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蘇瑩
摘要:在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新聞行業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為了能在市場中站穩腳跟,就要提高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采編能力,使傳統媒體跟上時代發展潮流,不斷前進。
關鍵詞:新媒體;新聞采編;能力培養
新媒體的出現改變了大眾獲取新聞的方式。這是互聯網發展的趨勢,但對傳統媒體來說,卻受到了沉重的打擊。為了能更好地應對這個形勢,需要提升新聞工作人員的采編能力,保證新聞內容新穎有深度,滿足大眾的需求,使傳統媒體在市場中穩步發展。
一、新媒體時代下新聞采編面臨的挑戰
(一)新聞采編人員的思想意識不深刻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一些采編人員為了追求更多的私人利益,故意去歪曲事實的真相,將敏感問題進行放大,以博得大眾的眼球。這種情況的層出不窮使新聞的真實性降低,大眾的信任度也開始下降。這種刻意的誤導,無法保證社會輿論的正確發展,反而使新聞行業充滿了不健康的氣氛。
(二)新聞報道沒有深度
互聯網環境下,信息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大眾可以很輕松地從多種渠道獲取想要的內容。但對于篇幅較長的新聞,大眾并沒有足夠的耐心認真看完。針對這一情況,部分采編人員將內容進行了縮減,標題也開始表面化。雖然短小的新聞信息滿足了大眾目前的需要,但是長期下去,就失去了新聞傳播的真正意義,不能起到穩定社會、正確引導大眾輿論的作用。
(三)采編方式單一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眾對新聞的需求逐漸提高,此時陳舊的采編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大眾的口味。傳統媒體在新聞采編的時候,僅僅是運用圖片與文字的形式,已不能滿足大眾需求,致使其吸弓力不足,傳播效果下降。
(四)新聞編輯策劃能力不足
信息傳播越來越快,使新聞采編工作變得繁重。在采編過程中,新聞采編人員需要對海量信息進行篩選,還要注意對重大新聞如何進行排版、對時效性強的內容如何進行播報等問題,而實際上,相關采編人員在這方面有所欠缺,沒有合理有效的策劃。
二、新媒體時代下提升新聞采編能力的策略
(一)對新聞內容的深究
面對大量的信息內容,新聞采編人員一定要有敏銳的洞察力,保證能夠準確地找到好的內容。在對新聞進行采編的時候,不能只看表面,而要深入進行,多方面去思考,分析出更深的含義展現在大眾眼前。用簡明直白的語言去表達,使大眾在看新聞的時候,一目了然,不僅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而且也能很輕松地了解前因后果。大眾更愿意了解這些事件會對自身有什么影響,所以持續關注這些新聞。因此,采編人員要注意與相關部廣門聯系,對事件做出公正的分析與預測,將報道做到有始有終,對于社會輿論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二)提升新聞采編人員的責任感為了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性,采編人員的責任感一定要強。要時刻注意保持新聞采編人員的社會責任感,使之能摒棄利益的誘惑,進行公正的報道。對于那些標題與內容不符或者夸大事件,使敏感問題引起口角之爭,擾亂社會輿論等情況一定要遏制。不定期地對新聞采編人員進行道德教育培訓,使其擺正自身的位置,在工作中不帶個人情緒,在新聞采編的時候,選擇好方向,用積極向上的語言進行報道,保證內容的真實性。
(三)運用多樣的新聞采編形式
新聞采編人員在對新聞內容進行收集的時候,要注意深挖出更多的內容,在播報的時候,要選擇運用大眾都感興趣的形式。例如,采編人員可以運用音視頻、直播等新手段編輯新聞內容,使其變得直觀易懂。大眾也更喜歡這樣的方式。還可以將事件結合多種編輯形式,做出高質量的新聞,滿足大眾的需求,進而提升傳統媒體的競爭力。
(四)加強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聯系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目的都是傳播信息,因此在這個方面可以增加二者的聯系。傳統媒體可以逐步向網絡平臺方面發展,吸取新媒體的傳播優勢,提升新聞傳播的時效性。而新媒體可以借鑒傳統媒體的真實性與嚴謹性,注意新聞內容的深度,保證新聞的質量。加強二者之間的聯系,使各自的缺點得以改善,共同進步,為大眾制作出高品質的新聞。
三、結語
在新媒體時代下,大眾對新聞的要求逐漸提高,為了能做出更多、更好的新聞,并保證內容的真實性與嚴謹性,一定要提升新聞工作者的采編能力,改變以往陳舊的采編方式,結合實際情況與大眾的需求,運用多種有效的辦法,用全新的模式制作出優秀的新聞,使傳統媒體也跟得上時代潮流,在市場競爭中不斷前進。
(作者單位:山東省莒南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