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影麗
摘要:游戲活動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游戲化開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確立幼兒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并在結合實際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實現生成性課程教育的教學方式。在課程游戲化精神的相關規定下,幼兒教師需要對幼兒的學習狀況和學習動態方式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并結合當前教學發展趨勢來促進生成性課程的發展與建設。本文主要從當前學前教育的現狀進行簡要分析,并結合課程游戲化精神的引領來實現幼兒園生成性課程的發展。
關鍵詞:課程;游戲化精神;幼兒園;生成性
在幼兒園課程設計的過程中,大部分幼兒教師都能夠結合幼兒的實際狀況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措施,從而有效促進幼兒的未來發展。但是就我自身的教育經驗角度而言,大部分的課程設計雖然在備課的過程中能夠獲得較為全面的布置,但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往往會由于各種因素的干擾而出現教學效果缺失的現象。幼兒不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知識內容的學習,也不能夠加強自身的理解能力,從而導致自身的學習興趣顯著降低。而生成課程主要是指在當前幼兒與教師進行有效互動的過程中,通過知識內容與教師教育經驗的結合,對課堂教學結構進行優化,從而促進幼兒的綜合素質能力提升與發展。
一、加強幼兒學習興趣的引導
幼兒自身由于年齡較小,身心發展尚不成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對各種事物都具有極強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這種好奇心并不都是積極的,部分好奇心的產生反而對幼兒的學習過程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若教師能將這種好奇心及時轉化成為認知能力,從而在興趣點的建設的基礎上來促進幼兒的深化探究與學習,則能夠在當前的學習過程中體現出較好的促進效果。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結合幼兒的學習狀況和心理特點進行綜合性的分析,結合學習興趣的重點體現來促進幼兒觀察能力的提升與發展。
首先,結合觀察能力的發展來實現學習興趣的提升就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教學措施。通過問題的提出,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從而在體現幼兒課堂教學主體地位的同時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二、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促進幼兒的學習效果
要想提升幼兒自身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效果,教師就需要結合幼兒當前的學習狀況來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通過良好教學情境的創設,為幼兒營造出一個特定的教學氛圍,并結合教學內容來布置相關的教學任務。在教學情境創設的過程中,幼兒往往能夠在身臨其境的感覺下來進行自我發展,從而能夠加強對有關知識內容的理解與掌握,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例如,在雨后,幼兒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到操場上呼吸新鮮的空氣,并對雨后的環境進行細致的觀察。幼兒可以觀察雨水掛在小草上的場景,并結合自身的想象力來進行特定空間的設置。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來給幼兒播放相關的音樂作品,在同類作品賞析的過程中,就能夠建設一定的教學氛圍。在這種氛圍之下進行的課堂音樂教學,往往就能夠在幼兒情緒建設的前提下,對當前作品進行簡要的分析與理解,從而加強生成性課程的重要教學效果體現,促進幼兒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課程教育與培養的過程中,生成性課程資源的應用對于幼兒自身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效果。但是在對生成性資源進行運用與研究的過程中,其并不能夠適用于所有的教育教學狀況。為此,幼兒教師就需要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進行歸納與總結,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資源的選擇與利用,從而促進游戲教學中教育資源形式的發展與效果體現。
(責編? 唐琳娜)
參考文獻:
[1]孟嬌.關于課程游戲化精神引領下幼兒園生成性課程的實施策略分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