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春
如今,伴隨著信息技術的深度發展,我國開始進入信息時代。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適時運用多媒體手段,可以對課堂教學的傳統模式進行有效的創新,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舉措。在準確運用電教媒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小學生的感官調動起來,打破傳統數學教學方法的桎梏,充分發揮學生自身主觀能動性,并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以及文化水平。
一、運用多媒體提升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以及直觀性
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避免過去單純的理論講解,不斷提升教學的趣味性以及直觀性。舉例來說,教師在教學“測量”時,講述直尺(測量長度)的過程中,由于直尺刻度非常小,學生不容易詳細地觀察教師的操作,教師必須將刻度精準放大,才能便于學生觀察學習,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而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模擬真實的直尺,并配合詳細的語言講解,這個問題便可迎刃而解。總之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解決各種疑難問題,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以及直觀性。
二、運用多媒體拓展了學生的數學知識面
通過實施多媒體教學,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對學生的知識內容進行不斷地充實,以此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進而實現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計算機以及實驗教學之間的充分融合。如在教學“什么是周長”一課時,教師先用多媒體出示實物圖形(如樹葉等),然后沿物體邊緣描線,理解周長的定義,在數學課堂中,展示一個具有現場試驗以及模擬仿真的數學教學,看到這些畫面,小學生就會容易理解這些數學知識。此外,多媒體課件可以對實驗的結果以及過程進行真實、全方位模擬。
三、運用多媒體豐富了數學教學資源
小學數學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可以在數學課堂上展示豐富、多元化的數學學習資源,不斷豐富小學生的數學知識面。此外,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下載各式各樣的數學教學文本、課件以及視頻,拓展課堂教學內容,不斷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效率。從而讓小學數學課堂具有更強的趣味性。因為通過觀看多媒體動畫,學生可以充分地了解、掌握數學量轉變的全部過程,深入掌握重要的數學規律,不斷擴充數學知識。
比如在教學“體積單位的換算”和“有趣的測量”這些課程時,如果僅憑教師的說教,僅憑學生憑空想象,很難真正理解體積單位之間的關系和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測量,而如果教師利用課件,就能直觀地讓學生觀察并領會“每兩個相鄰的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和從水面的高度變化很容易測算出不規則物體的體積,這樣操作起來,既省去了教師重復講解的繁瑣,也能讓學生真切掌握新知。
四、運用多媒體簡化了數學知識難度
如今,在小學數學教材中,許多教學內容非常抽象以及復雜。若是僅僅依靠數學教師課堂講解,學生無法深入地掌握以及理解。然而,通過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過去復雜、難以理解的學習過程就會進一步地簡化,更加容易理解,針對教學重難點,數學教師可以將其制作成集動畫、聲音以及圖片于一體的教學課件。如教師在教學“圓的面積”一課時,通過課件演示把圓分割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然后探究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的哪些因素有關,從而通過簡單的方式展現原本復雜的數學知識,不斷降低小學數學學習的難度。
總之,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引入多媒體,從而有效創新課堂教學的模式,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舉措。當前,在小學的數學教學當中,多媒體教學已經得到了極其廣泛的應用。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有必要借助多媒體技術來開展大量的數學教學活動,利用動畫來做好數學模型的演示工作,從而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數學模型以及概念,提升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對多媒體的準確運用,可以突破傳統教學方法的限制,將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提升學生的文化水平以及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