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穎
摘要:近年來,為了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全國各地市政道路建設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而同時,在道路建設中所遇到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尤其在城市道路軟土地基,更是對道路的建設造成了一定的難度。本文結合城市軟土地基的實際情況,對軟土地基的施工提出一定的解決方法,從而對優化城市道路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城市道路;軟土地基;施工;處理方法
縱觀我國城市分布,我國東部較西部來說更為發達一些,但東部發達地區大部分位于江河流域周圍,屬于軟土范圍。越繁華的城市,交通建設越為發達,那么如何在軟土地基上對于這些發達地區進行交通建設,是道路建設需要考慮的問題。只有將軟土地基的問題切實解決,才能為下一步的道路建設提供更好的條件保障。雖然我國現有多種處理軟土地基的方法,但是必須要立足于實際,根據國內軟土地基的分類選擇不同的處理方法,才能夠有效解決軟土地基的問題。
一、軟土地基
軟土是巖石的風化產物,內部富含腐殖質、微生物、水,一般處于流動狀態,有較強的壓縮性,較弱的透水性,在受到壓力之后軟土不能自動復原,含有大量的有機物。
而軟土地基則是基于在軟土的基礎上,與淤泥、泥巖、松散砂等物質組成的土層。一般道路為軟土地基時,過往車輛很容易出現“跳車”現象,甚至出現3~50厘米的沉降,或者路面開裂、下限等情況,給過往行人車輛造成危險。如果地基狀態不穩,那么整個后續的道路平坦就都存在問題,如果軟土地基不能夠保證固化,嚴重甚至會導致整個區域內的土地斷裂。
二、如何處理軟土地基
(一)墊層法
此方法適用于處理軟土地基的淺層表面,包括淤泥、沖填土等材質的軟土地基。首先挖除路基下軟土,換之以強度較高的粘性土或其他硬性材料。再具體一點,先將軟土地基的淤泥或其他導致軟土地基出現的因素清除掉,換上其他強度較高的材料,可以實行分層的方法,底層可以鋪卵石,上層鋪砂礫,中間可以設置承托層,效果會更加理想,最后分層壓實,從而改善軟土地基。
(二)排水法
很多軟土地基是因為其地下水含量過多,或者在雨季由于其地勢問題而造成的蓄水,從而引發軟土地基的出現。對待這種情況,首先要根據周圍的地形自然坡度,將地表面挖開,把積水排除,且要進行加密處理,增大挖開溝渠的排水功能。假如是因為地下水含量過多,還可以通過填土等方法來加強此段地基,填的圖里要加上一些透水量好的沙土或者碎石,以達到透水好的效果。
(三)堆載預壓法
用大量的土、骨料等材料作為軟土地基的預壓荷載,在道路建設開始之前,將其用于軟土地基的傾軋,從而達到軟土地基固結變形,達到施工建設所要求的標準。具體來講,在施工建設之前,在需要進行處理的地基上鋪上大面積的土工膜,然后再將預壓荷載鋪在需要處理的地基上,經過漫長時間的處理,預壓荷載在需要處理的地基上長期堆積,從而對處理地基造成一定的壓力,將軟土地基中的孔隙水擠壓出,使軟土地基變形、最終固結,直到軟土地基的強度增加,達到施工標準之后,再將預壓荷載清理干凈,重新開始道路建設。
一般情況下,堆載預壓法是運用最多的方法了,適用軟土地基種類多,不傷害環境,操作簡單,成本也低,唯一一點就是這個方法需要大量的時間來進行操作。
(四)加固土樁
首先準備一臺集回轉、噴粉、翻松與攪拌功能并存的機械,將軟土地基選定局部范圍,用此機械對軟土地基內的軟土借助固化材料進行加固,最終形成加固土樁體。可以是水泥攪拌樁、旋噴樁和粉噴樁。具體來說,假如軟土地基屬于正常固結淤泥、飽和粘性土地范疇,且周圍場地狹窄,屬于上硬下軟狀態,那么可以選擇水泥攪拌樁或粉噴樁。通過具體測量軟土地基的數據,具體對水泥攪拌樁或粉噴樁進行設計,以便能夠滿足軟土地基施工后的沉降要求。
(五)粒料樁
在軟土地基的處理范圍內,采用碎石等松散材料,作為地基的樁料,以便能夠提高軟土地基的承載力,從而進行下一步的道路建設。粒料樁只適用于粉土、粘土、雜填土等變形控制要求不十分嚴格的地基范疇,一般粒料樁設置為正三角形,樁頂設有砂礫或碎石墊層,以便促進料粒樁的應用。
三、施工注意事項
(一)前期準備
在進行道路建設時,均要做好前期準備。尤其是軟土地基,耗費時間長,且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成本,而且道路屬于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尤其軟土地基,更是如此。所以在道路建設時一定要提前做好規劃,能盡量避開軟土地基的路段可以避開,實在避不開的也要做好前期準備。
首先對軟土地基進行實地考察,全面詳細地對軟土地基的情況進行分析處理,如軟土地基的厚度、深度、范圍、類別等基礎情況,還有滲透性能、水位、含水量等專業因素,都要一一核實清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同的因素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勘探。對工作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路設計師可以采用圓弧法、宮川法等其他方式,全面分析軟土地基,從而得出所要應對的軟土地基的具體情況,再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方法,實際進行處理。
(二)施工設計
在真正開始道路建設之前,還要準備好施工設計方案,將所有可能發生的因素全部考慮周全,最終得出一份完美的施工設計方案。內容包括施工場地的工程地質報告、土工實驗報告諸多測量資料。對于軟土地基,分情況進行討論,淺層表面與深層軟基如何分開處理,需要在施工設計方案上完美體現,將可能涉及到的問題提前考慮,以便在發生問題時手足無措,可以隨時拿出解決方案,促進道路建設。
四、結語:
在城市建設中,道路建設是其中重要的一環。而如果道路建設中存有軟土地基,那么對道路建設工程所造成的不良影響是非常大的。軟土地基的存在,會引起路面起伏、開裂,嚴重甚至引起跳車或某個區域內的路面整體斷裂現象,對過往行人和車輛的安全造成嚴重損害。而本文所陳述的一些處理措施,均是對軟土地基進行加固,提高地基的承載力,降低地基的沉淀量,以便能夠更好的為道路建設服務,為城市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杜存貴.城市道路軟土地基施工及處理方法關鍵探索[J].智能城市,2019,5(11):97-98.
[2]胡廣軍.試論城市道路軟土地基處理方法[J].民營科技,2017(08):200.
[3]李井超.城市道路軟土地基施工及處理方法[J].江西建材,2011(04):26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