算規劃和統籌,反而會降低盈利水平,甚至發生虧損。
(五)財務人員業務能力有待提高,風險意識有待加強
一個單位財務工作做得好壞雖受很多因素影響,如領導重視程度、各部門人員的配合、外部經營環境,但是最終還是受單位財務人員業務能力影響,所以財務人員沒有一個過硬的專業水平是無法應對目前國家“營改增”等相關稅收及法規政策的,特別現在這個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信息共享時代,讓很多違法行為都無所遁形,國家對各項法規都進行及時修訂,風險管控增強,還有些工程會計自身業務能力有限,義不學習提高,在老板授意下對沒有真實交易的公司虛開發票,殊不知這樣任意妄為就會面臨著無窮的悔恨。
三、加強建筑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措施
(一)健全適合單位實際情況的財務管理制度
建立一個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不是一個部門的事情,要領導高度重視,還要各部門對制度分別提出改進意見,財務負責人深入工程項目部所在地實地考察,制定理論聯系實際情況的實物資產的管理制度,并且要對制度邊執行,邊測試,邊落實,不斷完善和改進,同時制度也不要太過籠統,要重執行必須要盡量細化,這樣才能走精細化管理的道路。
(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設立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
單位要健全和強化內部組織機構,其核心問題是合理的職責分工。在日常經營中,每項經濟業務全過程的某幾個重要環節都規定要由兩個部門或兩個以上部門、兩名或兩名以上工作人員分工負責,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要靠互相牽制的制度來監督管理,也可以成立專門監督管理機構來定期檢查和不定期的抽查,進行打分考核與績效相掛鉤才能起到作用。
(三)強化財務管理觀念,運用科學手段進行財務管理
要強化財務管理觀念不僅是財務人員,還要對領導及工程管理人員從上至下的灌輸,全面梳理工作流程,加強關鍵崗位能力(比如總賬,合并報表等等),現今社會高速發展,在全球人工智能時代來臨之際,一個機器人相當于2~5個專業會計,724小時工作,而且IOO%正確率,傳統財務人員如果不向管理會計轉型,就會面臨失業的危險。
(四)對成本進行嚴格管控,合理控制成本,優化資源配置
設立專門的成本管理部門,要形成一套成本管理體系,在承接業務時候就要進行目標成本的全面測算,該項目是否能盈利,采用什么方式能實現利潤最大化,充分考慮工程施工過程可能影響成本的各項因素,制定出詳盡的工程預算,還要在工程實施過程中根據工程進展情況不斷調整。比如鋼材、水泥要觀察一段時間的價格走勢,判斷進貨的時點,還有進貨的數量、運輸費用、倉儲成本高低、自然環境對工期的影響,考慮是自己購入還是外包給其他單位,這都需要項目經理有豐富的項目管理經驗。還要經常總結經驗,大家群策群力商量解決,盡量把成本控制在可控范圍內,優化主材、人工等構成比例,合理進行稅收策劃,最大限度走精細化成本管理的道路。成本管理部門還要建立一個監督機制,對成本執行過程中的異常變動進行監督管理,分析原因找出問題實質,避免出現類似問題。
(五)加強財務人員專業素質培訓,建立一個強大的財務隊伍
單位要重視財務人員業務能力的培養,提高財務人員的地位,可以組織業務骨干到同行業做得好的上市公司去學習,也可以請財稅專家到單位開展專題講座,比如“營改增”專業知識講座,還有稅收策劃方面的知識,擴寬眼界提高認識,還可以單位內部舉辦財務知識競賽,既增長知識,義培養了團隊協調能力,而且對做出特殊貢獻的財務人員要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方面的獎勵,根據不同的職位給予不同的獎勵。
四、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企業施工時間長、難度大、工地環境復雜,財務管理工作要和實際相結合,滲透到工程各個環節,所以不僅要有比較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為基礎,相互制約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職責分工,還要有單位自上而下的財務管理理念相配合,更要有引入先進的財務管理經驗和方法對成本進行嚴格管控,有專門的監督機構進行監督管理,最后對財務管理的執行者因地制宜地進行能力培養,讓財務人員由核算向管理轉型,盡早與國際接軌!
參考文獻:
[1]張亞亮.關于我國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研究[J].財會研究,2018(27):77-78.
[2]劉彥.建筑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學習,2018( 25):128-129.
[3]王軍輝.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方法與實務[M].北京:市場出版社中國.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