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真
摘 要:江蘇高考改革緊鑼密鼓,大家都在觀望、猜測今年會有什么變化。現代文閱讀里的論述類成了焦點之一。論述類的選文方向、題目特點、新的變化是其中的最受關注的內容。本文著重從以上幾點展開。
關鍵詞:論述類;選文;題型;備考啟示
1.江蘇卷論述類文本閱讀在選文上有何特點?
江蘇卷論述類文本閱讀在選文上就篇幅而言,以一千字文為主,《中國建筑的希望
》1125字,閱讀量適當,篇幅小,思路清晰;就體裁而言,有說理散文、雜文、論文、評論等,以論文為主,人文色彩濃厚,有現實啟迪意義,對考生具有較好的思想引導作用,充分體現了新課標中閱讀經典論著的要求。比如:13年叔本華的哲學論述《論名聲》論述生命的價值取向,14年《乾坤草亭》借傳統繪畫談藝術境界、生命境界,15年《羅丹的雕刻》借雕刻談藝術和生命,16年《成人不自在》借中國古代名著人物談生命的成長與社會規則,17年《從臉譜說起》借京劇臉譜談舞臺藝術的創作規則與突破,18年《中國建筑的希望》談中國建筑的文化自信。近幾年的選文這幾個元素特別突出:生命意識、文化(特別是傳統文化)。密切符合《考試說明》語文命題指導總體思想中的:注重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探究能力的考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貼近現實生活,著力引導考生獲得較為全面的語文素養。不同于全國卷的電視頻道、數字化記憶,浙江卷的訊息傳播,北京卷的人工智能、天津卷信息化時代人的精神困境等現代色彩更濃郁的主題。
我們和廣東卷走得比較近,13年廣東論述類主題是山水畫,14年江蘇文人畫;14年廣東訪談中國古建筑學家羅哲文,18年江蘇梁思成談建筑;15年廣東卷是說文化的生與死。16年之后并入了全國卷。值得注意的是,18年的全國1卷講諸子之學,也可佐證全國卷亦在借鑒江蘇卷。
美國《國家在危急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的報告中說:“了解我們的文學遺產,以及這些遺產如何增強想象力和對倫理的理解。”美國立國不足三百年尚且如此重視文學遺產,我們國家更是應當重視。
2.命題的重點是什么?主要題型有何特點?
江蘇卷命題從考點上講,重點放在了理解、分析綜合上,體現在題目類型上,《考試說明》是這么表達的:
(1) 理解文中重要詞語、概念的含義和重要句子的含意。前一個含義更傾向于定義,后一個含意更傾向于意蘊、寓意、內涵。
近三年考的是短語的內涵,16:西天取經的寓意,17年有規律的自由的內涵,18年國際式新建筑的內涵。考查重要短語或句子的含意在實際命題中是選擇那些集中反映作者的觀點或概括性較強的句子考查,答題多要求從句子所在的段落乃至全文的大語境中探究其意。
而對于一個詞語含義的考查的特點是:要么1個詞語的多層定義,比如《乾坤草亭》“個”的三個層面,《從臉譜說起》“譜”的三個層面;要么是多個詞語的各自含義,比如《論名聲》立功、立言的區別,《成人不自在》如來佛的掌心、緊箍兒、八十一難的區別。重點選那些能夠表達作者觀點、態度的關鍵詞語考查。
(2) 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作者觀點態度、事件現象的原因
如18年17題:分析文中“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兒’”出現的原因。15年羅丹給雕刻帶來的“根本性的變革”體現在哪些方面?
解答這種題型的重要手段是逐段逐句的分析。比如分析文中“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兒’”出現的原因。要劃分第二自然段:一是由于西方堅船利炮的攻打和中國帝王驕奢好奇的游戲導致的社會風氣崇洋媚外,二是部分建筑師鄙視中國建筑,三是部分建筑師對中國建筑缺乏了解,綜上三條因素導致低能兒出現。
首先整體感知,從整篇文章入手,猜透作者寫作動機;其次要從小處著眼,找準區間,逐句的深度閱讀,留心文中出現的關鍵性詞語或句子,全面領會作者意圖。
(3) 把握文章的論述思路
論述思路題幾乎是江蘇卷的必考題。考查角度既有對全文論證思路的梳理,又有對某一段內部思路層次的分析。今年并沒有考。或者說今年并沒有直接考,而是變相考。
如18年第一題“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兒’”實際上離不開層次梳理。
第三題就和全文思路有密切關系。全文:千年風韻(1節)—百年彎路(2節)—近年的反思(3節)—當下的希望(4節),不自覺(12)—自覺(34),不自信(12)—自信(34)答案就是從思路中梳理出的。
因此即便不考全文思路,也建議學生要把握全文思路,弄清作者的思維流程,看清是怎么一步步突出中心的,從宏觀上把握全文。思想是有一條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決不亂走的。一邊讀文章一邊概括每段內容,并把相同或相近的內容歸納起來,抓住標志性詞語,弄清句與句或段與段之間的關系,用合并同類的方法,分成幾個層次,還原作者的思路圖。
3.江蘇卷的命題特點對于我們復習備考來說有何啟示?
(1)強化論述類文本閱讀意識,把握好思維路徑。
先要快速閱讀全文,找出中心論點。再理清論點與論據之間的對應關系。抓觀點句、中心句、段首領起句、段末結論句、過渡句等,它們常常是篩選答題信息的區域。閱讀的時候圈點勾畫,瞻前顧后,比照辨析,做好旁批。讀了一遍之后爭取:理出大致思路、讓重點信息浮現出來。
(2) 依據題型總結解題規律。論述類文本閱讀題命題類型化特點很強,無非就是理解概念或句子題、梳理思路題、分析概括觀點態度題等幾種類型。對每一種題型,從審題到答題都應有針對性的研究、規范化的訓練。
(3)2014年開始,江蘇《考試說明》關于現代文閱讀要求調整說明,文本閱讀增加了“鑒賞評價”和“探究”兩個層級,在論述類上對14、15命題有一定的影響。但是16、17、18又有所淡化。
參考文獻
[1]《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江蘇卷)說明》
[2]1983年美國《國家處在危急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