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節草是一種極普通的野草,其莖呈竹節狀,無花,無果,記憶中似乎也沒有葉片。神奇之處在于,它的節可以一一拔下,像變形金剛一樣自行組裝。因此,它成了鄉下孩子的玩具。在打豬草之余,我和小伙伴坐在田埂上,就可以玩節節草,比賽誰組裝的更粗、更長。
聽老人們講,這種草原來長得很粗很高,可以連接天和地。遠古時的人們,甚至動物,都可以自由地到天上去。后來,因為一些人類和動物在天上胡鬧,天帝大怒,派人放了一把天火,把這架通向天空的梯子燒掉了。細看草的頂端,果然呈焦枯狀,應該是被當年那把天火燒的吧。
這天神和凡人之間的唯一通道,就此斷絕。有一則童謠唱的也是這個傳說:“節節草,節節高,節到天上把火燒。”
小時候,我曾一次次呆坐在泥地上,想象著眼前的那株節節草長得很高很高,能夠通向遙遠的天空。我甚至想象,那些因為天梯被燒,而無法回到人間的凡人和動物,在天上過得怎樣?
節節草,成了我夢想的一部分。
讀書以后,在《現代漢語詞典》581頁,我查到“芨芨草”的詞條:“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狹而長,花淡綠色。生長在堿性土壤的草灘上,是良好的固沙耐堿植物。可作飼料,又可編織筐、簍、席等。”顯然,這不是我要找的節節草,雖然我的老家多鹽堿地,但節節草無花、無葉,更不能擔當編筐織簍之重任。
我查閱了大量古代的神話和傳說,類似的“天梯”傳說不少。《淮南子·地形篇》中記載:“建木(神樹名)在都廣,眾帝(包括黃帝在內的諸天帝)所自上下,日中無影,呼而無響,蓋天地之中也。” 這個建木,就是通天的樹。《山海經·海內經》中則說:“南海之內,黑水、青水之間……有木,青葉紫莖,玄華黃實,名建木……大皞(伏羲)爰過(上下于天),黃帝所為。”這是關于通天樹的又一證明。在古希臘神話傳說中,也有“通天之樹”的記載,可見它已具備了神話原型的意義。另外,《淮南子》中還有通天的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昆侖山。但關于通天草的神話從未見諸中外文字,節節草的傳說,應該來自中國民間,同時也是中國神話的一個重要補充。不過,樹也罷,山也罷,那些天梯僅是供神仙或天帝們出入人間專用的。而節節草,供凡人和動物登天之用,有著深刻而廣泛的平民性。
在鄉下廣闊的原野上,是否還生長著這樣的草?如果還有,是否還有孩子呆坐在它的面前,作那無邊無際、上天入地的想象?
海馬:原名王勇,畢業于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哲學博士后、教授,現任三江學院校長助理。
編輯 張秀格 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