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是一個國家可以繼續存在的重要支持,對于普通高校來說,經濟學是經濟管理專業學生必須學習的基礎學科。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教育不斷地發展起來,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普通高校在進行經濟學教學時的一些不足也暴露了出來,不管是制定的教學目標還是進行的教學內容,都已經不能夠滿足進一步發展的要求,所以要對普通高校的經濟學專業課程體系進行改革。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高校經濟學專業教學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以及對于普通高校經濟學專業課程體系進行改革的方式,希望能夠幫助到今后高校的經濟學專業發展。
【關鍵詞】普通高校;經濟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
引言
不管是在中國的古代還是現代,我國都非常的重視對于教育的開展。自從進行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的經濟水平迅速提升,社會上的各行業都取得了一些成績。我國的教育行業也是如此。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需要更多專業并且素質水平高的人才,特別是需要在經濟學領域的人才。大部分的高校都有經濟學專業,以此來給社會上提供高素質的人才,表現出了教育的重要作用,并且高校對于經濟學人才的培育是一個需要長期進行的任務,要重視經濟學專業人才教育。但是,就目前來看,一些高校進行的經濟學專業課程教育是存在著不足的,并不能培養出較高質量的經濟學專業人才,嚴重的限制了經濟學教育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1高校經濟學專業教學之中暴露出的缺陷
1.1單一的教學內容和結構
高校的每一門專業課都對于課程結構進行了設計,是課程最為基本的組成。課程結構它在課程教學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個好的課程教學能夠對課程的教學效果進行提升。課程之所以存在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專業知識。所以,必須要對課程的質量進行保證。課程是否有效,除了質量外,還受其它因素的影響。第一,是學生能否在課程結構的影響下產生創新意識,第二,是課程結構能否提供給學生良好的學習環境。這兩個因素對于課程教學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因此要重視課程結構。但是,就目前來說,一些高校的教學觀念仍然很傳統,設計的經濟學課程并不豐富,學生學到的知識很單一,在培養時很容易產生問題。
1.2運用傳統的方式進行教學
經濟水平對于人們的生活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需要更多的經濟類專業的人才去對社會進行建設,培養出能夠滿足于社會需求的人才。但是,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下,我國部分高校仍然是以傳統的模式來進行教學。尤其是剛剛開設不久的專業,更加沒有時間來進行創新?,F在經濟類專業進行的教學就比較的傳統化,教學的內容過于單一,教學方法上缺乏創新,不再適合于現在的教學需求。無法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使學生喪失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進行經濟學專業課程教學的質量不高,這是限制經濟學專業課程教學發展的主要因素。
1.3過于重視理論知識忽略了實踐的重要性
高校在對經濟學專業的學生進行培養時,一般都只告訴了學生理論性的專業知識,學生對于理論知識掌握的再好,也在實際生活之中起不到多大的效果,缺乏隨機應變的能力。在這種狀況下,培養出的學生是不能夠被稱為經濟類人才的。他們所學到的知識不全面,不能夠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為此,高校必須要創新進行教學的方式,在對經濟學專業的學生進行課程教學時,將理論與實踐一起開展教學,讓學生既具有專業知識又掌握相關技能。
2對于高校經濟學課程體系進行改革的方法
2.1對傳統的教學理念進行創新
對于高校而言,很容易受根深蒂固的教學理念所影響,使教學的實際效果達不到理想目標。對于經濟類專業人才進行培養,需要的是能夠和時代發展軌跡相一致的教學理念,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傳統教學理念,為此,要對于傳統的教學理念進行創新,改變原本的教學模式。經濟學專業知識本身就是比較乏味的,學生需要學習大量的名稱概念。了解并且掌握學生原來并不熟悉的知識,學生自身心理上就存在著壓力,老師再對學生灌輸知識,可能會起到反作用,讓學生失去學習的積極性,教學的效果和教學目標相差甚遠。所以,高校要對于教學理念進行創新,多種形式的展開教學,讓學生能夠對于學習重新產生興趣,提升教學的效果。只有這樣,才能夠為社會提供更多的經濟學專業人才。
2.2將理論與實踐一起開展教學
一些高校在進行教學時,只重視教學忽略了實踐的作用,學生掌握再多的理論知識也只是紙上談兵,最終也不能夠使學生成為滿足社會需要的專業型人才。只有在進行經濟學課程教學時重視實踐,將實踐和理論一起展開教學,才能夠讓學生發展成為專業能力過硬的人才,滿足社會的發展需要。
2.3改革進行教學的方式
在傳統的教學理念影響下,高校進行經濟學課程教學的方式過于單一化,限制著教學效果的提升。在經濟的快速發展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變得落后,所以,要改革進行教學的方式。第一,可以利用媒體設備來對于學生進行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愿意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教學變得更加高效。
第二,發揮學生教學主體的作用,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之中參與實踐,能夠靈活的在實踐之中應用專業知識來解決問題。對于教學方式進行改革,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學效果。
3總結
教育在世界各地而言,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夠培養出更多發展需要的人才。目前來看,在普通高校之中普遍都開設了經濟學專業。但是,通過文章的分析來看,當前對于經濟學專業進行的課程教育具有很多的不足之處,比如說仍然高校處在傳統理念下對于經濟學專業課程進行教育,課程教學時單一的教學內容和結構,運用傳統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之中,過于重視理論知識忽略了實踐的重要性等。這些因素嚴重制約了教學質量的提高,限制了學生能力進一步的發展,沒有辦法提供滿足社會需求的經濟學專業人才。所以,要及時的對于經濟學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對傳統的教學理念進行創新,應用能夠和時代發展軌跡相一致的教學理念開展經濟學專業課程教育。將理論與實踐一起開展教學,使學生成為滿足社會需要的專業型人才。改革進行教學的方式,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利用媒體設備等來進行教育,提高學生的經濟學專業能力,更好的投身于社會建設之中,推動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石震宇. 高校經濟學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革方式研究[J]. 現代經濟信息,2019(06):403+406.
[2]鄧志英,黃毅. 經管類專業英語課堂教學方式創新研究[J]. 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9(09):41-43.
[3]江六一,楊洋. 基于產學合作的商務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 集寧師范學院學報,2018,40(06):104-108.
[4]蔡永剛,黃高余. 獨立學院經濟學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5]崔木花,侯永軼. 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產業經濟學教學改革研究[J]. 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17(01):100-102+109.
[6]王立勝.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構建的歷史演進[J]. 經濟縱橫,2017(12):1-10.
[7]王丙毅. 應用型人才培養與經濟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之路[J].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35(06):36-40.
[8]黃文忠. 假如:政治經濟學知識普及到了陵川縣——由山村代課女教師宋玉蘭超低月薪所想到的[J]. 學術評論,2016(03):55-63.
作者簡介:胡蓮( 1983.12--),女,漢,湖北咸寧人 ,講師 ,碩士,研究方向為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