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懷民
摘要:在住宅建筑施工中框剪結構的應用具備了施工簡便、適用性強、性能良好等優勢,采用此種結構進行施工可以有效的提升工程施工質量及施工效益。在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的過程中對于其各項工序都應按照技術標準要求來進行作業,如在鋼筋綁扎、模板搭設、混凝土澆筑等過程中都需要嚴格的進行技術控制,以此來加強住宅建筑框剪結構的質量管理。本文通過具體工程案例,對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住宅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
框架剪力墻結構技術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建筑施工技術, 可有效提高建筑實際使用面積,具有堅固,抗重,耐壓,不易變形的優點,有助于提升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增加其負荷載重能力。而常規意義上來講,框架剪力墻結構技術是將框架與剪力墻相結合,構成一種復合式承重結構以提高承載力的技術,因此,加強住宅建筑施工中框架剪力墻施工技術的研究具有非常的現實意義。
一、工程案例
某建筑工程地上為12-16層,地下2層,建筑高度45.50m,建筑長度184.53m,建筑寬度17.0m,車庫為地下2層,首層配置底商,商品住宅位于2層及其以上,47131.63m2為其建筑面積。該工程屬于二類高層建筑,具有一級耐火等級。地下室底板、外墻都選取防水混凝土,外進行柔性防水設置,其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墻結構,鋼筋混凝土筏式基礎,600mm后期底板厚度,-8.90m為基底標高,-10.5m為基底最深位置標高。
二、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工藝
(一)施工準備
學習、會審設計圖紙,對圖紙內容全面了解及掌握,進一步規范工藝流程,對各項規范標準等進行全面審核,保證其與設計規定相符。在圖紙會審后,應做好技術交底工作。進行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的編制,組織工人進行,做好各項安全教育工作。
(二)測量施工
在水平控制網、高程控制網建立后,需復測既定的紅線樁、水準點,確定其符合設計要求后需保護好控制樁點,避免對其造成擾動,損壞。選取外控法測量軸線控制±0.000以下結構,且在基礎放線前對軸線控制樁點進行校對,隨后向墊層防水保護層放置控制線,嚴格按照主軸線將各個軸線、細部位置尺寸放出。
(三)土方施工
筏式基礎為本工程的基礎形式,-8.90m為基底標高,-10.5m為基底最深位置標高。因施工場地不大,無法嚴格按照放坡條件開挖基坑,為此可通過護坡樁進行支護,要求選取反鏟挖土機進行基坑挖土施工,運土機械一般選取自卸汽車。根據工程自身需求,可分2個階段開挖土方,第一階段可向-
1.5m位置開挖,當完成護樁作業后可實施下一階段施工,要求基底留置30cm,通過人工方式清理干凈基槽,同時也可利用人工方式對電梯井、集水坑進行挖土修整。將從東到西作為挖土順序,挖好基坑后,需進行釬探記錄及驗槽。
(四)防水施工
選取剛柔結合的方式作為地下室防水層,如S6抗滲混凝土作為剛性防水材料,SBS防水卷材(厚4mm)作為柔性防水材料。通過空鋪法進行SBS卷材防水層底板施工,外防內貼方式可用于地下室外墻施工。施工中應確保具有不濕潤、極為干燥的基層,要求在9%以下控制其含水率。卷材接縫位置、卷材與卷材之間應密切黏合。以企口縫進行墻體水平施工,止水鋼板則用于豎向施工縫。
(五)鋼筋施工
