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杏
【摘要】 ?小學體育課開設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究其本質是為了改善小學生的身體狀況,使其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來面對接下來十幾年的求學生涯。但就現狀而言,很不理想,很多地方的小學體育課沒有發揮其作用,課堂的實效性太低,教師授課很辛苦,學生的體質卻沒有得到提高。本文將針對這一現狀,對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提高實效性展開思考與實踐。
【關鍵詞】 ?小學體育 實效性 教學 思考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23.8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2-126-01
在新課改的實施下,素質教育已成為教學體系中的響亮口號,而素質教育中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體”,好的身體是一切成績的前提,但是好身體是要從小培養的,所以作為提升小學生身體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開設小學體育課很重要。如何讓體育教學發揮應有的功效,怎樣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從而改善學生身體,將是后續討論的重點。
一、營造體育場景,激發學生興趣
如果在體育課上,只是單純的老師教什么,學生就怎樣做。在最初,學生可能會有些興趣,但時間一長,他們就會感覺很無趣,體育課也難以為繼。在這時,教師就需要轉變思想,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充分吸引學生的興趣,學生才會全身心的投入到課程中。教師要結合課程要求及學生實際情況,盡力營造出這樣一種場景,其既滿足學生鍛煉身體的需要,又賺足學生的眼球。當然,在教學中,教師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師生關系要融洽,學生關系要和諧,課堂氛圍要濃厚。
例如,當教師引導學生做“跑步”、“滾爬”、“跳高”等動作時,可以營造一個情境,如利用《西游記》中大鬧天宮的場景,使學生中一人扮作孫悟空,其余的人扮演玉帝、王母及眾神仙,將跑、跳等動作融入其中,既鍛煉了學生的身體,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度,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老師進而順利的展開余下內容。
二、調整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
教無定法,重在變通,在如今的情形下,新式教育更應該揚棄老式的教學方法,探尋新的教學方法。相較于傳統教學,新式教學更關注學生的實際體驗,并隨著教學對象、教學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動態性十足,更切合當今教學的要求,能很好地提高課堂的實效性。毫不例外的,老師在這個過程中,要積極調整心態,努力探索新方法,盡力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授投擲時,由于經驗的問題,學生掌握不好投擲物體的角度,在這時,老師可以讓學生選取一定的參展物,如樓頂、球架等,通過這些特定位置,進行反射練習,會有顯著的效果。而與此同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性別、年齡等差異,以及基礎的不同,因材施教,對每個人都利用具有針對性的措施。
三、巧設課堂內容,誘導學生主動
有教育家說過,興趣是最棒的學習動機,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況,調整教材內容,為課堂增添趣味性。在授課時,教師通過一定的手段,或者增加一些新奇的教學內容,激發其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運動中來。第一,要讓孩子在活動中獲得知識,讓他們知道人與人的身體素質是不同的,要想有良好的身體,每天都要堅持鍛煉,而且運動量要科學,避免運動過度,導致肌肉受傷。第二,對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要求,尤其是那些好動、愛玩的學生,老師要定時的增添新的運動項目,使他們對課堂的興趣只會多不會少。
例如,當談到跑步時,每個學生都一臉抗拒,大聲說到,不太喜歡這個枯燥、乏味的項目。教師可以考慮學生的心態,設置有趣的比賽,如“龜兔賽跑”,“木棒接力”,“鍋貼”等,使跑步不再是單純的運動,更是一個游戲,吸引學生興趣,使其主動參與其中,在快樂中上課,在輕松中鍛煉身體。
四、利用體育游戲,拓展教學模式
對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愛玩鬧、喜歡做游戲是孩子的特點。素質教育講求順應自然,充分發展每個孩子的特點,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迎合學生心理,在課上進行一些互動的小游戲,或者直接將運動游戲化,使學生在游戲中學習道理,在游戲中進步成長。當然,教師在挑選游戲時,要注意這幾點內容,第一,游戲要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學生在玩游戲時沒有危險;第二,游戲的內容要積極向上,不要消極沉悶;第三,游戲有內涵,玩游戲的同時要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例如,在教學生進行跳遠時,利用“青蛙過河”這個游戲,既教會了學生跳遠這個動作的要領,又告訴小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一面,如蹦蹦跳跳就是青蛙所擅長的,像水里的魚就不能跳遠。在跳高時,則玩“跳山羊”這個游戲,通過這個游戲,學生會很快掌握如何進行跳高,還會在游戲中體會到不論做任何事,人都要敢于嘗試,勇于超越自我的精神。諸如此類,將游戲融入運動,不僅是對學生身體的鍛煉,更讓他們切身體悟了人生哲理,成功的提升了課堂實效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教師在授課中,不僅要鼓勵學生鍛煉身體,還要充分體現德育教育。首先,教師要認識到人際關系是否和諧融洽,對學生來言很重要,一方面,教師要主動親近學生,消除身份不同所帶來的隔閡感,讓學生得到尊重和愛護,同時,老師還要組織一些比賽,促進同學間友誼的產生,使其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其次,教師要學會總結經驗,積累教訓,尤其是一些比較典型的案例,方便以后碰到類似問題時,有的放矢,不至于沒有辦法可行。
[ 參 ?考 ?文 ?獻 ]
[1]吳慶圣.應用目標教學模式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研究[J].考試周刊,2018(17):135-135.
[2]葉永康.思考提升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3):39-39.
[3]程世宏,孫英俊.明確教學背景提高課堂實效——基于“2018年京浙中小學體育名師教學思想研討與實踐活動”的觀察與思考[J].中國學校體育,2018(4):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