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舒
摘要:家國情懷教育的目的是告訴學生,在家庭幸福和國家富強的發展追求上,深刻認識到家與國的關系,意識到個人發展與國家榮辱之間的聯系。要培育學生的愛國情操,樹立對家庭、對國家的責任心,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文化認同感。因此就需要在歷史教學中,來潛移默化的滲透與感染學生,為社會與國家培養更多全能型人才。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家國情懷教育
引言: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入家國情懷教育,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就要受到教師的高度重視。
一、高中歷史教學中滲入家國情懷教育的價值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入家國情懷教育,有著非常深遠的價值與影響。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正是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需要教師給予正確的引導,才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幫助學生健康全面成長。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滲入一些修身治國的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思想,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等。第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心靈與情感,思維與觀念發生碰撞,摩擦火花的過程。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滲入家國情懷教育,就有利于引發師生的情感共鳴,搭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教師展開以人為本與因材施教,促使不同學生獲得個性化全面成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滲入家國情懷教育的方法
(一)轉變教學方法
傳統的高中歷史教學模式存在著很多問題,導致課堂氛圍死氣沉沉,學生學習興趣低下。很多學生都不愿意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更無法展開家國情懷教育的滲入。因此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就要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帶領學生步入成功。首先,教師可以借助先進的科學信息技術,通過微課視頻、多媒體教學設備、在線課堂、慕課等方式,將復雜、抽象、繁冗的歷史知識,進行簡化、轉變。用圖片、聲樂、文字等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來勾起學生的學習欲望,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教師還可以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為學生搜集更多全面、豐富的相關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拓學生的視野。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善于質疑。質疑是促使學生不斷思考、不斷探索、不斷分析、不斷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只有通過質疑,才能讓學生主動踴躍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為自身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與同學、教師展開激烈的溝通交流,了解更多的歷史知識,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最后,教師可以借助案例教學法。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與學習需求,根據教材內容,選取最為經典、最為典型的案例,然后將其引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根據教學案例,結合課本知識,在一問一答中來培育學生的家國情懷。
例如教師在教授《祖國統一大業》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先為學生播放我國香港、澳門、臺灣的地理環境圖片或者視頻,將當地的風貌、物產、社會人情呈現在學生面前。然后為學生播放歌曲《七子之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二)做好課前準備
要想在歷史課堂教學中,高效靈活的滲入家國情懷教育,還需要教師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首先,教師要對學生有一個全面充分的了解,了解每一位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根據學生的特點展開因材施教。作為歷史教師,要充分利用一切時間與機會,與學生展開深入的交流與溝通,讓學生向自己及時吐露心聲與想法,然后搭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其次,教師要充分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根據新課標的要求與理念,將歷史課本中的家國情懷思想與內容進行整理、總結。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與潮流,能夠對這些知識點有一個全面充分的了解,然后及時調整自身的教學方法與教學進度。最后,教師需要將教學目標進行細化,教學難點進行簡化,教學重點進行優化,教學任務進行重組。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教研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三)結合生活實踐
生活是一本大課堂,里面的知識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要想滲入家國情懷教育,教師還要結合生活實踐。首先,教師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將學生快速帶入到學習狀態。讓學生猶如身臨其境,感受到歷史知識無處不在,無處不有,感受到歷史學習的魅力與樂趣,體驗歷史課堂的學習價值。其次,教師可以定期開展各種比賽競賽活動。來激發學生的競爭欲望,促使學生勇于表現自我,挖掘自身的潛能與優勢。鼓勵學生演唱愛國歌曲、創作各國歌曲、背誦或者朗誦愛國詩詞與文章等。最后,教師可以組織帶領學生參觀歷史博物館、紅色革命勝地等,然后結合自身的所學知識,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歷史認同感,讓學生樹立崇敬的心理。
例如教師在教授《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先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開國大典》的片段,然后詢問學生,在新中國剛成立時,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什么?接下來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然后溝通交流,來回答問題。
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入家國情懷教育,就需要教師通過轉變教學方法、做好課前準備、結合生活實踐等措施,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劉觀華.家國情懷教育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入[J].教書育人(校長參考),2018,(12):80.
[2]黃名.簡述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入家國情懷教育[J].中外交流,2019,(4):270.
[3]沈存梅.高中歷史教學中滲入家國情懷教育的探討[J].新課程·下旬,2018,(1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