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鈺
摘要: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走可持續發展路線是今后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隨著國民經濟取得飛躍發展,人類從遮風擋雨的居住要求逐漸升級為低碳環保舒適健康的居住要求。建筑行業作為現階段中國經濟的支柱行業之一,其設計理念應滿足市場需求。為了給人們提供健康、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綠色建筑設計應運而生。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能夠有效改善傳統建筑高污染、高耗能、高投資的弊端,達到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目的。所以,綠色建筑設計能夠確保實現保護生態環境的目標,也能夠充分滿足現代化居民的居住要求。
關鍵詞:建筑設計;綠色建筑;理念;應用
一、綠色建筑概念
綠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宜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當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國,因此,發展綠色建筑對于中國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當前,國內節能建筑能耗水平基本上與1995年的德國水平相差無幾,我國在低能耗建筑標準規范上尚未完善,國內綠色建筑設計水平還處于比較低的水平。另外,不管是施工工藝水平,還是產后材料性能,都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同時,低能耗建筑與綠色建筑的需求沒有明確的規定標準,部件質量難以保證。
伴隨著綠色建筑的社會關注度不斷提升,可預見,在不久將來綠色建筑必將成為常態建筑,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給出的綠色建筑定義,可以理解綠色建筑為一定要表現在建筑全壽命周期內的所有時段,包括建筑規劃設計、材料生產加工、材料運輸和保存、建筑施工安裝、建筑運營、建筑荒廢處理與利用,每一環節都需要滿足資源節約的原則,同時綠色建筑必須是環境友好型建筑,不僅要考慮到居住者的健康問題和實用需求,還必須和自然和諧相處。
二、綠色建筑設計的原則
綠色建筑設計應秉承“綠色環保、經濟適用”的主線原則。應該確保居住著的健康,所以,對空氣質量、熱環境和噪音等都有較高要求。其主要設計原則包括:(1)健康性:確保人的健康,對一切損害人體健康的指標都應該做好監測,并在建筑設計中付諸實踐。(2)低耗能;降低對建筑材料本身的能源消耗。做好節能設計達到最佳節能效果。(3)實用性;我國人口資源龐大,但人均使用面積短缺。在綠色建筑設計中應保證實用性,充分考慮資源的合理利用。(4)環保性:綠色建筑設計中應降低對環境的負荷,注重減輕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最大限度避免建筑過程或使用過程的垃圾、污水以及氣體對環境造成的傷害。(5)耐久性:在綠色建筑設計中選擇耐久性的建筑材料,充分延長建筑本身的使用壽命,最大限度節約對資源的浪費。(6)經濟性: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行業。大部分人認為綠色建筑的投資要比普通建筑高,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推廣出現瓶頸。大大降低綠色建筑的建造費用,在取得經濟和社會雙重效益的前提下,綠色建筑能夠充分保證經濟性原則。
三、在綠色建筑中采取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有效策略
(一)要盡量采取自然資源,比如說自然光、自然風
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時,為了保證舒適度以及綠色節能環保的性特征,應該盡量選擇自然通風和采光,避免出現這樣的現象,通過對自然資源進行有效的利用,提高建筑設計的環保性,比如要盡量的選擇自然通風口,并且能夠保證陽光的照射。通過采取這種自然的采光,能夠提高室內的照明效果,也保障了綠色建筑設計的低能耗性。
(二)要進行完整科學的綠色設計
在推進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應用的過程當中,要對整個建筑設計進行完整的設計,既要保證可持續發展,也能夠保證建筑設計的各個環節都不違背綠色的理念,最終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真正的保護我國的生態環境,降低對能源和資源的消耗,最終也能夠降低建筑設計的成本,因此在建筑設計時必須要在滿足人們生活需求的同時,推進綠色環保的設計理念,堅持對整個建筑進行綠色設計,有效的降低整個施工所需投入的成本。
(三)要對建筑物進行科學的選址以及現場的設計
對建筑工程進行選址是整個建筑工作的重要環節之一,在通常情況下,在對施工工程進行選址時,要格外注重用戶的舒適度,并且要將其作為建筑工程項目選址的條件。與此同時,也要確保綠色建筑設計的效果能夠凸顯出來,因此,在進行該工程選址時,必須對建筑地區周圍的環境提前做一個調查,然后進行全面的分析,以此為基礎來更好地將綠色環保理念融入設計當中,并且也要充分考慮建筑周圍的綠化程度。在進行選址過程當中,相關工作人員也要對該地區的地質條件、氣候溫度等各方面進行全面的了解與掌握,只有了解當地的人文、氣候等各方面的相關知識,才能更好地將綠色建筑設計融入施工過程當中。此外,要加大對施工方案可行性的分析力度,只有確保施工建筑的朝向高度,與現場選址的光照、風向等自然條件相適應,才能夠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與能源,最大限度地將對能源的浪費降到最低,實現綠色建筑節能環保的特性。
(四)要注重選擇各種環保的建筑材料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國策,因此在進行建筑設計時應該充分的運用各種建筑環保材料,才能夠實現可循環和低消耗,雖然新型的環保材料價格相對不低,但是為了實現綠色發展,必須要選擇節能環保材料,才能夠真正的秉承綠色建筑設計的理念,實現建筑設計更加綠色環保的目標。在進行建筑設計時,為了充分的應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應該對自然光以及自然風進行有效利用,并且設立完整科學的綠色設計理念,要對建筑進行選址和現場的設計,保證選址的科學性,同時要加強對環保建筑材料的利用率減少。
(五)總體布局
綠色建筑設計的總體布局直接關系到建筑施工作業成本和后期的實際使用性能,唯有確保總體布局的科學合理,才可以實現對有限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促進土地利用率的提升。基于此在建筑設計時可以積極開拓建筑地下空間資源,讓地下建筑開發保持多元化、多梯度的發展形態。在開發利用建筑地下空間的過程中還需要充分考慮到對生態的保護,對地下空間予以可持續開發利用,設計出更加綠色生態的地下建筑空間。同時,在綠色建筑設計過程中,必須要確保建筑結構的合理性,對于建筑結構而言應盡量選擇規則造型,控制外墻面積,確保建筑層高和墻體厚度之間的合理性,充分發揮出建筑最終的使用性能,促進節能效果的提升。
三、結語:
綠色建筑的提出保證了人們日常生活與自然之間的平衡。在自己居住和生活的房屋運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能夠有效保證人們的健康和安全。而且未來的建筑設計與時俱進,不斷革新,能夠有效帶動全民接受綠色環保理念。綠色環保是發展方向,當前的建筑行業要明確發展路線,要以綠色環保理念作為指導,保障建筑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曉建.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運用分析及研究[J].江西建材,2017(05):20-21.
[2]梁佳馳.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J].工程技術研究,2016(05):118-119.
[3]李野.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整合應用探究[J].江西建材,2016(14):40+44.
[4]劉年臣.淺談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整合與應用[J].江西建材,2015(16):7+6.
[5]馮雅,高慶龍,鐘輝智.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優化與結合[J].南方建筑,2015(02):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