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的發展對高職院校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傳統高職英語教學有待改革之處頗多。產業導向法為傳統高職英語教學開創了新路徑,其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及評價等環節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英語應用能力,對于高職英語教學具有極大的可行性。
【關鍵詞】 產出導向法;高職;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張聰 (1983-),女,漢族,山東人,長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隨著我國科技和經濟水平不斷提高,高職院校承載的為社會輸送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使命更加凸顯,對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們要探索高職英語教學的改革創新之路,完善自我,提高教學質量,以培養出更多的高質量應用型人才。文秋芳教授根據中國學生的學習特點提出的產出導向法(POA)為英語教學提供了新思路。基于“產出導向法”的教學,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一、高職英語教學現狀
當前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大多教師通常還沿用傳統的講授和翻譯等教學模式,學生被動聽講,幾乎沒有主動交流與合作學習的機會。這不利于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其英語應用能力不易提高,最終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英語興趣,在職業發展中英語的影響力逐漸減小,其職業生涯有所局限。而社會需要既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又有較強的英語應用能力,尤其是用英語處理業務的能力。近年來,盡管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從未停止,但從培養出的人才水平來看并未達到預期效果。注重對學生傳授英語語言知識,而非培養英語應用能力及素質,學生在畢業時很難將所學語言知識運用到職場中,不能學以致用。因此, “教什么”“怎么教”仍然是高職英語教學中的主要問題。
二、“產出導向法”的教學理念
“產出導向法”是 “具有中國特色的外語教學理論”,前身是“輸出驅動假設”和“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后被正式命名為POA。不同于以教師為中心和以學生為中心,產出導向法,汲取了二語習得理論的研究成果,提倡“學用一體”的全新教學理念,將產出活動作為驅動手段和教學目標,將輸入活動作為促成手段。
該教學流程包含三個核心環節:首先是“驅動”環節,教師設置并呈現交際場景,說明教學目標,布置輸出任務,激發學生完成任務的熱情和動力,驅動學習;其次是“促成”環節,教師按照產出任務所需,提供必要的輸入材料,引導學生對輸入材料進行選擇性加工和學習,從中獲得完成產出任務所需的語言內容,促成輸出;最后是“評價”環節,學生通過輸入促成學習,完成產出任務,教師和學生即時給予評價,引導學生改進,再由教師進行補救性教學。這三個核心環節是教學設計和實踐的基礎,在整個流程中教師作為中介起引領、設計、支架作用。
POA的“學用一體”教學理念是對傳統英語教學的挑戰和顛覆,而且該理論并不只適用于本科英語教學,也為高職英語教學帶來嶄新的啟示和積極的引導。
三、“產出導向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1.契合當今教育發展趨勢。從“產出導向法”在英語教學各環節的效用可見,它為培養高職應用型人才英語能力的教學改革提供了新途徑,適應時代特點及當前教育要求。將其運用到高職英語課堂,努力實現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將英語與專業知識有效結合,培養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逐漸成為教師關注的主要問題,也是素質教育的趨勢。“產出導向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符合當前課程改革發展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對促進學生知識、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協調發展有重要意義。
2.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在傳統的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傳授知識時往往忽視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個體差異,學生被動接受,對英語學習倦怠。采用“產出導向法”實施高職英語教學,教師根據專業情況和職業需求設置真實的英語交際場景,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與學習能力進行指導,在實踐操練中保證輸出的可行性,在輸入促成環節鍛煉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完成輸出任務后即時評價,促進師生情感及語言交流,顯著提高學生對英語語言的理解及運用能力。
3.提升教師教學質量。陳舊的教學理念不利于提高高職英語教學質量。在當前的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重視學生的應試能力和技巧,對其綜合能力的培養關注較少,不符合素質教育要求。而應用“產出導向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師擺脫傳統教育觀念,幫助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強化創新意識,為今后的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這也要求教師不斷學習,完善自我,更新知識,有效將新知識新理念運用到課堂教學,從而保證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結語
“產出導向法”的教學目標以“產出”和“使用”為根本,極大地契合當今時代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英語能力的需求。不僅是對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的改革,更對學生的學習方法、興趣和動力產生巨大影響;不僅對老師、學生雙重推動,更有效促進師生關系、生生關系的平等和交流;不僅適用于本科英語教學,也積極啟迪并引領高職英語教學邁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郭溦.以“產出到想法”培養高校學生職業化英語能力的可行性分析[J].現代交際,2018(17).
[2]張文娟.基于產出導向法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J].外語與外語教學研究,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