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勝東
摘要:高效籃球教學是體育課堂的必修項目,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以及籃球的訓練要領具有促進作用。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嚴格遵守科學的運動方式,并采用訓練新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籃球技術要點,從而在各方面推動他們綜合素質的進步。基于此,本文就針對高效籃球教學與訓練的新方法展開全面分析,并根據當前教學現狀給予合理的應用策略,以供廣大同仁參考。
關鍵詞:高效籃球;教學與訓練;新方法
籃球是眾多學生熱愛的一項體育活動,各所高效都將其廣泛推廣。在籃球的教學過程中,傳統的訓練方法難以適應新時代下的教學需求,所以,新的訓練方法必須全面應用于課堂。在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包含激情的狀態下進行籃球技巧的練習。因此,為順應新課改的要求,高效體育教學在籃球項目中應積極引進新訓練方法,讓所有學生感受到籃球運動的激情與趣味性,從而提高體育教學的整體質量。
一、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方法的現狀
(一)課堂教學模式較于單一
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大多在訓練學生前,都會將動作技巧講解一遍,并進行幾次的示范動作,然后便讓學生進行模仿,使得整個教學過于單一,不利于課堂正常進行。傳統的教學方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作用,但缺乏師生間的互動,學生的興趣也沒有激發出來,使得籃球訓練的效果得不到提升。同時,單一的教學方法比較枯燥乏味,學生一直是被動式聽講,缺乏足夠的時間用于動作技巧的創新,而教師也沒有對其進行關注,導致體育教學的培養過于木訥,無法與新課改的要求像吻合。
(二)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深度不夠
雖然體育教學多維戶外活動,但必要的教材指導也是有必要的。而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對書本中有關籃球的內容研究深度不夠,缺乏準確的研究方向,只是系統的做了個部署。學生在這些技巧的理解和注意事項中無法準確捕獲其中的要點,也就導致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性不高。另外,多數學生認為體育教學應以戶外活動為主,教材上的內容要點只需在籃球場上教學便可,而教師對此也沒有進行過多的解釋。由于課堂時間的有限性,使得教材中的一些高難度技術要領無法讓學生掌握,這也就滿足不了教學的指標[1]。
(三)學生的適應能力不受關注
教師在籃球訓練過程中,所講述的方法未必適合所有學生。籃球運動是對體力、技巧、意識等因素的有效考驗,然而由于部分學生對籃球運動并不擅長,導致那一跟上節奏。教師在觀看學生進投籃、運球時盡管發現部分學生存在動作失誤,或者與籃球運動的準則相違背時,并沒有對其進行單獨的指導,只是稍微提點,這使得籃球運動在部分學生心中的印象不容樂觀。另外,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各有千秋,教師一般都以統一的標準進行授課,導致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難免產生自卑感,不愿意參與到籃球的運動中。
二、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的新方法探究
(一)以新型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部署意識
籃球運動對運球的動作要領要求較高,也對戰隊的部署有著嚴格指標。在動作要領上,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自主創新,并讓學生在課堂時間內完成相關技巧的鍛煉。同時,籃球的每個運球、扣籃動作與肢體需要緊密配合,部分學生難以準確掌握時,教師需要針對部分學生單獨的進行指導并示范規范的動作[2]。
在籃球比賽環節,教師需要讓學生認識到場上五位選手所各自代表的職能。例如:1號控衛是進攻發起者,最初的防守關;2號控衛是突破和三分球,第二關防守,還有小前鋒、大前鋒和中鋒。學生在了解這五個職能后,根據自己擅長的位置進行自由組隊。在比賽期間,教師擔任裁判,監督學生比賽中的違規、罰球等狀況。若某些學生在技術上仍存有問題,賽后教師需對其進行強調,避免下次再犯。
(二)以模擬的方式促成籃球想象訓練
教師通過慢動作將籃球技巧展現在學生面前,并對每個動作進行解釋,引導學生通過大腦將這些動作進行模擬性演練。同時,教師在給予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想象訓練時,要督促學生將每個連貫性動作進行反復演練,從而加深其印象。在實踐的籃球練習過程中,學生由于大腦經過了反復的模擬演練,使得身體的各個肢體逐漸形成條件反射,在多次練習后便可熟能生巧,最終掌握籃球技術的最高奧義[3]。
(三)提高學生對發現問題的技術訓練
在日常訓練中,教師可轉變課堂結構,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問題,并思考出對應的解決方法。在這一教學模式中,教師不需要將動作示范給學生,讓學生在沒有束縛的前提下進行技術的演練,可促進他們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除此以外,在問題技術訓練模式中,學生擔任課堂的主角,教師只負責監督、引領的作用。這不僅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籃球運球、扣球等動作上注意點,也能實現創新教育的培養,并且在現實的實踐訓練中檢驗新的動作技巧能否適應比賽時的靈活性,促進課堂的整體效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效籃球運動在教學與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采納新的教學模式,不斷幫助學生掌握各種技術要領,從而實現體育課堂教學在籃球方面的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宋亮.籃球教學和學習新的途徑與新的方式與方法探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08):167+169.
[2]何賓.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的新方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01):43-44.
[3]周勇.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的新方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