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俊

摘要:目的:探究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按隨機數字表法選取本院收治的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74例,分為對照組37例(實施股骨近端髓內釘治療)、觀察組37例(實施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比較兩組術中、術后各項指標情況,以及臨床療效。結果:對照組術中、術后的各項指標情況均要比觀察組差,優良率67.57%低于觀察組的89.19%(P<0.05)。結論:對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實施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療效佳,值得推廣。
關鍵詞:股骨轉子間骨折;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臨床療效
股骨轉子間骨折(IFF)屬于骨質疏松型骨折,經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而且,隨著老齡人口的增加,發生IFF的幾率也在增加[1]。臨床上,一般對IFF患者實施手術治療,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較為常用。為了解其療效,本文研究了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療效,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盲選2015年4月至2018年11月間本院收治的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共計74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37例。對照組女18例,男19例;年齡在60至82歲,平均(68.34±2.58)歲。觀察組女17例,男20例;年齡在61至81歲,平均(68.28±2.56)歲。兩組一般資料相比,無差異(P>0.05)。
1.2方法
術前,對兩組實施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對照組實施股骨近端髓內釘治療:用C臂機復好位后,在患側大轉子頂端上6厘米左右做4厘米左右長的縱向切口;開孔后,將導針插入再擴髓,挑選配套的股骨近端髓內釘;調整好主釘后,在大腿外側做2厘米的切口,依次將髖螺釘、防旋釘沿著導針擰入,髓內釘遠端鎖釘要在瞄準器的輔助下擰入。
觀察組實施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用C臂機復好位后,采取患肢大轉子頂點向頭入路式,在大腿外側做4厘米左右的縱向切口,導針置入股骨髓腔再擴髓;將防髓旋內釘、近端鎖釘沿著導針置入,把遠端鎖釘和螺旋刀片安裝好,最后縫合傷口。
術后1至3天,據患者情況拔引流管,兩組均實施抗凝治療、常規抗感染;術后三天,進行康復鍛煉;術后三個月,再復查,據情況實施下床負重鍛煉。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術中、術后的各項指標情況,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住院時間、去拐行走時間和術后負重時間。
觀察兩組臨床療效,總分為100分:(1)優:大于89分;(2)良:位于80到89分間;(3)可:位于70到79分間;(4)差:低于70分[2]。
1.4統計方法
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術中、術后和臨床優良率等資料用“±s”、(%)和t檢驗表示。P<0.05,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術中、術后各項指標情況的比較
對照組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去拐行走時間和術后負重時間均長于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多于觀察組,切口長度大于觀察組(P<0.05)。見表1。
2.2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
對照組優良率僅為67.57%,低于觀察組的89.19%(P<0.05)。見表2。
3.討論
目前,導致IFF的因素一般分為直接暴力或間接暴力,受傷后,患者的轉子區域可能會表現出淤血斑、腫脹或疼痛,甚至是下肢畸形,這將限制患者的下肢活動,給患者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麻煩[3]。研究表明,IFF具有治愈性,若發現得早并及時采取了治療,恢復得好,是能完全治愈的。因此,采取科學有效的治療方式對IFF患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羅忠純等人[4]對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與骨水泥半髖置換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療效進行了比較,發現,內固定組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均優于關節置換組,和本文基本一致。本次研究中,對照組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去拐行走時間和術后負重時間均長于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多于觀察組,切口長度大于觀察組;且優良率僅為67.57%,遠低于觀察組的89.19%(P<0.05)。
綜上所述,和實施股骨近端髓內釘治療相比,對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實施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臨床療效更佳,不僅術中、術后的各項指標情況均得到了有效改善,且其優良率也明顯提高,建議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馬斌,王駿,韓延國,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療效[J].山西醫藥雜志,2017,46(03):309-311.
[2]朱承躍,孔志陽,賈高永,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與股骨近端鎖定加壓鋼板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現代醫生,2018,56(33):76-79.
[3]張熙輝,黃勝,周理,等.近端膨脹髓內釘與抗旋髓內釘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7,17(19):3754-3757+3689.
[4]羅忠純,劉凱,蔣俊威,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與骨水泥半髖置換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療效比較[J].華西醫學,2017,32(05):71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