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明霞
摘要:目的:在心臟介入手術中應用人文關懷護理,分析與研究其應用效果。方法:病例收集時間為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上述時間段內選取70例心臟介入手術患者,采取奇偶數字方式將70例患者分成兩組,常規組35例采取一般護理,研究組35例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對比不同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常規組的低,且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常規組高,結果對比差異較明顯,(P<0.05)。結論:在心臟介入手術中應用人文關懷護理,可以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人文關懷護理;心臟介入手術;效果
引言
心臟介入手術是治療冠心病、心梗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治療手段,也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先進的微創技術,具有創傷小、手術時間短、恢復快等諸多優勢,受到了廣大患者的喜愛,但是只要作為手術,就會對機體造成一定的損傷,因此,為提升手術效果,促進患者康復就需要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1]。本次研究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這一時間段內選取70例心臟介入手術患者,分別給予一般護理和人文關懷護理,對比不同組患者的護理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病例收集時間為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上述時間段內選取70例心臟介入手術患者,采取奇偶數字方式將70例患者分成兩組,常規組35例:男患者20例、女患者15例,年齡區間在30~70歲之間,平均年齡(55.6±10.1)歲;研究組35例:男患者19例、女患者16例,年齡區間在31~72歲之間,平均年齡(56.3±10.7)歲;經統計學對不同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計算后發現基本無差異,(P>0.05),研究結果可以對比。
1.2方法
常規組35例在心臟介入術中全部采取一般護理,包括疾病相關知識講解、用藥飲食指導、以及其他基礎生活護理。
研究組35例在心臟介入術中全部實施人文關懷護理,首先,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要全面了解其基本情況和習慣愛好,為其營造家庭式的病房環境,使其在住院期間可以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和舒適,術前,護理人員詳細耐心的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手術治療方法、相關注意事項等,對于對手術存在恐懼害怕心理的患者護理人員要及時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和鼓勵,告知其手術比較安全且治療效果比較好,消除和緩解其不良心理,同時,協助其做好術前各項常規檢查,確保其身體情況符合手術要求。其次,術中護理人員要全程陪同患者,對其進行安慰和鼓勵,同時密切關注其各項生命體征,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冷靜告知手術醫生并協助其進行處理,直至手術順利完成。最后,當手術安全結束后,護理人員要第一時間告訴患者與家屬手術非常成功,使其可以放松心態,密切關注其術后恢復情況,做好并發癥預防和護理措施,指導其合理用藥、飲食、以及運動,另外,還需要做好患者出院以后的隨訪工作,全面評估其恢復情況,定期進行電話隨訪,促進其疾病與身體的恢復[2]。
1.3 觀察指標
(1)觀察不同組患者的并發癥和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4.0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計數資料:并發癥、護理滿意度,用%表示,卡方檢驗,當計算P值小于0.05時,說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不同組患者的并發癥和護理滿意度對比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常規組的低,且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常規組高,結果對比差異較大,(P<0.05),見表1。
3 討論
心臟介入手術雖然具有諸多優勢,治療效果也比較好,但是也會出現部分問題,比如說患者會對手術產生恐懼、擔心心理,造成應激反應影響手術過程,還比如手術過程可能會造成周圍組織損傷,如果護理不得當就會引發并發癥,另外,術后如果患者不能合理用藥、飲食、運動等也會對疾病康復造成阻礙,因此,有效的護理干預所發揮的作用比較重要。人文關懷護理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注重患者生理、心理雙重的需求,旨在為患者提供溫暖、舒適的護理服務,護理水平和護理質量都非常高[3]。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實施人文關懷護理的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常規組的低,且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常規組高,結果對比差異較大,(P<0.05),說明人文關懷護理在心臟介入手術中的應用效果比較好。
綜上所述,在心臟介入手術中應用人文關懷護理,可以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在心臟介入手術患者中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薄艷云,王金雪,楊松.淺談人文關懷在心臟介入手術中的應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4):51-52.
[2]閆芳.人文關懷護理在心臟介入手術中的應用方法及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25):233.
[3]許欣欣. 人文關懷護理對冠心病支架植入術后非心臟并發癥的影響研究[J].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19, 26(0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