鋼筋進場需具備出廠合格證,相關人員需詳細檢查其外觀、材質等,確保其質量符合施工規定后即可使用。加工鋼筋前期,需將其表面的雜物如鐵銹、油漬等去除,按照下料單進行準確加工。加工鋼筋前,不允許將整根鋼筋任意切斷,彎曲鋼筋一般要選取機械冷彎,不允許選取氣焊烤彎。在施工現場專用位置放置加工后的鋼筋半成品,且做好標識。
選取直螺紋進行框架柱主筋連接,通過電渣壓力焊的方式進行暗柱主筋連接,其余位置以綁扎搭接方式為主。25d為I級鋼筋錨固長度、30d為其搭接長度,而35d為II級鋼筋錨固長度,則40d為其搭接長度。為避免位移現象出現于柱鋼筋內,在調整好主筋間距、位置后即可進行定位筋設置。需放線柱插筋位置,根據主筋定位施工位置進行設置,且在底板主筋上進行準確固定。為確保具有準確的墻體鋼筋位置,可將水平、豎向梯子鐵設置到墻內,以此對墻筋間距、網片間距進行有效控制。通過馬凳對頂板鋼筋上下網片間距進行合理控制,通過塑料墊塊控制鋼筋保護層厚度。
(六)模板施工
該工程選用C10混凝土墊層,在槽底位置按照測量放線的水平控制點設置鋼筋,以此對墊層標高進行有效控制。選取磚墻模板(240mm厚)用于底板與地梁外模,小鋼模板組合用于內模,選取竹膠合板用于柱模板,龍骨以尺寸為100mm×100mm的木方為主,將三道角鋼柱箍設置于上中下位置,同時進行木方柱箍的加設,50cm為其間距。在安裝模板時,應遵循測量放線尺寸對模板位置進行有效控制,模板安裝前,在完成抄平整修工作后,就及時將泡沫塑料條貼好,進行準確記錄,并將雜物清理干凈,隨后對預埋件、預留管線位置進行詳細檢測。安裝模板后,需對其垂直度進行檢查,一般選取吊線。在模板標高檢查時可選取水平儀,且做好加固調整工作。當地下各個樓層混凝土強度滿足設計要求,即可拆除其模板。模板拆除吊起時提升速度應適當緩慢,不能與墻體產生撞擊,模板拆除后需指派專人修補受損邊角。
(七)混凝土施工
該工程以預拌混凝土為主,基礎底板、外墻混凝土需進行抗滲劑添加。材料進場后,需檢查其坍落度,對混凝土坍落度進行全面控制。C35/S6抗滲混凝土用于底板地梁,在后澆帶位置斷開,不進行施工縫的其他設置。一層一層澆筑混凝土,300mm為各層厚度,振搗施工時可選取插入式振搗器。為對底板混凝土厚度進行有效控制,需抄平柱筋且做好標注。選取C40普通混凝土用于內墻、柱,需一層一層澆筑及振搗混凝土,與振搗棒有效作用長度相比,澆筑層厚度為其1.25倍。在澆筑墻、柱混凝土前期,在底部需澆筑減石子砂漿,其厚度為5cm~10cm,要求該材料等同于混凝土配合比,隨后進行混凝土振搗施工。澆筑施工中,要求在2m以內控制自由卸落高度,分散布設下料點,在相同位置不能持續卸料。為避免氣泡等問題出現于窗口模板下面混凝土位置,需均勻對門窗洞口兩側進行下料,要求先對洞口底部澆筑,隨后對兩側墻面進行澆筑,且振搗該位置混凝土。剔鑿濕潤墻頂混凝土接縫位置,一起澆筑梁、板混凝土。當向板底位置澆筑后,與板厚相比,板混凝土虛鋪厚度較高。在完成混凝土澆筑作業一定時間后,需養護、覆蓋混凝土,保證其具有良好濕潤性。
三、結語:
框架剪力墻結構具有諸多優點,在提升建筑物使用空間,提高建筑物穩定性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時,框架剪力墻結構也存在著各方面的缺陷,為提高現代建筑的施工質量、施工效率,更好滿足現代化建筑的要求,滿足客戶日益豐富的個性化需求,我們要不斷探索,提高技術水平,推進檢體剪力墻結構技術提升,促進我國建筑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鄭喜年.解析框架剪力墻結構技術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運用[J].綠色環保建材,2017(2):129.
[2]黃穗勇.解析框架剪力墻結構技術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運用[J].建設科技,2018(8):136.
[3]方向東.框架剪力墻結構技術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18(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