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章
【摘要】 ?在教學過程中最常出現的現象是由于學生差異性而導致的教學發展不均衡,優秀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消”,影響課堂效率。本文結合微課教學模式,嘗試探究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如何發揮微課優勢,實現線上線下教學結構,培養學習自主學習能力,提供自由廣闊的空間促進知識消化與吸收。
【關鍵詞】 ?微課 初中 差異化 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 ?G633.67 ?? ?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5-179-01
微課是依托于互聯網發展,借助科學技術實現的一種信息化教學手段,最早產生于1960年的美國依阿華大學附屬學校。在我國發展至今已經成為落實新課標改革要求的重要途徑。微課具有時間短、內容精的特點,通過拍攝與剪輯視頻,將知識直觀化呈現在學生面前,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消化吸收。經研究發現,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相差很大,個體水平參次不齊,為教學活動設計帶來很大阻礙。微課能夠使學生更加靈活地、有針對性的選擇學習內容,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為此,以下重點探究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一、基于微課的信息技術差異化教學設計
(一)課前檢測,制定微課內容
檢測工作主要是摸清學生信息技術掌握情況,按照水平高低區分差異等級,針對差異制作微課。可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了解課時內容掌握情況、了解學生信息技術學習興趣等。由于受生源地區和興趣等因素的影響,會造成學習差異,在課程開展前,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知識基礎,分析教材和課標,將具體內容劃分為多個目標制作微課,進行講解,滿足不同層次學生信息技術學習需求。
(二)課上微課學習,縮小差距
微課制作完成后,教師要對每一層次的微課內容與目標進行詳細指導,以便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與檢測結果選擇適合自己的微課視頻進行自學,如果學生選擇超過自身能力要求,教師不要馬上制止,而是選擇觀察與引導,逐漸培養學生信息技術學習信心,幫助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挖掘潛在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學生完成的“微練習”監督學生進度,同時進行個性輔導,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發現共性問題,完善微課教學質量。
(三)課后微課輔導,彌補差距
有些學生學習進度比較慢,理解能力較差,教師要利用微課設計課后作業,讓學生進行課后自學,完成學習目標。由于信息技術在初中教學中屬于副科,好多教師和學生不夠重視,而且所要掌握的信息技術能力一般在課上基本能夠完成,所以,建議教師可以針對基礎較弱的學生作為一種自學輔助手段,彌補學生課堂學習效果不強造成的差距。
二、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差異化教學中的實踐
(一)課前檢測
課前檢測環節主要包括差異檢測、差異教學目標制定、微課設計制作。通過問卷調查實現差異檢測,比如文件夾的建立,迅雷軟件的使用等,大多數學生已經通過其它通道接觸過,有些學生可能已經會使用,但是也難免有些學生對其中某一操作掌握不夠到位,找不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同時也能夠反映出學生自學能力的強弱,這些都是微課設計重點需要講授的問題。針對文件夾建立內容制定的差異教學目標可以分為:掌握特殊下載文件的方法、掌握利用瀏覽器臨時文件下載文件的方法、掌握網頁中文字和圖片下載方法等,分別歸為高級、中級和初級目標,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實現教學目標差異化。對于微課制作來說,盡可能聯系生活,為提高學生興趣,可以采用游戲闖關的模式,第一關獲取網頁中文字和圖像,第二關迅雷下載工具的使用,第三關利用瀏覽器臨時文件下載歌曲等,通過所過關數,掌握學生信息技術學習能力,之后再進行個性化輔導。
(二)課上微課教學
微課教學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扮演輔導角色,縮短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的差異,提升班級綜合實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課前檢測結果,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微課開始學習,首先借助微課導學案,了解自己已掌握內容,完成“微練習”任務。之后將結果發送給教師,就產生的問題進行交流。教師要對基礎差的學生開展個性化指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后對本節學習情況進行總結,鼓勵學生按照自己學習目標和能力完成課后作業。比如以“網站的制作”為例,設置微任務:何為網頁?網站建立的一般方法?制作包含文字的網頁等,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和任務反饋發現大多數學生對網站的建立比較陌生,還有一部分學生在保存過程中沒有進行正確命名等,可以和學生共同嘗試“名勝古跡”、“多彩民族”的網頁的制作,或者通過視頻展示制作過程,以小組的方式組織學生交流、討論、總結,最后教師再結合學生課堂表現情況,進行層次化總結,整體上提高學生網頁制作能力。
(三)課后微課輔導
該環節主要是針對學習能力和基礎能力比較差的學生而言,將學生在課上沒有達到的學習目標制作為具體微課內容,以課后作業的形式讓學生自學完成,教師可以提供在線輔導,為學生解答疑惑,幫助學生完成教學目標。課后微課輔導只是一種自學輔導,并不對學生做強制要求,主要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自主完成學習,縮小差異。特別是一些比較高級的教學目標,有時由于時間有限學生會經常無法完成實踐內容,該環節就能夠很好地彌補時間不足帶來的缺陷,又可以鞏固學生信息技術操作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初中生信息技術能力差異明顯,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學生發展需求。微課短小精悍的特點,不僅能夠反復觀看,還符合不同學生個性化學習特點,為此,教師要重視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創新課堂教學結構,縮短差距,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閆法斌.微課點亮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新思路[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8(10):45-47.
[2]王艷艷,黃宇星.基于網絡環境的初中信息技術差異化教學探究[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7(05):140-142.
[3]侯琳佳.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課堂應用微課的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6(0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