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韜偉
摘要:應急救援體系的建立對我國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構建應急救援體系可以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傷,從而保證社會和諧發展。因此構建并不斷完善應急救援體系對我國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新時代;應急救援;救援體系
應急管理工作對國家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應急管理可以減少自然災害和事故災害對我國帶來的損傷,從而對我國國民的生命安全進行保障。目前我國的安全需求逐年增長,傳統的應急管理工作已經無法滿足,因此對新時代國家綜合應急救援體系進行構建,成為了目前國家面臨的巨大挑戰。
一、應急管理工作現狀概述
我國每年因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及公共衛生事件等相關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數較多,給國家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隨著人民群眾對公共安全需求的日漸增長,以及新時代下致災因子的廣泛出現,災害出現的概率越來越大。如何對安全事故進行管理成為了我國目前面臨著的巨大挑戰。
2018年4月16日我國應急管理部正式掛牌對外履行職責。應急管理部的出現是我國發展過程中的必要需求,對保障我國國民的人身安全,保證我國的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應急管理部尚未制定相應的應急管理方案,需要重點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優化整合我國的應急資源,從而對突發事件進行最優化的解決,減少災害對我國帶來的損失,從而保證國家的和諧發展。在此背景下,相關人員應對多方進行聯合,通過多方的合作,對應急管理體系進行優化,從而促進各個地區的應急管理能力的提升,解決當前存在的應急管理問題。
二、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現狀
(一)專業救援隊伍的綜合性骨干力量不明確
應急管理部的出現使我國各個地區對專業救援隊伍進行了構建,但各個地區專業救援隊伍并不能對綜合性進行提升。由于專業救援隊伍分屬于不同的部門,在自然災害處置過程中,進行有效合作較為困難,從而出現了救援任務較單一的現象,無法降低災害帶來的損失,所以這種單災應急模式的出現不利于我國的和諧發展。此外,在救援過程中還可能出現臨時組建救援隊伍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為專業救援隊伍內的骨干力量不足,在救援過程中難免出現救援人員缺少,需要幫助的現象。但臨時組建的救援隊伍不具有專業救援素養,在救援過程中不能嚴格按照救援規范進行,對救援的有效性不能保證。
(二)應急救援體系的協同不順暢
通過我國多年對應急救援管理體系的研究,建立了應急救援指揮構架,但在應急行政管理體制中,存在人員不足、設置分散以及職能單一等問題,這些問題使我國應急協調機構出現了散雜的現象,導致應急職能邊界不明,相關人員不能對應急任務進行及時指揮,且應急環節較多,在發生自然災害的過程中不能及時進行救援,從而無法有效降低損失。在不能明確職責的背景下,無法對應急管理的各個部門進行協調,不能實現信息的共享,難以進行各個部門的協同作戰,從而對應急救援能力的提升不能起到促進作用。此外,我國還存在著應急求助號碼不統一的現象,這種不統一現象導致群眾在報警過程中出現了不便利的情況,使群眾的人身安全不能得到保障。
三、對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的思考
(一)建設一體化應急救援體系
目前我國應急救援體系中出現的重要問題是管理職責不能確定,無法對應急救援進行及時管理。因此可以將碎片化的應急救援體系轉變為一體化應急救援,實現一類事項由同一個部門統一負責的原則,從而有利于明確應急救援責任。應急體系的優化可以通過對其他國家的研究和借鑒,對其他國家的應急管理機構進行分析進行。通過借鑒他國的經驗,對我國的應急救援體系進行優化,從而促進應急救援的有效性。對我國的應急救援體系進行優化,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在國家層面對相應的應急管理職責進行分類。2.建立應急管理委員會,對應急救援進行及時協調,通過跨行業、跨部門的協調對應急救援的及時性進行保證。3.針對最高行政長官建立綜合應急指揮部,對自然災害進行整合分析,對應急突發事件統一管理。
(二)推進相關應急法制的建設
我國是法治國家,救援人員在履行相關應急救援職責時,應做到有法可依,因此需要對應急管理進行立法,從而保證應急管理的規范化,促進應急救援的有效性。健全應急法治需要對我國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對《突發事件應對法》進行修訂,從而保證應急管理部門對應急行政權力的實施,促進應急救援的及時性。同時,在對應急救援相關條例進行制定時,一定要重視緊急權利和公民權利的平衡性,在保證緊急權力進行的過程中,將公民合法權利的損害降低,并對其進行嚴格的明確。在法律基礎上明確相應的實施救援和職責范圍,從而避免出現應急救援職責范圍不明的現象,保證應急救援資源的合理使用,避免出現應急救援資源的浪費。
(三)推動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的轉變
目前,我國的應急救援隊伍出現了救援任務單一的現象,但在實際救援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多種救援任務的情況,任務單一的應急救援隊伍可能無法完成應急任務。因此我國需要對相應的專業應急隊伍進行整理和整合,建立綜合性專業應急隊伍,從而促進相關事故的救援。在建立綜合性救援隊伍時,應對救援隊伍的綜合性進行加強,從而完成多種災種的救援任務。
此外,在保證救援任務協同性的同時還應對救援任務進行分類處理,通過統一指揮的方式,對救援任務的有效性進行保障,從而減少災害對我國的損失,促進救援任務的進行。同時還應增強救援隊伍的專業性,將專業性落實到救援隊伍的每個崗位,加強救援隊伍內人員的專業化培訓,并對救援隊伍內成員進行實戰演習,從而提高應急救援隊伍的能力。此外還應對救援隊伍的職業化進行保障,通過提高應急救援隊伍成員的待遇,增強應急救援隊伍的職業榮譽。
(四)對應急資源進行整合
在對應急資源進行整合時,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進行平臺整合。通過我國一體化應急指揮平臺的建設,實現應急信息資源的共享,從而對應急救援的有效性進行提升。此外,還應對社會服務號碼進行統一設定,從而對群眾的呼叫進行集中處理,對應急力量進行統一調配。第二,進行信息整合。通過信息化的方式,對自然災害進行預測,從而提高應急能力。同時可以建設應急情報體系,保證在信息網絡不能使用的情況下,也能對相應的信息進行收集和傳輸,從而促進應急救援的效果。第三,進行區域整合。通過建立城鄉聯動機制,提高城鄉應急防御能力。
四、結語
綜合應急救援體系的出現,可以為我國應急救援事業指引方向,從而提升應急救援的效果,保障我國國民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促進國家的和諧發展。因此,我國應推動綜合應急救援體系的完善,從而提高應急管理能力,打造良好、安全環境,以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參考文獻:
弓順芳.強化消防力量 完善中國特色應急救援體系研究[J].中國公共安全(學術版),2019(01).
魏捍東,楊千紅.新時代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使命與擔當[J].中國消防,2019(01).
蘭臻.構建新時代國家綜合應急救援體系的思考[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