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定霞
【摘要】如果一個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那么這個學生就對此內容不斷進行深入的探討和思考,就易于掌握其中的知識和道理。初中歷史也一樣,需要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此,我有一些有效的措施,寫出來與大家交流,共同進步。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興趣
一、重視課堂導入的激趣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們要特別注意初中歷史課的導入,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學情,創設合適的課堂導入,為課堂教學鋪墊,為教學活動引路。例如,可以用單刀直入的方法進行講解,也可以從講學生感興趣的歷史故事開始,還可以通過播放多媒體視頻、音樂、圖片等進行導入。不管采用何種方式方法導入課堂,我們一定要注意吸引學生的眼球,抓住學生的思維和心理,讓他們對課堂教學內容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讓學生參與活動
我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歷史事件、人物豐富多彩,但我們不能只是自己去講解,也不能一味地讓學生去讀書。因為這樣會使學生失去對歷史的興趣。所以,我們在進行歷史課堂教學時,要創設一個個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通過活動的開展體驗到或觸摸到歷史當時的情境,感受當時的歷史場景、人物心態、事物演變等,深刻理解歷史發展演變的規律。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使學生記憶深刻,易于理解,還能使學生感悟歷史的滄桑變遷,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
三、要聯系實際
歷史浩如煙海,可歸納起來,無非是人、物、事按人類發展的客觀規律來演變。沿著這樣的思路,教學時要盡量把歷史事件與我們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與學生熟悉的人、事、物結合起來,以此來理解當時的人、事、物的發展演變,并與之進行比較,發現其異同,尋找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充分挖掘學習人文歷史的深刻意義,激發學生更加勤奮學習,為自己美好的將來打好基礎。
四、借助思維導圖
由于歷史的繁雜,我們要深入研究教學內容,對教學內容進行加工整理,認真梳理各知識點,理清其脈絡。講解時用清晰的板書脈絡來進行教學引導,用合理的思維導圖來理清知識脈絡與思路。通過這些思維導圖,使學生更好地抓住歷史的層級關系。同時,要教會學生根據課本內容和相關資料繪制自己的思維導圖,通過繪制幫助學生進行有效地記憶和學習,加深學習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五、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
在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廣泛,歷史課堂教學也一樣,可以有效利用多媒體集聲音、圖像、場景于一體的便利和高效,很好地為歷史課堂教學服務。例如,在學習“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時,可以用多媒體課件很直觀地展示絲綢之路的路線地圖,通過視頻影像資料來展示絲綢之路的貿易特點,使學生直觀地感受當時的各種貿易情境,理解當時的貿易對經濟文化的繁榮所起的重要意義,增加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六、使知識問題化
歷史事件具有一定的因果關系,有一定的發展線索。所以,在引導學生學習歷史時,通過提出一個個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歷史的學習和思考,使學生能夠抓住這些內容的主要線索,主動積極地去探索、學習,完善學生的學習思維,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總之,我們要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使學生借助歷史事件來進行有效的思考,用各種活動的創設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歷史想象能力,用多媒體等設備來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完善學生的思維意識,提高歷史教學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王楓.中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培養策略研究[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2014.
(責任編輯?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