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慧
[摘 要]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和移動網絡技術的蓬勃發展,新媒體應運而生,融入并推動著社會各領域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也給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帶來了新挑戰、新機遇和新渠道。將新媒體運用到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中,這既是信息化時代的客觀要求,也是國有企業推動實現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在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中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新媒體的“智慧力量”,讓國有企業黨建成為實現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目標的“紅色保障”,則是擺在國有企業各級黨組織和黨務工作者面前且必須回答的新時代課題。
[關鍵詞] 新媒體 國有企業 黨建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志碼:A
一、新媒體的特征及影響
近年來,媒體經歷了由紙質時代到PC時代再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巨大變遷。本文所稱的“新媒體”,特指與傳統紙質媒體相對應的,以數字壓縮和無線網絡技術為支撐,利用其大容量、實時性和交互性,以PC、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跨越地理界線最終得以實現全球化的媒體。新媒體的誕生和發展,實現了三個方面的轉變:在傳播內容上,從圖文為主轉變為以視頻為主;在傳播方向上,從單向傳播轉變為互動傳播;在傳播終端方面,實現了從紙質終端到PC、手機、IPTV、車載電視多終端的轉變。不論是內容存儲的數字化,還是傳播的數字化,媒體技術的變革大幅度提升了媒介的傳播效率,讓信息傳播速度更快、受眾更廣,用戶體驗也更好。
二、新媒體在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中的價值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催生了全新的人際網絡關系、溝通渠道和生活模式。積極順應時代發展形勢,充分引入并應用新媒體,可以進一步促進國企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和黨員的教育管理,推動實現國企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風清氣正的企業發展氛圍。
(一)新媒體有利于黨務信息實時高效傳遞
黨組織工作要求的層層傳達是一個信息傳遞鏈,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導致信息傳遞衰減或終止。新媒體可以對國有企業黨組織和黨員個人接收黨建工作部署,起著強大的技術支撐作用。借助新媒體技術,通過PC、手機、IPTV等終端實現信息的多渠道及時傳遞,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國有企業黨務信息傳遞的時效性和實效性,打破了傳統上自上而下的多層級的傳遞方式,保證了基層黨員能及時了解上級黨組織的最新精神,黨組織也能傾聽到基層黨員的真實聲音。
(二)新媒體有利于進一步規范基層黨組織生活
新媒體在傳遞基層黨組織開展活動的情況方面具有極強的技術優勢。當前,部分國有企業仍存在基層黨組織存在組織生活不正常、支部工作不規范的現象,上級黨組織也無法在第一時間掌握情況并進行督導。通過打造全媒體、全要素、全智能的新媒體黨建云平臺,基層黨組織可以將組織生活情況及時錄制上傳或實時共享,上級黨組織可以實時了解、督導甚至遠程參與基層黨組織生活。這給基層黨組織常態化、規范化開展“三會一課”等組織生活,提供了有效的業務指導和有力的督促保障。
(三)新媒體有利于加強黨員學習交流
新媒體可以作為黨建知識宣傳和國有企業發展戰略宣貫的新平臺,有利于國有企業黨員干部黨建教育經常化。目前,不少國企黨員之間的交流僅僅局限于黨員所在黨支部,支部間缺乏橫向學習溝通,沒有形成更大范圍的黨員“朋友圈”。國企黨組織可以借助“兩微一端”平臺,推送學習資料,搭建黨員全交互生態圈,這既可以讓廣大黨員第一時間了解黨的最新精神和要求,也可以充分交流展示黨員個人的所學所思所悟。
(四)新媒體有利于培育風清氣正的企業發展環境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有企業將反腐倡廉、作風建設等工作視為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與傳統黨建方式相比,新媒體可以發揮出獨特的互動、不受時空限制的特性。國企應充分借助新媒體,進一步拓寬職工監督互動、建言獻策的渠道,更好推動黨組織自我完善。同時,新媒體也可以為加強黨內民主和監督提供新的手段,有效促進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之間的經常性、親密性互動,實現普通黨員在黨內的知情權、表達權和參與權。
三、推進新媒體技術在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中的應用
