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秀云
【摘要】 ?感恩是每個人應有的基本道德原則,是做人的基本修養。感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應該落實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語文課堂是實施感恩教育的主陣地。如何將感恩教育很好地融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呢?筆者從“讀懂課文——悟恩,聯系實際——感恩,閱讀延伸——尋恩,躬身實踐——報恩”四個方面進行探索,并收到了顯著的效果。
【關鍵詞】 ?感恩教育 語文課堂 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2-051-01
感恩是每個人應有的基本道德原則,是做人的基本修養。感恩教育是現代教育行業的一個重要建設內容,也是素質教育改革的一種體現。但是目前的教學現狀卻不容樂觀,許多孩子都是從小受到萬般寵愛,養成了好逸惡勞、目無尊長的頑劣品行。父母對孩子也不注重進行感恩教育,導致許多學生出現性格的畸變。為了改變這種現狀,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中滲透感恩教育勢在必行。如何將感恩教育很好地融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之中呢?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做了一些嘗試,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下面談談幾點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讀懂課文——悟恩
語文教材中的所表現的“恩”是豐富多彩的,它為感恩教育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因此,教師要善于挖掘語文教材中的感恩素材適當地對學生實施感恩教育,在語文課堂上滲透感恩教育。讀懂課文是學習語文的基本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朗讀文中的重點詞句段,讓學生在讀懂課文內容中感悟出教材中蘊含的恩,從中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讓學生學會感恩。例如,教師在教學《黃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溝》等感恩祖國的文章時,教師可以先通過多媒體播放祖國美麗風光的視頻資料,讓學生感知祖國江山的美麗、多嬌。然后,再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內容,從讀中感悟出祖國今天的繁榮富強,現在生活的幸福,使學生感恩祖國的情感油然而生。
二、聯系實際——感恩
生活與語文緊密相連,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語文中時時有生活。因此,教師在講授完課文后,應該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去感恩,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例如,教師在教學《紙船與風箏》時,可以讓學生通過文章了解到友情的可貴,學會感恩同伴。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合作性的游戲,如合作表演一個小話劇,讓學生在表演話劇的過程中懂得如何進行分工合作。通過這些合作的小游戲讓學生懂得和同伴合作的重要性,學會去感恩同伴,懂得同伴的可貴,理解人與人之間的互助、真誠是多么難能可貴。
三、閱讀延伸——尋恩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禮儀文化的國家。千百年來,在歷史文化的熏陶下,產生了許許多多的感恩故事。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把感恩題材的課文延伸到課外閱讀是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尋找與感恩相關的課外閱讀,讓學生從閱讀中能夠真正理解感恩。在小學階段,學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知識的影響,因此讓學生主動尋恩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
例如,在教學《媽媽睡了》這一課時,讓學生感悟出母愛的無私和偉大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寶貝,我可以抱你嗎?》這篇文章。讓學生再次被文中偉大的母愛所感動,認識到父母為撫養我們成長所付出的艱辛、勞苦,更懂得要尊重、關心長輩,并明白了感恩需要用心體會。又如教學《一株紫丁香》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去閱讀一些對老師有敬愛之情的文章或小故事。比如:讓學生閱讀《老師,每當我走過你窗前》、《程門立雪》、毛澤東尊師的小故事等,學生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沖動,越讀越能感覺它的美,越讀越想為自己的老師做點什么;當他們了解到偉人毛澤東也同樣會在佳節送上自己對老師的一份深深的感激時,他們會懂得感恩不需要驚天動地,只需要一句問候,一聲呼喚,一絲感慨!在此基礎上,教師只需要稍加點撥引導,也許只是讓學生自制一張賀卡,寫幾句真誠的祝福送給敬愛的老師們,就能將這份濃濃的深情深藏在孩子的心中,把感恩之心落實到行動中去。
四、躬身實踐——報恩
教師在課堂上要樹立感恩意識,學生只知道感恩還不夠,報恩才是最終教育目的,將情感回歸到現實,將感恩付諸于行動,升華感恩的情感。語文課堂是感恩實踐的主要地方,也是培養學生感恩習慣的重要載體。教師要利用課堂禮貌用語,讓學生養成感恩的好習慣,鼓勵學生表達感恩之情,抒發感恩之心。
例如,教師在教學《媽媽睡了》這一課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課文內容中去感受母親的愛,然后教師可以結合一些公益視頻,讓學生懂得如何去感恩父母,如何報恩,并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分享自己是如何感恩自己的父母的,讓所有學生通過分享來營造一個良好的報恩氛圍,讓學生真正做到去感恩父母。同時在課下,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感恩作業,做一件令媽媽感動的事。比如:幫媽媽推推背,揉揉肩,洗一次腳或者給媽媽寫感謝信,通過感謝信將自己的感激之情全部表達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能夠真正做到感恩,理解感恩,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學會去報答父母。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融入感恩教育,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感恩意識,還為培養學生感恩情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此,教師要善于挖掘語文教材中的感恩題材,充分利用這些感恩資源,讓語文教學與感恩教育有機結合。引導學生知恩、感恩和報恩,是培養學生健全人格,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
[ 參 ?考 ?文 ?獻 ]
[1]佚名.小學語文教學中感恩教育的滲透策略——以《慈母情深》教學為例[J].中國農村教育, 2018, No.276(14):12-13.
[2]閆蘭圖.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感恩教育[J].新校園(中旬), 2018(1):71-71.
[3]陳發勇.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感恩教育[J].考試周刊, 2017(29):7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