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英素
摘要:合作學習是初中物理教育中的一種新型教育手段,能夠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存在感,讓學生多多依靠自身的作用完成對物理知識的建構和分析,從而加深對物理基礎理論和物理實驗的印象。作者從自身的教育實踐出發,提出將合作學習活動應用于實驗教學、理論教學,嘗試對傳統物理課程的教育結構進行調整,逐步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建構的效果。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理論教學
高效物理課堂是指教師在有限的教育時長內,將教育效果達到理想狀態的課堂,而教育活動是促進教育效果靠近理想狀念的途徑,所以,為了切實地提升物理學科的教育實效,真正地讓學生在物理課堂中能夠學有所獲,教師可以借鑒合作學習活動,切實地讓學生從合作出發,提高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質量,結合現存的教育問題進行合作學習活動細節的優化,從而逐步彰顯合作活動的使用價值。
一、應用于實驗教學,各司其職
實驗是初中物理教育中的特色,也是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建構的方式之一,基于實驗,學生能夠對原本認識的物理理論進行驗證,也能夠將物理理論進行可視化的再現,從而加深對物理知識的印象。但是,透過實際的物理實驗我們能夠知道,基于實驗資源的數量,以及學生的物理實驗操作能力,學生很難一人為一組完成物理實驗,而是需要與同伴進行相互結合形成集體才能給完成的。所以,物理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物理實驗操作能力,以及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知情況,為學生進行實驗小組的安排,使學生在發揮自身作用的過程中,促進實驗的順利實施。
例如,在《串聯和并聯》中,為了增強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印象,教師為學生組建“串聯和并聯探究”的實驗。在具體開展實驗前,教師先為學生講解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理論內容,為學生參與實驗奠定理論基礎。隨后,教師對班級中學生的理論知識認知情況,以及學生的性格特點等進行分析,區分出班級中哪些學生對串聯、并聯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較好,哪些學生的性格較為活潑等。之后,教師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為學生進行組員的安排,保持小組與小組之間學生的差異,如一個小組中既有對串聯、并聯電路理論知識掌握程度較好的學生,也有對這部分理論認識效果不佳的學生,既有性格外向的學生,也有性格內向的學生等。緊接著,學生在安排好的小組中對個人的能力進行細致的分析,為不同的學生安排不同的實驗任務,以便每一個學生在明確自身價值中,各司其職,共同促進本次實驗的順利開展。
顯而易見,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進行組員的合理安排,能夠讓每一位學生都在物理實驗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從而促進物理實驗的順利開展。
二、應用于理論教學,調整結構
理論知識是學生進行物理知識學習的基礎,也是支撐學生完成物理知識探究的動力,試想,如果學生沒有進行物理理論知識的學習,那么也不能順利開展實驗探究,無法進行物理現象的解釋。而在目前物理理論的教學中,相對于教師單向為學生介紹理論知識來說,教師也開始傾向于讓學生以合作的形式進行學習,使學生能夠在依靠集體思維中,加深對物理知識的印象。但是,存在部分教師過度使用合作活動,卻忽視對學生個人思維進行鍛煉的現象,使學生學習物理理論知識的質量很難再上一個臺階。所以,為了更好地彰顯合作學習活動在物理課堂中的應用價值,教師應當對合作學習活動的結構進行調整,增添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過程,以便學生實現個人思維和集體思維的雙重發展。
例如,在《分子熱運動》這節課中,教師先明確本節課的教育內容是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以及分子的無規則運動等,結合上述內容,教師為學生設定合作討論的話題,如“擴散現象只能發生在氣體上嗎?”等。之后,教師為學生預留自主思考的時間,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物理思維,以及自身對生活中現象的觀察,對這一問題進行思考,并得出帶有個人特色的答案。隨后,教師為學生搭建合作學習的空間,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意見的交換,并闡述自己的理由,以便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對這一問題有更深入的認識。
由此看出,在初中物理課堂中,教師對合作活動的教育結構進行調整,能夠給予學生自主思考和集體思索的多維空間,從而讓學生的物理思維得到有效的鍛煉,實現自身綜合素質的成長。
三、應用于自主學習,明確師位
合作學習活動是強調學生本位性的教育活動,在合作學習活動中,教師也常常期望學生依靠自身的作用,完成對物理知識的探究,盡可能地不干預學生的學習過程。但是,完全給予學生自由的合作活動會存在紀律問題,以及學生討論方向散亂的情況,以至于合作學習活動的最終應用價值與預期相違背。所以,為了促進這一問題的改進,物理教師在應用合作活動時,應當適時地出現在學生的身邊,從而幫助學生打造良好的外部討論環境,解決學生在交流中存在的問題,實現合作活動的順利實施。
例如,在《能量的轉化和守恒》中應用合作活動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恰當的參與,加快學生進行合作的效率。在課堂中,當教師為學生設定了合作學習的小組后,教師先對學生進行放權,讓學生盡可能地自主進行討論和分析。隨后,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交流過程進行密切的關注,及時地發現學生在交流中存在的疑惑和問題,并結合學生的思路為學生指引解決問題的方法,促使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幫助下,實現本節課的順利合作。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為學生教授物理知識中,應用合作學習活動對提高物理教育的質量中具有積極的價值,但是,目前物理課堂中應用合作活動還是存在一些問題,致使物理教育的質量不能提升到新的高度。所以,為了真正地實現合作活動的使用價值,教師應當圍繞當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指導,以便在解決問題、調整合作中,提高物理教育實效。
(責編 張欣)
參考文獻:
[1]張彥玲.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的改進策略探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