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丹丹
[摘 要] 本文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特征和模式為主要研究內容,結合當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特征,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在企業中的有效運行對策為主要依據,從具備全面性、系統性、戰略性、效益性,構建完善全面預算管理機制,提升對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監督和考核,對全面預算實施信息化管理等幾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指導企業加強全面預算管理,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 企業運行 全面預算管理 管理特征 信息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 F275 文獻標志碼:A
全面預算管理屬集權管理形式,對于企業來說,全面預算管理是其內部比較重要的管理手段。借助此手段可提升企業內部管理效果,使得企業在市場上占據更有利的地位,為企業實現經營目標提供有利條件。由于全面預算管理手段自身具有比較明顯的特征,且可以劃分為不同的模式,所以,要想有效地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就要強化對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進行綜合分析和研究,以期實現企業戰略性目標。
一、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特征
(一)全面性
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可以對整個企業內部進行全方位的管理,即對企業的籌資、經營以及財務等進行預算管理。因此,這就需要對企業經營進行全面控制和管理。實施此項工作前期,需要對企業預算活動進行全面分析,對其進行編制、執行和評價,引導所有部門全部參與其中,對各個工作環節和細節進行合理控制,并且強化各個部門之間的合作和互動。所以,全面預算管理存在全面性特征[1]。
(二)系統性
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中有效實施,存在一定的系統性,在企業進行各項基本工作時,各個部門之間需要保持良好的互動關系,避免一個部門無法獨立完成預算工作,繼而嚴重影響整個企業的預算質量和效果。從縱的層次上分析,這需要將預算編制、執行和考核等基本工作全部納入企業工作之中,以使預算管理更加系統和順利完成。所以,企業要想合理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機制,就要實現對企業內部所有部門和工作的系統化管理。
(三)戰略性
全面預算管理在實際執行期間,具有一定的戰略性高度,可以為企業經營及決策等提供科學化的依據。在企業進行各項基本工作時,企業需要對內部具有的各種資源進行合理分配,使企業內部資源能夠被充分利用。為實現這一基本目標,企業就需要站在戰略性高度,制定全面預算管理計劃,對企業全面經營管理進行整體化規劃和控制,從而使企業戰略性目標得以實現。
(四)效益性
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中實施的最終目標,就是使得企業可以贏取更多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可以說,此項工作具有一定的效益性特質。最近幾年,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企業面對的市場變化以及競爭形勢越來越嚴峻。所以,企業要在不斷探索中尋求適合自身發展的途徑,以便使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順利進行,使企業節約更多的經濟成本,為企業贏取更大的效益和利潤,進而推動整個企業長久性運行和發展[2]。
二、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在企業中的有效運行
(一)構建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機制
確保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模式順利地有效地運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機制,這是最主要的目標。為此,企業要做到:第一,對市場以及自身發展情況進行綜合考查,采用多元化預算形式,并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和運行狀態進行全面預算管理,使得企業各個環節工作都能夠順利開展;對工作細節進行統計,制作便于觀察的表格,使得企業員工都能夠更好地查閱并做好管理[3]。第二,采用滾動預測形式,對企業戰略目標進行預測,將預測結果和整理后的結果進行有效對比,對其進行綜合分析和評價,尋找企業實際發展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并針對實際問題制定相關對策進行合理解決和處理,在具體實施中,要善于改進和調整,以期完成企業運營的實際目標。第三,關注企業實際資金運行狀態,對企業內部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站在不同角度和維度上進行全面預算,對資金進行合理比對,尋找數據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和不同,并對其進行有效的改善和調整,進而推動整個企業穩定發展,從根源上提升整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效果和質量[4]。
(二)提升對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監督和考核
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對于企業經營情況具有直接的影響,所以為確保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形式能夠有效運行,就要對企業實施的全面預算管理模式進行監督和考核。第一,強化從企業內部資金的使用、人員的配置等各個維度進行合理監督和控制,特別是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要有效使用預算管理模式,對預算、人員數量以及資金進行全面監督和控制,使用靈活的或者滾動形式對其進行整體管理和預測,對全面預算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確保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能夠保持完整性,使其更加規范和實用。第二,使用獎勵機制,保證工作有效進行,最大限度調動整個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強化全面管理預算執行效果。要對企業員工實際工作情況開展考核工作,比如,很多企業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模式期間,對季度、年度情況進行考核,對人員工作日常情況進行全面監督和調查,這樣便于有關管理人員及時掌握企業預算資金的管理和流動情況,給予優秀人員和團隊一定的經濟獎勵,提升所有工作人員的主動性,對于那些工作效果不好、拖延工作的人員則要采取懲罰措施,以提升全面預算管理模式的實施效果,減少企業的經濟成本[5]。
(三)對全面預算實行信息化管理
在企業內部進行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經常會出現預測結果和實際經營狀況存在差異的問題,所以在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要對存在的差異性進行綜合分析和研究,尋找出現此種結果的原因,借助信息化管理形式,將不同原因進行分裂和整理,便于企業其他后續工作順利進行。比如,一個企業發現成本支出在一個季度內突然上升,借助信息化管理發現,是因為壞賬導致的,致使預算和實際結果之間存在相當大的差異性,企業就要引起高度重視,將實際和預算之間的差異縮小到最小,縮小到使企業能夠承受的范圍。企業在整個管理過程中,要有效使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要合理發揮互聯網優勢,對企業日常工作情況進行管理,為企業提供充足服務,特別是在全面預算結果審核工作期間,企業有關人員要善于借助網絡平臺,對審核工作進行有效審核和分析,使得審核結果能夠以系統化分類的形式呈現出來,并對差企業差異化問題進行研究,分類后制定具體方案來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地提升企業管理的效果和質量,最大化地節約時間,在網絡上實現對資源的共享,為企業贏取更多的利潤,使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下可以更好地得到發展,在市場上占據更好的位置,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樣就可突現全面預算管理的價值和意義。
三、結語
總之,全面預算管理模式的有效實施,是推動企業穩定性發展的主要策略之一,是整合企業內部資源信息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企業戰略性目標的有效手段。所以,在企業實際運行中,要對全面預算特征進行詳細分析,結合市場發展和企業實際情況制定全面預算對策,提升企業內部資源管理能力,推動企業正常地順利地發展,進而實現企業戰略性發展目標 [6-7]。為此,企業要借助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對企業內部工作進行綜合監督,對有關人員的實際工作以及日常情況進行有效考核,使用獎勵和懲罰機制對員工進行管理,激發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在不間斷的管理和監督之中,發現企業運行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結合實際情況和未來發展對其進行有效的改進和調整,使得企業正常化運行,推動企業穩定性發展,從而實現企業的戰略性目標。
參考文獻:
[1]許琳.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特征和管理模式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7(28):178.
[2]呂進.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特征和管理模式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7(28):150.
[3]李廣清.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特征和管理模式探究[J].時代金融,2017(29):169- 170.
[4]趙潤環.淺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特點和管理模式[J].經貿實踐,2017(23):100.
[5]賴藝玲.全面預算管理的特征和管理模式分析[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13):227- 228.
[6]陳峰.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實施中的重難點及解決對策研究[J].居業, 2017(8):177.
[7]王妤婕.中小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模式運用相關問題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 2018,287(5):13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