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桂芹
摘 ?要:高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高素質人才是其重要使命。因此在整體教學過程中需要對高職院校的學生進行必要的綜合創新教育,開展綜合創新教育工作,確保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創新型人才,同時需要重視個人天賦,全面激發高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創新創業意識,根據學生實際實施階梯式分類教學,因材施教,在教育過程中實現協同育人,使得學生的每個環節都能夠得到創新提高,避免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出現教育缺失現象,進一步助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創新創業;高職;生源差異;分類培養
一、引言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隱形的教育手段,對培養創新型人才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當前從高職校園文化和創新人才培養的內涵入手,全面研究高職校園文化對創新人才培養的促進作用,綜合構建校園非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相關的精神文化,并且通過三大平臺來完成相關的設計與教育安排,全方位探究校園文化建設與創新人才培養路徑。
二、創新人才培養路徑
1.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主要搖籃之一,通過家庭教育能夠開發學生科技潛能,是形成自信和好奇心的起點之一,所以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不能脫離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對于家庭教育來說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從小就擁有自己的夢想,從而為實現夢想樹立前進的方向和努力志向。
2.學校教育
學校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針對當前高職院校教學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全面改進提升,在充分重視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化發展的基礎上,讓學生在社會主義人文精神和相關的科學創新精神方面得到綜合提升,確保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發展,針對不同類型的人才實施目標分類培養,根據分類目標制定后期實施策略,在整體教育過程中既要完成因材施教,同時又要關注每個學生的個人天賦,讓其得到足夠的自我發展空間和啟發引導,切忌不能讓學生為了謀生而忽略了生活的本質,以合理使用校園文化來達成對學生健康人格和堅強意識的全面培養。
3.社會教育
在高職院校創造性地實施全新的人才評價和使用機制,能夠樹立正確的人才評價和人才導向機制,同時將品德、知識、能力等作為人才選拔使用的參考標準,整體建設和發展過程中需要大力弘揚和發展科學精神,在整體建設過程中需要全面完成對人才的選拔、培養和發展,全面提升綜合教育質量,有效保證人才向著一個全新的高度發展,全面促進整體能力的提升,確保學生在全新的人才發展過程中得到綜合提升。
三、高職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若干關鍵問題研究
1.重視個人天賦,激發學生興趣,強化高職生的創新創業意識
為了保證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更加關注個人天賦,因為每個人的天賦各有不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個性化教育,整個教育工作的開展需要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所以在高職教育教學過程中需有意識地培植學生的創新能力。雖然當前高職院校有學生入學后可以申請轉專業的規定,但是為了保證相關的教學秩序得到有序開展,同時為了保護一些招生欠佳的專業,往往對轉專業學生的申請進行嚴格審核把關,具體到轉專業過程中一般都會要求是優秀學生,其實是根據個人的實際成績來選擇相關專業的,實際上能完成轉專業的學生少之又少,因此高職院校需要完善靈活化的轉專業機制,讓學生能夠合理選擇自己喜歡且有天賦的專業,同時在整體改革過程中滿足學生參與需求,全面保證教育教學工作得到有序開展,教學質量穩步提升。促進學生具有創新創業意識,保證學生對所學專業進行必要選擇,確保學生綜合能力不斷提高。
2.重視生源素質差別
隨著國家高考制度的不斷改革推進,當前的招生模式更加多樣化,各高職院校的招生比例在不斷提高,同時對于一些單招生來說,其生源情況較為復雜,這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到學校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對學校相關工作的開展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對單招生源進行合理的控制與管理,讓學生成才能夠符合社會發展實際要求,使其專業知識和基礎知識得到一定的鍛煉和提高,針對學生需求進行因材施教,針對能力不同的學生分類安排教學任務,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引導教育,在具體培養過程中融合與專業相關的創新創業教育。為能滿足學生實際發展需求,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相關專業技能的提高,確保學生發展成為掌握創新技術的人才,實現高素質、高技術等相關技能的全面創新提高,讓學生不斷提升自我,成為符合社會發展實際需求的創新型人才。
四、結束語
創新型人才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高職教育是一個關鍵環節,設置合理的課程體系,校企合作開發核心課程,融入企業真實項目創新研發,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最新的技術規范,課上課下聯動,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軟件硬件配套,構建創新創業孵化體系,才能將創新創業意識深入骨髓,引導當代大學生敢于擔當,走向創新創業之路,為國家社會奉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陳兆芳.產教融合視閾下創新高職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2).
[2]曹加亮,王晶,黃占珍,等.新時代背景下醫學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相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9(33).
[3]李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互動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