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婧
摘要:創新教學方法是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創新性與靈活性的重要措施,也是推動改革創新傳統語文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主要途徑。本文分析了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初中生閱讀思維能力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在結合初中語文教學現狀的基礎上,為實現語文教學中閱讀思維能力培養效果的最佳化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教學;閱讀思維能力;培養方法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思維能力培養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
1.閱讀思維能力訓練方式與初中生思維模式的不吻合性。受心智發育客觀規律、社會生活經驗有限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初中生的認知能力與思維能力仍不成熟,他們自我約束能力有限,處于具體想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過渡轉型的關鍵時期,經常會根據其社會生活以及學習成長經驗來判斷外界事物,感性思維遠遠高于理性思維,加劇思維模式的片面性與局限性。語文教學活動中閱讀思維能力培養模式以讓初中生自由閱讀與自主發展為主,卻忽略初中生思維能力與自我約束力有限的實際情況,更沒有綜合考慮初中生興趣愛好、個性化閱讀訴求等,加劇初中生閱讀思維能力培養模式與初中生閱讀能力的不一致性,造成初中生閱讀思維培養效果的不理想化。
2.閱讀思維能力培養觀念的不合理性。部分教師和初中生并沒有認識到培養閱讀思維能力的重要性,教師過于重視初中生閱讀理解考試成績的提高,而對閱讀思維能力存在輕視或忽視心理,認為培養初中生閱讀思維能力會占用初中生語文學習時間,甚至會導致初中生語文考試成績的持續下降,降低其在語文教學目標與教學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在班級內形成培養閱讀思維能力是毫無意義的錯誤觀念,降低了初中生主動培養與發展自身閱讀思維能力的積極性。
3.閱讀思維培養方法的落后性。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環節以初中生閱讀語文教材與做大量閱讀理解題為主,加劇語文教材對培養初中生閱讀思維能力的限制性,降低師生之間交流互動的有效性。同時,單調雷同的教學環節也加劇課堂教學氛圍的壓抑性,降低了初中生主觀能動性對提高閱讀思維能力的促進作用。
二、培養初中生語文閱讀思維能力的措施
1.提高對初中生閱讀思維能力的重視度。教師應認真學習新課改以及素質教育核心內容,主動更新語文閱讀教學觀念,真正認識培養閱讀思維能力對實現初中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意義,適當地延長閱讀教學時間,將提高初中生閱讀思維能力作為閱讀教學活動主要目標,引導初中生透過閱讀文章表象,深層次思考文章所蘊含的人生哲理。
2.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氛圍的輕松和諧性。教師應加快閱讀教學活動中所扮演角色從主導決策者到引導參與者的轉變,全面、深入地了解初中生閱讀興趣與個性化發展訴求,創設出更多新穎有趣、靈活多樣的閱讀教學環節,提高語文閱讀教學中師生以及生生互動頻率,教師還應運用簡潔凝練、通俗易懂的教學語言,緩解師生矛盾,提高閱讀課堂教學氛圍的和諧性與融洽性,不僅塑造了和諧、自由的教學環境,培養初中生語文閱讀興趣,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3.創新閱讀教學方法。教師應根據初中生閱讀能力與閱讀教學目標來調整閱讀教學方案與教學計劃,并根據閱讀教學內容特征選擇最恰當的教學方法,比如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模擬教學法以及多媒體教學法等。
三、結語
教師應正視原有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弊端與漏洞,充分認識培養閱讀思維能力對提高語文教學水平與激發初中生發展潛力的重要意義,通過創新閱讀教學方法、轉變閱讀教學理念等途徑提高初中生閱讀思維能力培養水平,為實現初中生以及初中語文教育事業的共同發展奠定基礎。
(責編? 侯? 芳)
參考文獻:
[1]覃有寧. 略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