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
數學圖形與幾何知識一直是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難點,對于抽象的部分講解難度相對較大。微課教學具有生動性、形象化的特點,可以使教學過程更加便捷、生動。本文結合自身的實際教學經驗,對微課如何在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知識教學中運用進行探討。
一、將微課教學系統化,形成教學體系
目前,優秀的微課大多是單個教學視頻,并沒有形成相關聯的知識體系,對知識系統性的掌握有所欠缺。這些微課教學一般不夠完整,授課時間太短,使學習人員很難形成完整的邏輯思維,導致學習重點不突出。教師可針對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知識教學形成一套教學專題,使教學視頻可以永久保存,這樣有利于學生在后期反復觀看。比如,在教學“體積”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選擇三個系統化的微課視頻進行教學:第一個微課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第二個微課學圓柱的體積,第三個微課復習立體圖形的體積。這樣,可以將各個立體圖形體積的推導過程進行系統的講解,使學生可以依照知識點建立關聯思路,形成系統化認知。
二、利用微課突破教學重難點
針對圖形與幾何這一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難點,使用微課可以將所講知識由靜態呈現轉變為動態表現形式。通過微課中豐富的圖像和畫面呈現,使學生上課注意力大幅度提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例如,在教學“圓柱的體積”這節課時,難點在于理解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我先讓學生預習微課,然后復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和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并對“怎么計算圓柱體積”進行思考。最后,教師使用微課展示兩種圓柱的轉化方法,并得出結論。運用微課幫助教師避免了抽象化、復雜化的授課模式,提高了教學效率,更好地突破了教學難點。
三、利用微課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
在課后復習中運用微課能有效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也能為將來的教學工作提供參考。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學圖形和幾何知識的理解,通過讓學生復習微課并反饋,教師能及時引導他們學會并運用所學知識,將學生之間的差距逐步縮小。
小學階段的學生,其思維方式正在逐步由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轉變。教師要充分利用微課教學的優勢,結合目前課堂教學方式,在微課教學的研究性、拓展性及生活實踐性方面加以整合,建立新的教學系統,有效服務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