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博
摘要:中學生跨欄跑是中學體育教育當中的重要項目之一,與普通的跑步項目不同,跨欄跑對于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更加嚴格,由于跨欄跑難度系數大,不少學生對該項目有著恐懼心理,導致學生訓練效果不佳,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跨欄跑的成績。文章通過分析中學生跨欄跑恐懼心理的成因,了解中學生跨欄跑當中應該注意的關鍵點,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中學生;跨欄跑;恐懼心理
中學生跨欄跑是一項具有技巧性和節奏性的體育項目,學生要想成為合格的跨欄跑運動員,學生需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學校在訓練當中應該注重跨欄跑的技巧訓練,注重學生力量訓練和速度節奏訓練,同時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才能為學生提升跨欄跑技能提供助力。
一、中學生跨欄跑的恐懼心理成因
(一)主觀因素
中學生在跨欄跑當中產生恐懼心理,極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師教育不到位,沒有對學生身體和心理進行專業的訓練。首先,學生缺乏專業的體能和技巧訓練,教師沒有針對學生個人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學生的體能不過關,柔韌度、肌肉力量和彈跳力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訓練,學生的身體素質不過關,跨欄時容易受傷,造成學生產生訓練陰影。另一方面,學生在訓練時缺少跨欄跑中的過欄技術和欄間跑技術,也容易造成學生跨欄跑失敗。其次,學生自身缺少跨欄跑的經驗和技巧,在跨欄時總是擔心自己無法跨過去,更害怕自己跨欄過程中受傷,這種膽怯心理是造成學生跨欄失敗的又一因素[1]。
(二)客觀因素
學生在進行跨欄跑時,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學生可能由于缺乏自我認知,產生自卑心理,更可能由于場地和器材的變化,質疑自己跨欄跑的成功率。對于學生來說,這些因素都是影響他們發揮的重要原因,學生在不確定的陌生環境下產生退縮心態,常常會導致賽事失利。另一方面,學生也可能由于家人和同伴期望過高,造成心理壓力,跑前出現緊張或者恐懼的心理,反而影響學生發揮。再一個就是學生在經歷過失敗之后,沒能走出陰影,由于害怕失敗而對跨欄跑產生陰影。
二、基于中學生跨欄跑恐懼心理成因的解決方案
(一)建立學生自信心
提升學生自信心有利于穩定學生的心理,教師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讓學生在訓練當中不斷積累經驗,學生學習效率也就更高。首先,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學生訓練時的狀態,告訴學生在訓練當中失敗是在所難免的,參與到學生訓練當中去,在訓練當中鼓勵學生,給學生提供堅持的動力。其次,教師需要將跨欄跑名人作例,通過講解他們的成功過程,告誡學生跨欄訓練雖然艱苦,但是只要肯努力,就一定會成功,也可以通過播放跨欄比賽的影像資料或者某位跨欄跑名人的成長紀錄片,激勵學生不斷地強化自己,養成良好的奮斗意識。此外,教師需要為每個學生作出相應的跨欄跑訓練計劃,制定階段性跨欄跑目標,學生通過完成一個個小目標,不斷提升跨欄跑能力,也能讓學生在訓練中找到成就感,建立自信心。
(二)加強身體素質訓練
體質訓練是跨欄跑運動的基礎,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運動員才能充分發揮身體的動能,取得最佳成績。體質訓練包括柔韌性訓練、力量訓練、彈跳力訓練和耐力訓練,每一個訓練都要求學生充分鍛煉自己的肌肉,增加身體的抗壓能力,從而提升跨欄跑的效率。另一方面,良好的身體素質,也是培養初中生核心素養的關鍵,學生在運動中鍛煉身體,日復一日的訓練,忍耐力得到提升,學生變得更加堅毅,在面對挫折時也會更加堅強。
(三)改善教學方式
現代的中學生跨欄跑訓練大多忽略學生本身,一味地給學生灌輸跨欄跑知識,注重訓練而忽略了技巧訓練。改善教學方式,是指改變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首先,教師需要根據專業的跨欄跑標準,制定學生的訓練內容,不僅要求訓練學生的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是提升學生的跨欄跑技能,教授學生跨欄技巧和欄間跑技巧,減少學生的失誤率。另一方面,改變教學模式,改變以往重訓練輕技巧的教學方法,教師為學生做示范,解析每個動作的要點,讓學生更加清晰明了的學習到跨欄跑的技巧,此外,教師也可以通過戶外實踐的方式,訓練學生的應變能力,減少學生因為場地改變造成失誤的狀況[2]。
(四)加強心理疏導
對于運動員來說,勝或者敗都是常見的事情,教師應該時刻教育學生,培養學生體育競技精神,讓學生勝不驕敗不餒,客觀的看待自己的成績,在失敗中總結經驗,為下次良好發揮提供基礎。除此之外,加強心理疏導,可以提升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學生遇事會冷靜思考,也可以減少緊張狀態的出現,讓學生正常發揮,提升跨欄跑的成功率。
三、結語
中學生跨欄跑恐懼心理的成因來自外界也源于學生本身,通過改變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學生在訓練過程中也可以更加從容淡定。良好的身體素質和穩定的心理素質更是讓學生的個人發展更加順暢,學生在跨欄跑訓練中鍛煉自己的意志力和體力,為跨欄跑提供基礎,也為自己的發展提供可靠地幫助。
參考文獻:
[1]任奎.跨欄跑教學過程中產生恐懼心理的成因[J].當代體育科技,2016(10).
[2]侯德利.跨欄教學中學生產生恐懼心理的原因及對策[J].運動,2018(05).4F0A7CBE-29DC-4594-A08A-908E3CE973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