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歷史學家保羅·約翰遜在《知識分子》一書中,用充滿懷疑的眼光把十一位知識分子的人生重新檢視一遍,特別是他們的私生活,看看他們是否配得上頭上的光環。于是,盧梭、雪萊、海明威、羅素等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讀者面前,讓讀者驚詫不已,瞠目結舌?!都~約郵報》評論說:“任何人一拿起這本書就難以再放下?!?/p>
而我最近讀了作家柯平的《都是性靈食色》時,不禁感嘆,這不就是東方版的《知識分子》嗎?
《都是性靈食色》是“明清文人生活考”。全書敘寫了十三個文人,有知名度很高的李漁、袁枚、金圣嘆、鄭板橋、龔自珍等,還有不很知名的余懷、陸心源、張大復。這些文人墨客的形象在本書中,讓人驚訝,甚至有顛覆性效果。
《都是性靈食色》中的龔自珍,一直在江南的大小城市里東藏西躲——當然是在謁造名山,尋訪耆舊的合理借口之下。行蹤詭秘、謹慎,而一旦有機會在公眾場合出鏡,他高歌狂言、風流倜儻。他好像一直在掩飾什么,又好像要表現什么,如同驚惶的蝙蝠迷失于現實的強光,又仿佛風暴中心的舟子不甘心船傾桅折、束手就縛的命運。
書中的鄭板橋,有了一點閑錢后,迫不及待地出版自己的詩集,對家人也并不親近。十三個著名人物返回生動的歷史脈絡之中,呈現出他們生命之途的輝煌與滄桑。
全書內容的新奇不言而喻,也讓我們對書中所敘寫的主角的認識更加全面,更加真切。
不容忽視的是,該書的寫法也頗多特色。一是敘寫體式的多樣。在常規的對新異材料的剪裁組材而成的人物傳記外,作者用“新聞”體寫李漁,用“來信”寫袁宏道,用“自述”寫沈復……筆法多變,讀來新意盎然。足見作者的才情與精心。二是敘寫語言的多姿。有很多現代性語匯,如“跟世界接軌”“申請個專利”“技術轉讓費”等詞匯,時時讓讀者產生穿越感。有多變的句式,既有長句,也有很多短句,運用“錯綜”的修辭格,長句之長、短句之短,都在閱讀時有比較突出的感受。
此外,作者柯平也令人敬佩,因為他“讀十年閑書,真實地寫出了古代文人的另一種活法”,奉獻出了如此特別的一本好書。柯平是作家、詩人、大學教授,“一生的大多數時間里,我一直閑居在家,扮演著所謂自由撰稿人的角色,把讀閑書、睡懶覺、飲酒、神游看作是人生的最大追求,既無明確志向,也談不上什么勤奮,想寫的時候就寫,不想寫的時候就不寫,散漫成性,自得其樂。”這樣的生存狀態,加上從事明清文學研究多年的積淀,保證了他與古人進行精神交流時有話可說。
讀柯平的這本東方版的《知識分子》吧,相信你也會“一拿起這本書就難以再放下”。
時鵬壽: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高級教師。
編輯 舒芙蕾 mcxiaozuoji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