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晶
摘 要:新時期教育改革不斷地推進和深化,高考出題近年來偏向生活化,注重與生產實踐相結合,通常會創設生活情境進行出題,著重對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行考察。這樣的出題傾向,為高三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復習提供了新的方向,數學復習課不再是重復授課,這樣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適應新時期的高考,而是需要教師注重對知識的融合和提升,注重綜合性和創新性的體現。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分析研究了在當前的高考背景下數學復習體現綜合性和創新性的策略。
關鍵詞:高考數學復習;綜合性;創新性
引言:數學在高考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既是學生在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科,又是學生的較難掌握的科目。新時期的高考更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的考察,重視全面測試學生的能力和素質,考試的問題在近年來偏重日常生活化,注重生產實踐和科學探究的情境創設,意在通過這類問題考察學生的綜合數學能力。數學問題的設置源于教材,但是又高于教材,教師在帶領學生開展復習時,必須要重視知識點的梳理和聯系,善于引導和拔高,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強化學生的數學知識運用,提升學生解決數學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應對高考數學不斷創新的數學問題做好準備。
一、在數學復習中體現綜合性和創新性的必要性
通過研究和分析18年的高考數學試題可以發現,出題的內容多數與國家的社會經濟、科技發展、生活生產實際等緊密相關,通過設置這一類的真實生活情境對學生的數學知識掌握情況和運用能力進行考察,重視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比如,在18年高考數學全國II卷第18題的考察上,題目以環境基礎設施投資為考察背景,在題目中體現了概率統計知識的考察,這就是典型的數學知識與生活相聯系的出題方式。對于應用題的分析我們會發現,出題者將問題的中心后移,逐漸減少數據準備階段,給考生呈現的數據格式和回歸模式更加的規范,重點考察的數據放在題目的后部分,注重數據分析、理解和規律的查找,降低了繁殖的數學運算,由此可見高考數學逐漸將考察重點放在學生的數學思想方法理解和運用能力上。
比如在上述的18題解題中我們會發現整理步驟變少,考察重點在概率統計的運用思想方法和數據解釋上,更加重視學生的數學能力。這樣的考察形式和出題的發展趨勢,為高三數學教師的復習實施提供了參考和依據,通過上述分析,筆者認為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復習時,應該重視將數學內容統籌兼顧,發現數學知識點的內在聯系,進行綜合復習,并且探究數學與生活的關系,提升自身的數學思維和創新能力,為應對高考做充足的準備。通過分析18年的高考數學卷還會發現,創新性十分鮮明,數學題的呈現形式和設問方式都在創新,為學生的解題提供了更多的解讀角度,對學生的發散思維、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行鼓勵和激發,不在讓解題限于標準答案。總結上述分析發現,新時期的高考數學復習,教師除了要帶領學生進行知識的梳理,扎實基礎知識,還要促進學生的數學知識的綜合理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而讓學生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高考做好準備。
二、在高考數學復習教學中體現綜合性
由于試卷的篇幅等限制,在高考試題中不可以有過多的數量,因此很多的知識內容以綜合試題的形式進行考察,比如,函數是高中數學的重點內容,同時涉及了眾多的知識點,在考察的過程中通常以綜合試題的形式出現,將多個內容進行聯系,綜合考查,通常將函數圖像和性質相結合,結合函數的導線和切線,用導數研究函數的性質等。以此為依據,在數學教師帶領學生復習的時候要注重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和融合,鍛煉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點的能力。
在復習階段首先要再次帶領學生進行基礎知識點復習,扎實學生的基礎,在這基礎,教師帶領學生發生各個知識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系統化,梳理知識脈絡,發現知識間的關系和聯系點。結合新課程理論,注重學生知識理解和記憶向運用能力的轉化。在對知識點的梳理上教室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延伸性,帶領學生由一個大知識點出發,回顧與其相關的知識內容,進行系統的知識回憶。這樣的方式既能夠幫助學生有效的回憶數學知識,又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點關系的梳理。綜合性的知識復習還體現在復習題的選取上,為了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應該多選擇對學生綜合能力考查的數學題,以此來鍛煉學生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力求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綜合總結知識,讓知識融匯貫通,達到全面深刻的知識掌握和運用,促使學生對知識由“活”到“悟”。
三、在高考數學復習教學中體現創新性
創新性是近年來高考試題明顯的發展趨勢,從出題的角度、題干的設置、提問的方式到解答的思路都在創新。比如在18年全國Ⅰ卷文科的數學試題中,第17題考查了學生求數列的能力,但是其中加入了判斷和討論,試題逐層深入的進行提問,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學生的思維過程,并且包含探究的意味。分析這種出題思路,發現,試題更加的靈活開放,形式多樣,這在提示教師,在復習中傳統的題海戰術不在適用,高三數學復習要靈活創新,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發展創新思維,才能夠適應新時期的高考。
教師在講解例題的時候,重視對學生數學思想的培養,啟發學生用數學思維去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引導學生解答數學題后,做出探索和反思。之后教師學會變通,一個例題講解之后,可以引導學生拓展思路,探究更多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訓練學生對數學思想和方法的運用。教師還可以就這個例題進行一定的變化,適當放的變形,對問題進行一定的延伸,發揮題目的遷移作用,實現一個題目多個知識的練習效果。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知識運用,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的思維更加的靈活,提升數學創新獎思維方式,減少題海訓練帶來的負擔。培養學生用數學思維,對數學問題進行分析、解決,有效的應對高考數學的創新性。
參考文獻
[1]張麗麗,侯學軍.互聯網背景下高中數學復習課現狀調查及優化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07):12-13+41.
[2]孫楊.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和方法研究[J].才智,2014(02):168.