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華
目前針對于小學語文課堂的新教學在不斷推進,尤其是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加深學生的課堂體驗、增加課堂參與感的要求,都是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培養學生文學素養的重要目標。當前在教育改革的新方法新突破階段,小學語文教學更應該以學生為主,針對性地給出新的教學方法,從“新”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幫助小學生打造文學素養。本文探討課堂導入的多種教學體驗和教學方法。
一、問題導入,提高孩子學習的自覺性
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在學習語文知識時多數都會因為認知能力有限而出現學習上的認知問題。這樣雖然會導致小學生對課本知識的初步認識懵懵懂懂,但是會激發其對新的事物和知識的好奇心和興趣。這個時候如果教師能夠主動增加小學語文教學的新穎度,不斷在課堂上為小學生設置語文學習的知識點問題導入,這樣就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小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自覺性,還能夠幫助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這是比較初步的小學語文課堂導入教學方法之一。還有一種更深入的問題導入方法,是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能夠根據每一個學生不同的特質及性格特點,為小學生設置不同的課堂問題,通過課堂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認知沖突和興趣點,從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例如針對小學語文《翠鳥》這一課,作者對于翠鳥的喜愛之情從字里行間就能夠透露出來。這個時候教師可通過讓學生們熟練流利地朗誦課文并熟悉課文,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對翠鳥外表的描寫和捉魚本領的描寫,從而引導學生關注野生動物,增強愛護和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從一篇語文課文開始,積極地開發學生的聯想思維,從問題點出發,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
二、故事情景導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將小學生在課堂上帶入故事情景,能夠有效地激發孩子的語文學習興趣,更好地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展開。因為愛聽故事是小孩子的天性,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地為孩子們導入小學語文教學的課程內容,不但能夠加深孩子們在課堂上的記憶,還能增加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學習體驗,滿足孩子們好奇心的同時,能夠非常有效地提高孩子們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興趣,從而能夠讓孩子們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還是以《翠鳥》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從“叼魚郎”這個綽號入手,先從講“叼魚郎”的故事開始把學生們帶入小學語文課堂,從故事開始帶領孩子們進入翠鳥的世界。引導學生認識到翠鳥長得很漂亮,它的長相非常與眾不同,不像其他鳥類那樣灰灰的羽毛,也不像喜鵲一樣有一條長長的尾巴。它跟別的鳥不一樣的地方,還因為它常年住在水邊的樹枝上或者巖石上。這些翠鳥和其他鳥類的不同之處,通過細致的故事描述,自然而然地就激發了小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興趣,一下子就能讓學生們進入新課的學習狀態。
另外,如果教師有足夠的開拓課外知識的教學精力,還可以引導學生們在課堂上積極發言,每個人講一個關于翠鳥的故事,可以是自己即興編的翠鳥的小故事,也可以是翠鳥捕獵小魚時的冒險經歷,也可以是翠鳥為什么要叫“叼魚郎”的由來和傳說。總之,增加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故事情景導入和開發,能夠非常有效地開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入地鞏固小學生的文學素養培養和小學語文課堂上發散思維的應用。
三、多媒體導入,加深孩子的學習體驗
多媒體小學語文課堂的導入能夠有效地增加孩子的學習體驗,也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之一。因為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本來就存在許多需要通過圖片、視覺、聲音等多個層次感知的教學,多媒體教學恰好能夠滿足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教學靈動性和視覺性。小學生一旦通過圖片、照片、視頻影像、動畫等方式接觸到小學語文課堂上的知識,往往能夠過目不忘,另外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導入的知識,小學生在潛意識里更容易也更愿意接受。他們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自身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夠克服小學生自身的認知困難情況,在小學語文老師的引導和鼓勵下,積極地配合課堂上的教學活動汲取語文知識。
以《翠鳥》一課為例,如果是從來沒有見過翠鳥的北方同學在學習《翠鳥》這篇課文時,教師若是沒有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很可能就會有小學生出現認知障礙等問題。因為小學生年紀非常小,他本身對自己不熟知的大自然就有許多不知道和不確定,如果再不通過多媒體的教學方式進行引導,也有許多孩子在課后都無法對翠鳥有個完整的認識,他們很可能會認為翠鳥就是一種鳥,而這種鳥和自己在北方經常見到的其他鳥兒和麻雀沒有任何區別。至于捕魚和其他翠鳥獨一無二的外在特征,因為沒有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式一一展現,就難免會有孩子認知不夠完全。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多媒體教學方法非常有必要被廣泛應用。應用多媒體之后,小學語文教師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備課內容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適當地穿插一些和課程相關的紀錄片、圖片或者是小視頻,先讓小學生們對自己即將要掌握的知識點有一個前期的立體認識,這樣更能夠加深孩子們的學習體驗。從而強化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
四、音樂學習導入,深度改善孩子的學習情緒
最后一點針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的導入是音樂學習導入。為什么要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導入音樂教學呢?首先音樂是能夠穩定并改善情緒的唯一一種聽覺藝術。音樂能夠開發小學生的智力的同時幫助孩子們穩定情緒,所以除了在平時的語文課堂上講述課時內容之外,教師還應該用音樂的方式幫助孩子們打開心扉。例如平時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可以利用休息的間隙多多地穿插一些古典樂或者孩子們喜歡的音樂,觸動孩子們的心靈的同時陶冶孩子們的情操。通過音樂的導入,保證孩子們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能夠保持積極上進的學習態度,從而強化小學語文課堂上的學習效果。
結語: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和發展,現在針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育的創新性教學方法要求越來越高。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和核心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創新和探索的重點。在幫助小學生構建知識基礎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及文學素養,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才是小學語文課堂導入教學方法探討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