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柯君
摘要: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同時也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質。但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當前我國城市的建設過程中也存在許多生態問題。海綿城市是近幾年來提出的一種城市發展理念,利用這種方法能夠有利于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不僅如此,將其與城市住宅小區進行融合,實現城市住宅小區的實用價值與美學價值共同發展,有利于城市化的不斷進步。
關鍵詞:城市住宅小區;海綿城市;建設
雖然我國城市化建設在不斷發展,但在這個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生態問題,而利用海綿城市理念,能夠通過海綿技術措施處理雨水,進行雨水的收集再利用,有效減少城市水污染和浪費,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將其與城市住宅小區建設相結合,也能使城市的發展能夠更加豐富完善。經過實踐表明,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住宅小區的建設中有著非常好的可靠性和實用性,能夠使城市發展更加美好。不僅如此,在實現城市住宅小區使用價值的同時,也能夠更好地發揮城市住宅小區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為居民帶來更好的生活體驗。
一、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在城市住宅小區中推廣的意義
(一)經濟意義
通過海綿城市的建設,可以大大減少因城市住宅小區內澇造成的經濟損失,減輕暴雨時城市排水管網的壓力,從而避免水資源的浪費。不僅如此,還可以將綠地系統所收集到的水資源等進行再利用,將資源的損失和浪費降到最小。
(二)生態意義
隨著我國城市大力實踐海綿城市理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路面硬化的數量,增加城市住宅小區的綠地空間。同時,對水資源的再利用也能夠使稀缺的水資源能夠被合理利用。不僅如此,對海綿城市進行建設,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協調城市發展和環境保護,最終保障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落實。
二、海綿城市概述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海綿城市建設應遵循生態優先等原則,將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
三、海綿城市的設計原則
城市住宅小區的海綿城市建設不是獨立的系統,需要結合原住宅開發建設體系,在滿足指標要求的前提下,兼顧其他專業需求,充分利用其他專業優勢,融合自身技術特點,注重生態性、可持續性、節約性的設計原則,實現海綿城市在城市住宅小區體系中的嵌入。
四、開發商的住宅小區開發模式對小區海綿城市建設的影響
城市土地稀缺,寸土寸金,地塊樓板價普遍較高,開發商對地塊定位及開發,往往基于開發商貨值最大化原則,小區規劃普遍采用“高低配”+“強排”方式,特別是含別墅類的項目,導致宅間距被壓縮到極致,扣除道路、庭院、綠化、綜合管線空間,能留給海綿城市的空間并不寬裕。高層或者洋房類小區的空間相對充裕。
五、海綿城市的前置化設計
由于各地方都出臺了詳細的海綿城市建設技術導則,對海綿城市項目要求達到的效果、技術手段、驗收標準給予了比較明確的量化指標,并且要實現對應的目標,必然涉及項目的規劃、建筑、景觀、綜管、結構等多專業,因此,海綿城市必須進行前置化設計,開發商必須在拿到地后,與其他主要專業同時確定海綿城市設計單位,而非將其作為二次深化設計單位對待。專業的海綿城市設計單位是住宅小區海綿城市順利實施的重要條件。
六、城市住宅小區海綿城市設計的關鍵點
海綿城市技術導則之于各城市新建住宅小區都有具體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和設計降雨量的指標要求,可結合項目用地面積和綠地率等規劃指標及徑流系數,先行計算項目年徑流總量和徑流控制總量。然后,根據各城市的新建住宅海綿城市的約束性指標,結合規劃、建筑中硬質面積,計算出項目需要達到的硬質總蓄水量。根據項目規劃、建筑、景觀、綜合管網等因素及上海海綿城市規劃指標完成海綿城市設施選型,并根據各地導則中的建筑與小區系統指標,結合建筑及景觀提供的屋頂、車行道路、綠化及硬質鋪裝面積等相關數據,分別計算各個設施實際可調蓄水量,再進行加總計算,得出全區實際的雨水調蓄總量。雖然住宅小區的海綿城市設計涉及多個專業,但由于在小區尺度下的海綿城市設計更多地需要與小區景觀設計緊密結合才能體現出來,因此二者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景觀專業則需根據確定的海綿城市設施選型,具體結合景觀方案,運用景觀設計手法,將海綿城市的功能進行景觀化處理。例如高低位花壇、植草溝、雨水花園等。住宅小區的海綿城市設施中有部分設施也需要結合建筑及結構設置,做到功能、美觀、安全的統一。例如屋頂花園、儲水罐及雨水調蓄系統。住宅小區的海綿城市主要是關于雨水管理的系統,不可避免地需要涉及原管線系統,因此,需要在設計中既考慮滿足功能和指標要求,又要求盡可能地利用原管線系統,節省空間及造價。考慮部分小區建筑密度較高,留給海綿城市的空間比較有限,可在中后期采用引入BIM檢測的方法,進行碰撞檢測和優化,確保后期的可實施性。
七、海綿城市施工過程中的聯動管理
住宅小區海綿城市是個完整的系統,從建筑的屋頂到地下室都有涉及,橫跨多個專業,因此進入施工階段,需分別對建筑、景觀、綜管、結構等相關進行施工交底,項目中心管理人員需對多個專業進行統籌管理,避免出現各自施工、銜接環節脫節現象。
八、海綿城市的使用與養護
由于海綿城市是近年來新出現在住宅小區中的新系統,其中存在較多的植草溝、高低位花壇、屋頂綠化、雨水花園、雨水調蓄等設施,海綿城市交付后,需要物業提升設施的使用和養護水平,定期進行維護和清理,保障設施整體運行順暢,長久使用,例如植草溝的維護和落葉的清理,以及雨水調蓄設施的清理與維護等。
九、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的推廣應注意的問題
(一)海綿城市建設要提前做好規劃
海綿城市的建設能夠合理地應用城市雨水。不僅如此,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節約水資源。海綿城市的建設也能減少城市中的水污染問題,對地表有效徑流的調控也有很明顯的作用。但是,要想城市能夠更好地發展,就應該注意建設海綿城市的每一個細節。并且海綿城市的建設僅僅是城市建設的一方面,要對海綿城市的建設制定一個具有前瞻性和整體性的規劃。同時,每位設計人員也應該針對城市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發展計劃,從而讓它們與建設海綿城市的規劃完美結合。
(二)發展海綿城市建設要以生態保護為主
建設海綿城市的主要目的就是對城市內的水生態系統進行平衡和修復,避免雨水對小區環境的污染。同時,建設海綿城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節約水資源,有效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此外,還應加強小區內水循環系統的自主調節能力,對綠地系統的水資源再利用進行完善和修復。只有在海綿城市理念的建設實踐過程中,對小區內的生態進行有效保護,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城市的發展。
(三)海綿城市的建設應因地制宜
我國幅員遼闊,尤其是南北兩地的自然條件差異較大,造成它們的水文特征各異。因此,相關人員在進行海綿城市的建設過程中,就應該因地制宜地制定相應措施,并且還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相應措施,從而保障生態保護的理念能夠真正貫徹落實,達到更好的建設效果。
十、結語:
城市住宅小區的海綿城市是一個涉及多專業的完整的系統,通過前置化設計的介入,可提前優化海綿城市建設的基礎條件。通過對多專業的統籌協調,有效落實各項量化指標和技術手段。通過施工過程的聯動管理,確保系統完整實施。交付后的物業管理,為整個海綿城市系統的有效運轉提供長期保障。
參考文獻:
[1]伍業鋼.海綿城市設計:理念、技術、案例[M].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2]王寶明.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研究[J].市政技術,2016,34(4):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