企業黨組織要充分依托和借鑒企業在信息化平臺建設中已經取得的既有成績和成果,加強頂層設計,制定穩定、集約、可控和高效的整體建設方案,建設統一規范、各具特色、功能互補、協同互動、有高度黏性的網站、微博、微信和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矩陣,實現多數據源融合,多媒體協同發生,資源全面深度共享。
(一)建好黨員教育信息平臺
依托企業網絡平臺和“兩微一端”,建設黨員學習交流線上陣地,堅持“講黨史國史、講時勢國情、講傳承發展、講紀律規矩、講先進引領”的定位,開設黨史國史、黨章黨紀黨規、先進典型、反面案例、交流論壇等欄目,利用圖文、視頻并茂的生動傳播形式,實現文字、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的查看、收藏、學習,依托大數據平臺,實現黨員個性化定向推送,通過“精準教育”讓每一名黨員利用碎片時間將學習教育“化整為零”[1]。
(二)建好組織生活在線平臺
通過構建全覆蓋、全管控的組織生活在線平臺,將嚴肅黨的政治生活落在實處;搭建黨委、黨總支、黨支部全層級覆蓋的框架體系,確保一級對一級負責;合理設置“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等流程體系,確保工作閉環;開通組織生活在線點播、實時參與功能,督查、指導基層組織生活規范、高效開展。
(三)建好創先爭優平臺
搭建創先爭優平臺,結合“三亮三比”“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創建工作,營造黨組織和黨員爭先領先的氛圍;從學習、實踐、活動等維度,對黨員進行定期評比,并在線上展示積分排名,年底將積分兌換成具體獎勵;充分利用網絡載體,建立支部線上“連動”機制,實現“結對創先”“微黨課”等典型經驗和優秀資源的共建共享。
(四)建設黨建基礎數據庫
打通數據壁壘,消除信息“孤島”,推進企業內多平臺整合與互聯互通,形成“大黨建”基礎數據庫;通過黨員在平臺上的活動過程,沉淀包括時間位置數據、應用使用數據、辦公流程數據等黨員行為數據;建立數據運營體系,挖掘數據價值,充分利用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等技術,對數據進行分析,建立信息關聯比對,形成系列化智慧決策模型,為黨建工作提供科學決策的依據,構建諸如黨員創新性指數、學習性指數、群眾認可指數等預測及評價指數,為黨性評價等黨建工作提供可靠的支撐信息和決策依據。
四、建設與之匹配的黨建工作隊伍
新媒體在本質上仍然屬于“器”的層面,僅僅是國有企業開展黨建工作的一個重要工具。它能否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關鍵在于企業的黨務工作者具備怎樣的認識和思維模式。
(一)正確認識新媒體
黨建工作人員應重視新媒體技術的引入、應用和推廣,推進“新媒體+黨建”建設,形成網上網下深度融合、互聯互動的黨建工作新格局。一是加大推廣宣傳力度,讓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充分認識到新媒體可以助力實現優化信息傳遞、提高辦事效率、便捷辦公等,提高對新媒體的接受度 [2]。二是優化并完善新媒體的運營功能,合理優化程序,讓后臺管理人員更易操作,同時重視網絡安全,避免網絡安全隱患帶來的影響。三是加強新媒體技術的培訓。新媒體是新技術的產物,數字化、多媒體、網絡等最新技術,均是新媒體出現的必備條件,讓包括自身在內的使用者熟練掌握以上技術,是日常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和保證。
(二)重新架構思維模式
新媒體的出現給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帶來了新機遇,也提出了新挑戰。國企黨建工作人員應積極轉變思維方式,主動順應新時代發展的潮流,積極化解新難題、新痛點。一是樹立平臺思維、大數據思維、跨界思維和迭代思維的理念,摒棄“關起門來搞黨建”的做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黨員參與度高的優勢,利用網絡延長工作手臂,推動各項工作的落實。二是認識到網絡空間是一個自由參與的世界,網絡言論容易脫離理性思考,不負責任的情緒在網上散布會造成消極影響,因此,黨建工作人員要及時掌握黨員、職工群眾的思想動態,具備較強的應急能力和應對能力,及時做好網絡輿情的管理工作。三是在新媒體背景下,社會各界對黨建工作的響應速度、宣傳方式、貫徹落實渠道有了新的期待,需要黨建工作者積極適應、運用和駕馭網絡空間,更加注重理論學習,以相當過硬的業務能力,以更加開放的心態,以更加靈活的方式來傳遞正能量,加大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力度,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說服力[3]。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企業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企業黨建人員應該不斷挖掘新動力,將新媒體技術和企業黨建工作融合起來,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智慧”力量和“紅色”保障。
參考文獻:
[1]何旭.新媒體背景下企業黨建工作的幾點思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10):168- 169.
[2]李映紅.新媒體背景下企業黨建工作創新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7(29):203- 204.
[3]賴灼森.新媒體發展趨勢及其在企業黨建工作中的應用[J].現代國企研究,2016(20):267-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